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科学传播这一研究领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近年来,科学传播领域的三个重要的国际会议——公众科技传播会议(Public Communic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PCST),科学传播会议(Science Communication Conference,简称SCC)和科学传播学会议(Science of Science Communication,简称SSC),吸引了世界各国对科学传播议题感兴趣的研究者们展开多元探讨,共同谋划科学传播的未来。本文试图就这三大会议的主旨与议题进行分析,探寻国际科学传播研究关注点的发展及其趋势,并提出对于中国科学传播研究及发展可能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检索并下载美国科技情报研究所(ISI)的Web of Science网络平台的文献数据进行计量分析,通过可视化的科学知识图谱和文献共被引网络中的节点突现率指标,探测国际科学合作领域演进的研究前沿。2000年以前的一段时间,国际上科学合作领域的研究前沿问题主要包括:对科学合作的起源、基本概念界定等,科学合作网络的结构、测度与网络模型,国际科学合作的测度和影响因素,医药和卫生领域的科学合作问题等;另一方面,2000年以后,科学合作领域研究前沿主要包括科学合作网络、国际科学合作、社会网络方法与技术、文献计量指标在科学合作研究中的应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国际合作论文的科学计量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科学计量学的方法,对近十年来中国被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SCIE)收录的国际合作论文产出情况进行了研究,并以2006年数据为重点,分别对中国国际合作的合作伙伴、合作领域和合作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知识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跨学科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已经成为影响创新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学术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在梳理当前国内外跨学科测度研究的基础上,基于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科学引文索引(SCI)以及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中的Web of Science分类,从学科专业化指数、学科集成指数和学科扩散指数三个方面来衡量研究的跨学科性,并通过科学地图可视化的方法来展示跨学科研究的学科分布特征。最后,本文选取2005年至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所著文献作为实证案例,通过构建的测度指标来研究这些顶级学者论文的跨学科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物理学的创新性成果具有明显的学科特征,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们的研究成果总体上专注于物理学科领域,学科的集成程度和扩散程度还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5.
姜鑫 《现代情报》2018,38(12):144-150
[目的/意义]利用词频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定量分析国际图书情报领域"科学数据"相关研究进展。[方法/过程]本文利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通过词频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揭示了2004-2018年国际图情领域"科学数据"相关研究文献的研究主题领域和研究方法类型,分析了国外相关研究的主题分布特点与研究方法特色,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对我国相关研究的借鉴与启示。[结果/结论]国外相关研究更多关注应用研究相关主题领域,广泛采用多种类型的研究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并注重借鉴、移植多学科方法进行创新性应用。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科学传播研究主要依托科学社会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等学术背景,侧重于考察和反思科学传播过程中的权力关系。在科学传播研究经历了30年发展后,原来忽略这一领域的传播学研究者,正在以社会科学(如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为基础,推动科学传播的科学化。这些学者考察了人类接受科学信息的心理机制、科学政治化对人们掌握科学的影响、价值和信任在公众接受科学知识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及其测度、以及基于实证研究的科学传播解决方案。科学传播的科学对于走向快速发展轨道的中国科学传播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知识演化的文献计量分析,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库中关于开放获取和开放科学的913篇论文引文数据,使用CiteSpace对相关论文发表数量、涉及学科、合作网络以及研究内容聚类等知识演化研究指标展开比较分析,并基于实证研究对转变过程中的相关挑战展开理论探讨。结果表明,开放科学作为开放获取的新发展,在相关研究的内容上面存在着继承和发展,仍需要展开更多具体的实证研究以增强其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骏 《科学文化评论》2005,2(4):101-108
科学与政治的复杂关系,是大科学时代的一个突出现象,也是"科学与社会"研究领域(STS以及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以干细胞研究在美国社会引发的若干争论为案例,考察和分析了科学与政治复杂关系的几个层面.  相似文献   

9.
科学哲学以科学为研究对象,也就必然要把科学文化纳入到其研究的领域中.无论是科学哲学(Philosophy of Science),还是科学的哲学(Scientific Philosophy)都是在科学为主导的社会里人们对科学的一种哲学反思,这种反思过程也就是科学文化的产生过程.  相似文献   

10.
在美国科技情报研究所(ISI)的引文索引数据库中,检索科学合作领域研究相关的文献数据,通过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绘制该领域国家合作-主题词混合网络知识图谱,对国际科学合作领域的国家合作情况进行可视化分析,揭示当前国际科学合作领域研究的国家地域分布,探测科学合作领域的主要研究力量布局;分析中国科学合作领域研究的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问题以及中国在世界科学合作领域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国内社会学界对科学知识社会学(Sociology of Scientific Knowledge,SSK)的关注较少,哲学界的讨论则往往远离社会学的经验研究实践,这一方面造成SSK研究与其他社会学研究领域的脱节,另一方面使得SSK的方法论价值未被全面认识。从社会学经验研究的角度看,当代社会科学研究囿于"语义学神话"从而深深陷入形式主义误区,SSK研究者则敏锐地指出了这个病症。反科学、多重发现、虚无主义等观点均不是批评SSK的恰当理由,而SSK所遭遇的困境也不专属于其自身,它实际体现了现代西方认识论文化的根本困难。  相似文献   

12.
丛杭青 《科学学研究》2003,21(3):225-231
认识论在历史上的发展凸现了知识的社会维度 ,而大科学突显了科学社会研究的重要性。科学的社会研究已成为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 ,不同的学者使用不同的方法和概念对此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黄华伟 《情报科学》2012,(4):553-558
以"十一五"期间高校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情况为研究对象,分析项目类别、地区分布、学校分布、学科分布,并与"十五"状况进行比较。发现高校仍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主要承担者,尤其是重点高校;项目立项存在地区分布失衡、学科发展失衡的现象。建议继续加强中西部地区高校资助力度,巩固人文学科的基础地位。  相似文献   

14.
论英国地质学的职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九世纪中叶以前 ,科学研究的业余传统在英国的科学界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 ,地质学领域的业余传统尤为盛行。然而 ,英国的科学职业化正是肇始于地质学 ,而非已经成熟的物理学或其他学科 ,从而成为科学社会史上的一个独特景观  相似文献   

15.
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价研究,引起了学术界与科研管理人员的浓厚的研究兴趣,彼此纷纷从不同的视角对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探讨。当前,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问题研究主要集中在建构意义、建构基础、建构原则、建构困境、理论框架等五个方面。从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研究的发展轨迹来看,目前,经过学术共同体的集体努力,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研究经过了一元化的定性评价或定量评价的阶段,逐步进入了采取多种评价指标相结合的、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阶段。  相似文献   

16.
科学技术管理学是介于科学技术学(科学学、技术学)与管理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科学技术管理学在中国的兴起,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科学技术管理"研究。借助于对期刊论文关键词的词频统计及对代表性著作基本内容的概括,对科学技术管理学的研究对象进行了多层面解析,梳理出诸多研究主题线索。科学技术管理学已经成为包含众多分支学科的学...  相似文献   

17.
刘彦庆 《情报科学》2007,25(9):1430-1435
对“十五”期间高校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学科分布、地区分布和学校分布等进行了调研,并与“九五”规划进行了比较,借以探讨我国高校社会科学研究的状况,并对“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90年代我国情报学研究的观念转变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李新华 《情报科学》2000,18(1):85-86,90
作者分析了传统的情报学研究观念的弊病,结合时代特征,提出情报学研究必须转变观念树立“大情报观”和“大情报学”观念;重新认识情报学、情报工作、情报服务等概念;正确对待情报学的综合分化及与交叉学科的关系,进而提出转变观念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科技奖励的等级分层是奖励声望而不是级别。奖励是学术同行以一定的标准认定学术成果的水平和价值,确定奖励的相对位置,从而把奖项分为不同层次。政府奖和非政府奖是相互独立的两个系统。文章对如何提高非政府奖的地位必须坚持标准,积极参与竞争和建立荣誉高的奖项  相似文献   

20.
贝尔纳科学社会学思想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来平 《科学学研究》2006,24(5):641-645
认为贝尔纳科学社会学最突出的理论贡献有二:(1)力主科学的可计划性,并系统阐述了计划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实施对策等;(2)对科学的社会功能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指出在上述两个方面,贝尔纳的科学社会学也存在明显缺陷,而且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某些误读,其中,对经济需要与科学发展关系上的机械理解即是典型的一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