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可以被视为代表我们这个历史时代特色的一种“文明的形式”。但这种“文明的形式”却并不与“我们这个历史时代”一起出现于同一时空之下,而是“这个历史时代”的“我们”所追求的结  相似文献   

2.
郑润良 《现代语文》2006,(12):84-85
柄谷行人的作给人启发最大的就是对学制度的揭示。作为一种制度,它在特定的时代发生必然有其对时代形式的因应,可以说是必然的,但如果这些时代形式由另一些因素构成,或某些因素发生变化,那么这种制度有可能也发生质变,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又是偶然的。这个问题也涉及到现代性到底是单数还是复数的问题。从已发生的历史来看,现代性有内生的,有外启的,有先发的,有后发的,有主动的,有被动的,有所谓纯正的,有所谓异化的,不一而足。但从已获得的广泛共识来看,对现代性的总体框架的描述还是基本一致的。虽然,现代性落实到每个国家,会因广义的化环境的差异而呈现不同的面貌,  相似文献   

3.
文学接受中的“误读”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误读”有不同的划分。同样,误读现象的产生与个人、时代、民族等主客观因素有关。在误读理论得到系统梳理和发展的今天,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误读观,在摒弃误读消极作用的同时,发挥读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不断丰富和完善优秀文本的价值,使其具有永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本首先从历史的角度对语学时期的语言学研究和同时期的学史、学理论研究间的关系和流变作了一个梳理,探讨了语言学和中西方学发展之间的互动作用。由此可以看到,学经典促进了语言学的产生和发展、而语言学反过来又推动了学的传播、创作和研究。这主要表现在语言学上的“言能尽意”、“言不尽意”观点和学理论上的“合式说”、“意象理论”之间理论核心上的不谋而合、以及发展阶段上的彼此相随。这就为我们理解当前学研究中的语言学转向或“语言学时髦”等问题确立了一个清晰的历史坐标。语言学研究和学研究历史和当下的研究状况也表明了两已为对方打开的巨大的研究空间和多维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人对文学的几种基本态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四”以前,中国人所持有的学观主要有三种,即:以为用、以为哭和以为戏,它们不仅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上始终起到重要的作用,而且至今依然发生影响。在上世纪50—70年代,我们对“以为用”评价偏高,对“以为戏”则多有贬责。其实。这三种学观各有其积极和消极的方面,应该以历史的、科学的眼光给以冷静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揭示出“童心说”的实质在于张扬坚守自我本身个性的“个体的人”,“童心”乃是这种人的灵魂,强调了正是在这一根本点上“童心说”与以个人为中心的浪漫主义在精神上相符。由此,引申出了以“童心”为逻辑起点的文学表现论,并指出了这种表现论所隐含的文学的天才观,因此表明了“童心说”中的推崇独创与自由的浪漫主义气质。  相似文献   

7.
颜志华 《学周刊C版》2011,(5):178-178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作为最古老的语言艺术,一直和人类生活中最美的追求联系在一起,展示着我们这个古老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民族文化。孔子曾说过:“不学诗,无以言。”朱光潜先生也说过:“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开始人手。”诗歌让我们感受到自己本土文明的鲜活存在,它理应成为我们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可持续发展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文明观念,本认识论为这种以人为本位的思想源于恩格斯的自然观。恩格斯认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的胜利,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人口、资源、环境三大基本国提是我国经济和社会长期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全球问题与道德教育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全球问题与道德教育张华华东师大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我们正向国际化时代过渡,人类正迎接新世纪的到来。“我们对新世纪的愿望是实现地球家庭意识基础上的地球家庭共同体。而且,要以这种全人类的理想为原动力,让新的文明之花怒放。”①这种新的文明——地球之家文明,...  相似文献   

10.
人文精神、历史理性的缺失与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文学从“新现实主义”回归,到文学走向“边缘化”,到“私人化”、“身体化”写作,历史理性和人文精神双重地缺失了。通过对这种缺失的历史轨迹和原因进行考察,我们提出重构的可能:即历史理性要有人文的维度,人文关怀要有历史的维度。  相似文献   

11.
“诗言志”是中国诗学的第一个理论命题,对它的研究绕不开它与《尧典》的关系。一般说来,任何历史事件在进入史册以前,都存在一个口耳相传的阶段,我们应该把事实和书写区别开。具体到史前史,我们尤其不能带着文明的偏见,歪曲文字成熟以前的种种人文现象。从地下考古的成绩来看,《尧典》所载尧舜禹的时代是基本可信的;其文明程度也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低下。反映诗歌舞合一的“诗言志”由一个熟练掌握这种高度文明的史前历史人物说出来,完全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2.
当代文学的历史似乎是在不经意之间完成了一个循环:从极端地重视内容到极端地重视形式,然后再回到极端地重视内容。这种反复,并不是简单地回归,这个问题的几个层面或者说过程都值得深究,而先锋文学对形式的重视与探索正处在循环的中间转换位置上,这是很值得玩味的。而事实是,即使在先锋文学最为辉煌的时期,我们的文学批评也很少真正介入形式批评,我们缺少对“形式实验”的宏观把握和微观解析。本文旨在这方面作出一点努力,一种补救,在纯技术和技法的意义上探讨先锋文学五光十色的“形式实验”。不管先锋之后,有多少新潮流、新状态,但对于一个成熟的文学的产生,经验的中断未必是好事,可喜的是我们现在毕竟不是从零开始。  相似文献   

13.
一、教师的职业观。“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相沿几千年人们对教师及其职业特点的概括。在传统观念中,教师往往只是知识的化身,一个好的“教书匠”就可以称为一个好教师。这种观念是在生产力缓慢发展的传统社会中形成的,具有它的历史合理性。现代社会,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运用,“教书匠”式的教师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在日本右翼势力“否定历史”的呼声甚嚣尘上的当下,怎样更为有效地把“拒绝遗忘,铭记历史”这一现实诉求建构于当代国人的主体意识中,是时下至关重要的课题。20世纪中国学作为中华民族近百年以来的“心灵史”,在其发展流变中为“抗战”这段历史的书写提供了另一种可能。对这类书写的重新检视与挖掘,将使我们在另一重意义上触摸历史的质感,领略现场的氛围。  相似文献   

15.
可持续发展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文明观念,本文认为这种以人为本位的思想源于恩格斯的自然观。思路斯认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的胜利,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人口、资源、环境三大基本国策并提是我国经济和社会长期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朦胧诗”的崛起是新时期诗歌运动中最重要的事件。“朦胧诗”这一指称是观念差异的产物。由于论争的话语效果,“朦胧诗”也一度遮蔽过一些为当代诗歌复兴作为重要贡献的诗人。“朦胧诗”主力作者在“文革”中的诗作,经评论界的发掘与阐释,与新的时代构成了热烈而暖昧的历史想象关系。而实际上,在“历史新时期”因为主客体的错位,他们的诗歌写作出现了与思想界想象的时代气氛不协调的现象。80年代中期集群式崛起的“新生代”诗歌,有着比“朦胧诗”丰富得多的精神资源,新生代的诗学是生命诗学。在寻找诗歌本体的过程中,新生代诗歌群体凭借自身文化构成上的优势,并利用了开放时代提供的机遇,对新诗建构生命形式的可能性进行了全面的尝试,这场诗歌实验留下的丰富创造实绩,值得我们投身其间进行灵魂的探险。  相似文献   

17.
从鸦牙战争时期龚自珍、魏源“尊情”、“主逆”学主张的提出,到五四时期周作人的“人的学”观和鲁迅的“启蒙”学观的形成,是中国学功利观由传统向现代演进的时期,从中国学现代化的角度,对这一艰巨演进历程进行较为完整而深入的探究,我们可以较为清晰地发现这一演进过程的历史轨迹,其间留给人们的经验和教训是值得总结的。  相似文献   

18.
在已经逝去的二十世纪,历史的转折形成了中国文学的断裂,旧文明整体框架的崩塌和新文艺思潮的吸收建设,为每个文学大师提供了一个五彩斑斓的文化背景。在这个背景中,每个文学大师都是典型的文化复合体。徐志摩始终置身于这个时代发展的潮流中。从这个意义上说,徐志摩是一个多种文化冲撞而融合的“人”。在骆寒超教授的《论现代吴越诗人的文化基因及创作格局》一文中,已经将徐志摩置于吴越文化环境中进行考察,徐志摩身上的地域文化色彩是无法回避的事实,徐志摩与故乡心灵的联接应该进入我们考察研究的范围。本文尝试着进入他细腻而丰富的内心世界,以寻求他对故乡丝丝缕缕的感情痕迹。  相似文献   

19.
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文明之间本没有冲突,真正的冲突发生在文明与野蛮之间、文明与落后之间、文明与愚昧之间。“文明冲突论”的实质是信奉西方文明为“优质文明”,并企图用“优质文明”取代“劣质文明”,从而造成了所谓的文明冲突。新型文明观在文明平等的基础上坚持文明之间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只有姹紫嫣红之别,各文明应秉持和而不同、开放包容的心态,在交流中互鉴,在互鉴中发展,在发展中共赢,从而实现对“文明冲突论”的超越。贯彻新型文明观,世界各国需要建立相互尊重的文明伙伴关系,构建公平正义的文明交流秩序,坚持合作共赢的文明发展方向,谋求兼收并蓄的文明互鉴前景,塑造共建共享的文明互动格局。  相似文献   

20.
王兵 《学周刊C版》2010,(12):125-125
对于渗透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生命意识”教育.是近年来新出现的内容,其存在和发展有其积极的一面,但同时也出现了过分强调“生命意识”教育.处处以“生命意识”教育为标准的片面性。本文从历史的观点与文学的观点来分析了这种现象的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