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与学生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已成为当前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减负”最直接的原因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发展,“减负”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更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和可持续地发展.文章从“减负”是为了学生发展这一命题出发,从“减负”与“适度”、“减负”与“加负”、“减负”与“增效”三个方面阐述“减负”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长期以来困扰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难题。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十分关心这一问题,多次就中小学生“减负”作出重要指示,中央和地方也不断颁布“减负”令。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势在必行,但目前部分学生家长乃至教师对“减负”认识不足,认为“减负”对提高教学质量不利。  相似文献   

3.
正补课,作为一种完善教学环节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本是正常的,而且应该得到肯定。但近年来在一些中小学校刮起的补课风,严重背离了补课的本义,成了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代名词。因为从补课的对象来说,它己经由本来的差生发展到整个毕业年级学生甚至全体学生;从时间上说,它已经由寒暑假的部分时间发展到包括星期天在内的所有法定假日,甚至  相似文献   

4.
熊黎 《教师博览》2007,(5):24-25
今年春季开学,北京市教委对学生在校时间、家庭作业等出台了一系列“减负”政策,学校立即闻风而动给学生“减负”,但家长们纷纷不领情,趁着周末给孩子“增负”。  相似文献   

5.
袁耘毅 《云南教育》2010,(17):42-42
改变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状况,在中小学校开展“减负”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减负”的目的是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都能全面发展。“减负”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减负"固然可以用"减法",但也要学会用"加法";"减负"是科学提高质量的手段,反过来教育质量的提高,又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人民日报》曾刊登了一则"孩子一天有多辛苦"的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可大约算出:孩子一天约有12个小时花在上课、补习班、做作业上,除去三餐和路途  相似文献   

7.
郑文 《教育》2008,(7):5-5
《教育》旬刊第13期“纪事”栏目刊载的消息提到,河北省邯郸市不久前出台中小学生“减负十六条”,强制要求全市各学校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限定家庭作业总量,控制学生在校时间,规范作业批改。与此同时,“减负令”还明确规定周六、周日为小学“无作业日”,  相似文献   

8.
粗略统计.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我国政府先后出台的各类“减负”政策文件达30多本。但是,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仍然是不争的事实。据国家统计局、教育部2006年的调查显示,有35%的校长、37%的教师、58%的中学生认为负担比较重或过重:许多中小学生作业多、补课多、考试多,但睡眠少、体育活动少、社会实践少,限制了其自由成长的空间和多样性发展的可能。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10年对1999年以来学生发展状况纵向比较研究发现,学生学习超时、睡眠不足情况越来越严重,短短斗‘年问,受此影响的学生比例从50%上升到近80%,上升幅度惊人,城乡都是如此。课业负担过重,不但直接影响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阻碍着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而且已成为学生家庭和社会的沉重负担,成为一种社会病态。由此,“减负”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难以绕开且必须得到妥善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我国的独生子女一代,在他们身心发展过程中,由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偏差,以及不良社会文化的影响,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很差,只顾自己的利益,对他人的和班级集体的利益缺少热情,缺乏同情心和爱心,遇事容易冲动、偏激,心胸狭隘,  相似文献   

1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问题进行了特别强调,减负已成为当务之急。“课业负担”指的是超出学生可承受能力的课内和课外过重的作业;“减负”指的是减掉超出学生可承载的作业,回到学生可承栽的范围。那么,“课业负担”是如何产生的呢?笔者认为:课堂教学质量低效是其根本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干扰和制约了我国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中学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提升社会知名度,以拼命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与重点学科竞赛成绩为代价,致使中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学习时间过长、学习压力过大。而明显缺少体育锻炼,造成中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持续下降,身心健康透支,严重影响与干扰了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领导、教师、家长应树立科学发展观,注重中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努力追求和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把中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健康成长、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因身体迅速发育,对身体形态和机能的变化不了解,出现疑惑、担忧、恐惧或好奇;另一方面,长期处于满负荷、持续不断的学习状态,往往因为学习负担过重,睡眠不足,过度疲劳,营养不当,缺乏锻炼等造成亚健康状况。最近的一些调查表明,亚健康已经严重地影响到青少年学生的生活、学习、身体以及心理等各个方面。如三分之一的中学生患有肥胖或身体偏胖:全国过半数的中学生超时、睡眠不足;近视率大大增高;心理发育不健康,遇到挫折易产生逆反心理、厌学心理,甚至做出过激的行为。因承受不了过大的心理压力走向自甘堕落甚至暴力犯罪的巾学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在教育领域,"减负"不是一个新问题。长期以来,"减轻中小学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呼声从来没有停止过。但是,中小学学生的课业负担却在"减负"声中越减越重,成为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顽疾"。对此,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已成为家庭负担、社会负担,成为一种社会病态,"减负"刻不容缓。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认为,"减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地方政府、学校、社  相似文献   

14.
2013年,北京市在基础教育领域大力推进科学"减负"、系统"减负"、实质"减负"。3月,北京市教委、北京市教育督导室联合下发《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4月~11月,市教委分别组织召开"优化作业专题研讨暨朝阳实验小学现场会"、"考试评价改革专题研讨暨文汇中学现场会"以及以"整合课程科学减负促进发展"为主题的"北京市小学‘减负’工作交流研讨暨人大附小现场会",唱响"减负"三部曲——作  相似文献   

15.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在2009年2月23日《中国教育报》上撰文认为,儿童教育的全部使命可以概括为12个字,即发现儿童、解放儿童、发展儿童。发现儿童是发现儿童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解放儿童是打破对儿童的各种束缚,发展儿童是促进儿童全面协调成长。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有可能给学生带来童年恐慌。  相似文献   

16.
科学素质是人内在的一种重要修养,在中小学大力开展科技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科技意识和科技素养,是现代社会发展和教育刻不容缓的大事。但目前,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科学、劳技、研究性学习等课程的开设在很多学校并没有落实,科技活动仅仅停留在科技节上,没有做到序列化、平常化,科技教育并没有得到普及,还只是停留在一些简单的活动或以少部分学生参与竞赛为主要目的的层面上,注意力还在如何使这些学生快出成绩和早出成绩上。  相似文献   

17.
"十二五"期间,为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以及特色化办学,我校立足学校实际,创新教育教学方式,积极探索"轻负担,高品质"育人,努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时逢北京市教委下发《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这为我校统整已有工作,进一步推进学校"减负增效"的实践探索提供了有利的契机。"减负"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育工作者在有效分析学情的基础上,从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式变革、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生负担沉重是我国基础教育长期存在的一个老大难问题。从1988年5月11日国家教委颁发《关于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若干决定》,到2011年全国"两会"小组讨论上"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的再次被提起,表明了这一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9.
当前,沉重的学习负担已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也是造成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诚然,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成因非常复杂,但从教育层面看,减轻学生负担应该变“堵”为“导”,从改变教育理念、积极改革教学方式、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当前,沉重的学习负担已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也是造成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诚然,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成因非常复杂,但从教育层面看,减轻学生负担应该变“堵”为“导”,从改变教育理念、积极改革教学方式、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