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05年,印度民族运动高潮到来之后,国大党温和派于1906年接受极端派的“四点纲领”,但其改良主义立场并没有变。随着运动向纵深发展,温和派害怕运动失控,影响其改良主义的实现,于是在1907年制造了国大党的分裂。分裂是由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阶级局限性以及当时的客观历史条件所决定的,有其客观历史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2.
在1905-1908年印度民族革命运动中,印度国大党温和派在1906年接受了极端派的四点纲领,使其长期坚持的改良主义发生变化。由于温和派所代表的民族阶级的妥协性,对英国殖民当局的幻想,害怕极端派取得国大党的领导权以及对这场运动的错误判断等原因,温和派并没有从根本上放弃改良主义立场,他们在1907年制造了国大党分裂,退出了这场运动,从而便利了殖民当局对极端派的镇压,使1905-1908年印度民族革命运动以失败而告终  相似文献   

3.
穆罕默德·阿里·真纳是印度穆斯林联盟的领袖,南亚民族独立运动的领导人之一,也是巴基斯坦国家的奠基者。在南亚政治舞台上,他对国大党与穆斯林联盟合作与决裂进程的影响很大。1937年前,他主张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团结合作,通过宪政的方式实现印度自治。其中1916年,他促使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达成勒克瑙协定,这是印度殖民统治时期两党达成的唯一团结协定。1937年印度省议会选举,国大党在八个省中取得了多数,并组织了政府,开始打压穆斯林联盟,使得真纳逐渐转向穆斯林民族主义,他继承了"两个民族"理论,对国大党实行不合作政策,最终导致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的决裂。  相似文献   

4.
依据1935年印度政府法,印度在1937年2月举行了一次省立法会议选举。国大党、穆斯林联盟等政党参加了竞选。国大党获得了选举的决定性胜利。国大党在获胜后,拒绝与穆斯林联盟在一些省组成联合政府。穆斯林联盟作为诸多穆斯林党派之一,虽然已有30年建党的历史,但是获得的穆斯林选票并不多,尤其在穆斯林占多数的省份,穆斯林选民对它的支持率不高。真纳认识到,穆斯林联盟必须采取措施,将穆斯林组织团结在穆斯林.联盟之下,与国大党抗争。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的矛盾和冲突加剧,使战后英国政府在移交政权时为维护印度统一所作的努力不能取得任何成效。  相似文献   

5.
在早期,领导层主要来自婆罗门中上层的事实决定了国大党对土邦采取了拥护王公统治的政策。随着国大党左派逐渐掌握领导权,国大党也要求王公在土邦内实行一定程度的民主制,但对土邦奉行温和的不介入政策。面对印度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国大党对土邦开始转向公开介入政策,将英属印度与王公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融为一体。对土邦采取从软弱到温和再到强硬的政策反映了国大党逐渐走向成熟、实力逐渐增强的历史进程,注定了两个印度必然统一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印度国大党建立于1885年,它是在印度民族资本主义取得一定发展的基础上建立的。国大党的建立,对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试就国大党建立的背景及其历史意义做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7.
共产国际成立前后,欧洲出现了一个社会民主党共产党化的高潮。从历史上看,这是第二国际时期各国政党内部马克思主义者同改良主义修正主义者之间斗争的必然结果,从客观上看,是当时欧洲出现革命形势高涨的结果,从主观上看,是列宁和共产国际影响和干预的结果。我们在肯定这一高潮的进步意义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当共产国际和社会党内左派完全致力于共产党化时,放松了对反革命势力的警惕,给法西斯以可乘之机;共产国际的干预妨碍了各国党对本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1900年爆发的义和团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继太平天国之后第二次革命高潮。这次革命的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也沉重地打击了封建主义,充分显示了我国广大农民有无穷的巨大潛在力量,有力地阻止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阴謀,也教育了中国人民,提高了觉悟,这些都为后来兴起的資产阶級革命高潮开辟了道路。运动发生在戊戌变法失敗后的二年。甲午战爭后,中国民族危机刺激着各个阶层,劳动人民采取了与当时知識分子和部分官僚所走的改良主义不同的道路,即采取向帝国主义作武裝斗爭的道路,在斗爭中表现得非常英勇。虽終因清政府的出卖,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下失敗了,但在历史上留下了下可磨灭的一页。  相似文献   

9.
印度国大党之所以能重新执政主要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印度人民党所奉行的各项政策未能赢得民心,从而失去了群众基础,这为国大党赢得大选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二是国大党之所以能获胜,根本还在于自身在人事、政策以及策略等方面所进行的调整。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鲁迅对近代改良主义文学的评价为线索,梳理鲁迅在文学观念和艺术创作方面对近代改良主义文学的继承和批判。我们发现,鲁迅在重视文学的社会功用,揭露现实社会的弊端,以改造国民性为中心的文艺观念和借鉴外域文化方面,深受近代改良主义文学的影响。同时鲁迅对改良主义文学的崇儒复古非常失望,给予了中肯的批判。  相似文献   

11.
从鸦片战争开始出现的改良主义思想的先声,经过七十年代,特别是八十年代的中法战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声势日趋状大。到甲午战败澈底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以后,在半殖民地化和民族危机加深的形势下,康有为、梁启超的变法维新运动把改良主义思想推到了最高潮。然而,历史嘲笑了变法维新;变法维新的失败,宣告了改良主义的破产。民族危机的空前严重,促使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下层贫民的革命浪潮不断汹涌,特别是小资产阶级日益倾向革命,使改良主义迅速落在革命形势后面。这时候,改良主义已不再是向清统治集  相似文献   

12.
刁广利 《中学文科》2007,(11):46-48
【热点综述】2007年7月25日国大党领导人普拉蒂巴·帕蒂尔已于今天宣誓出任印度首位女总统,成为印度独立60年来的首位女总统。  相似文献   

13.
一八九八年的“百日维新”,是甲午战后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起来的中国近代第一次改良主义政治运动的高潮。刘少奇同志说:中国人民曾经长期生活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黑暗统治下面。一百多年以前,外国资本主义开始侵略中国,暴露了当时中国的封建皇朝完全没有能力保卫自己的国家。外来的侵略和压迫愈来愈厉害,国内的政治也愈来愈黑暗。从那个时候起,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在对外关系上实际丧失了独立国家的地位,广大人民过着非常痛苦的日子。但是,就在那个时候,中国人民开始进行  相似文献   

14.
1947年印度获得独立。曾经领导印度民族运动的国大党,在它的发展史上经历了一次重大的转折——从一个被压抑的群众运动的组织,变成了一个统治全国的政党。此后随着国内政局的发展,国大党的队伍,或者更确切地说它的上层领导集团却处于不断的分裂之中。系统地阐述这复杂的分裂过程,从而探索造成分裂的原因,对于了解印度的现实政治和展望它的未来发展,都会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5.
印度宗教文化浓厚,种姓观念根深蒂固,教派主义对政治的渗透、种姓政治的出现不断冲击国大党政府的世俗主义政策,也动摇了国大党的一党主政地位,使印度出现多党竞争执政格局。而家族政治的延续既使民主政治受到伤害,又为民主政治的推行发挥了作用。传统文化与现代政治的结合一方面带来消极影响,另一方面又为政治现代化找到合适的方式,推动了政治多元化。  相似文献   

16.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代表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国大党领导人尼赫鲁,根据当时国内外形势和印度社会国情(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的特点,制定了实现印度政治现代化的四大原则(纲领):即民族主义、议会民主、社会主义和世俗主义,并把它载入国大党党纲。国大党领导人这一富有远见的建国方略\决策和定位,成为独立后印度现代政治发展的主旋律。这四大原则中,民族主义是捍卫印度国家独立和维护主权的象征。社会主义是当时顺乎民心的一个时髦口号,目的是缓和国内矛盾,消除中国革命胜利的影响和谋求政治资本。世俗主义和议会民主则…  相似文献   

17.
1898年戊戌变法的失败,宣告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政治运动的破产。但是,资产阶级改良派并没有因此停止其政治活动,而是打着这面残破的旗子,继续搞改良运动,宣扬改良主义思想。如果说,在戊戌变法时,由于他们主要是同封建统治集团作斗争,还具有一定的进步性,那么,在辛亥革命时,他们的主旨则在于反对革命,这就完全成为反动的了。  相似文献   

18.
早年蔡和森曾受到改良主义的影响。但当他一旦接受马克思主义后,就对形形色色的各种改良主义主张进行批判,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试论郑观应改良主义经济思想中的重商倾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著名改良主义思想家郑观应在经济方面提倡“振兴商务”,与外国进行商业竞争的改良主义思想。他驳斥了商务是“末务”的错误的传统封建思想。认为国家要富强,必须要发展工商业,只有国家富裕了,才能强盛,才能抵御西方列强的侵略。为此,他提出了一整套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业竞争的举措。这种思想在当时是进步的爱国主义思想。当然,他在经济方面的改良主义思想也存在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受政治因素影响,我国学界对印度近代史的研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一些问题:研究印度不是从印度的实际出发,而是拿中国革命作为标尺套印度;方法论不正确,得出的结论自然不少是扭曲的,与历史实际不相符。如我国学术界以往在研究印度近年代史时,由于受“左”的思潮影响,对印度民族运动先驱们总是过于苛求,用挑剔的眼光去发现他们的不足,对其在当时的艰难环境下每迈出一步需要有多大的勇气和毅力缺乏认识。这样评价民族运动的具有开拓精神的先驱实在是不公允。人们还常提出这样的问题:印度与中国国情相近,很早就成立了印度共产党,为什么民族运动的领导权会被国大党牢牢地掌握?其实,印度民族运动的领导权掌握在国大党手里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印度和中国国情有相同的一面,也有很大不同的一面。国大党掌握领导权不是偶然的,是由印度的国情,特别是资产阶级和国大党的特点决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