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汪曾祺的文学创作中最具特色的是记录故乡高邮旧事的系列小说,被誉为“汪味小说”。该系列小说描绘了秀美旖旎的苏北水乡风光,表达了对故乡往事的深切怀念,以及对高邮旧社会旧生活独特的解读。揭示“汪味小说”蕴涵于其中的艺术特色,对研究汪曾祺小说创作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提起汪曾祺,大家一定会首先想到学生时代读过的一篇文章《端午的鸭蛋》,也一定对高邮的咸鸭蛋印象深刻吧。“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真是画面感十足。汪曾祺很爱吃,他的大儿子汪朗在回忆“老头儿”的文章《岁月留痕》中说:“爸爸自称是个杂食动物,爸爸生在高邮,以后住过昆明、上海、北京,还跑了不少地方。  相似文献   

3.
汪曾祺的小说从故乡高邮的风土人情入手,在细致的描写中反映出自己的自然生态理念。童年视角与生态叙事成为其作品中常见的手法,汪曾祺正是通过这样的手法,表现了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统一。汪曾祺小说富于现实意义,他不仅描绘出家乡高邮生动的风俗图景,也表达出对现实社会的美好希冀。  相似文献   

4.
汪曾祺在他的风情散文《故乡的食物》系列中,不仅如数家珍地介绍了家乡高邮的普通小吃、家常小菜、寻常水产,而且借各种吃食向读者展示了高邮的风土人情、奇人逸事等,还有蕴藏在文字里头说不尽品不完的乡情乡味。《故乡的鸭蛋》就是这个系列中的一篇代表作,品读此文,不仅能读出汪曾祺先生平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5.
任娜 《文学教育(上)》2008,(15):142-143
汪曾祺是来自小城的作家,以故乡高邮为背景的作品构成了其创作的核心部分,传统文化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创作,童年和谐自由的生活形成了他宽厚的品格。汪曾祺散文中的记人作品,从父亲母亲到恩师沈从文,以及其他师长、朋友、邻里等等,丰富多彩,感情真挚。汪曾祺强调文学是“滋润”,他对“和谐”有着天然的爱好,“滋润”、“和谐”也正是他重要的文学思想和文学观念。  相似文献   

6.
张凡 《华章》2011,(26)
汪曾祺的小说在中国的当代文坛有其独特的风格,以自己的艺术观、创作论去挖掘故乡的风俗人情中别具特质的形式美感和精神底蕴,形成其文化型乡土作品.他小说的自然平淡之美主要体现在汪曾祺小说文本的三个方面,即汪曾祺小说“真”、“简”、“散”.  相似文献   

7.
独特的地域"民间"资源给汪曾祺的文学作品带来了丰厚的文化含量与审美意蕴,汪曾祺的"民间文本"与他居住的四个地方(高邮、昆明、张家口、北京)息息相关,这四地独具的"民间"因素也成为他可资利用的不竭的写作资源。  相似文献   

8.
学习汪曾祺先生的《端午的鸭蛋》,有两个教学要点:一是“品味语言”,鉴赏汪老独特的语言风格;二是“体味乡情”,感受字里行间流露的故乡情怀.下面有两段摘引,分别为这两点做了注脚.我以为能在一种写作中,把白话“白”到了家,然后又能把充满文人雅气的文言因素融化其中,使二者在强烈的张力中达到和谐,好像本来就是一家子人,这大概只有汪曾祺能吧.①这不只因为作品逼真地、诗意地描绘了高邮县的风土人情和里下河的秀丽风光,更在于人们从作者所描绘的曾经发生在高邮土地上的那些基本上是真人真事的动人故事中,清晰地感受到作者的感情信息——对故乡难以忘怀的爱……  相似文献   

9.
课堂上读完《端午的鸭蛋》,明确文章的大致内容后,我用PPT显示了这样一段话: 高邮是汪曾祺魂牵梦萦的故乡,他19岁以前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在这里度过.高邮是汪曾祺幸福和美的童年天国,也是他精神世界温暖的家园.这里造就了他的温情人格,也造就了他作品敦厚温雅的艺术风格.高邮情结成为汪曾祺创作的重点与高峰也就不足为奇了.  相似文献   

10.
<正>教学目标:1.体会汪曾祺散文的语言特色。2.了解作者的人生观和审美观,理解"境由心生"。教学过程:一、导入金庸说,大陆"满口噙香中国味的作家,当推汪曾祺和邓友梅"。有人略作统计,说汪曾祺在其作品中提到的美食不下于300种。更有一类"直接点题"的作品,譬如《汪曾祺谈吃》《吃食和文学》《四方饮食》《故乡的食物》。汪曾祺说"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各地美食各具特色,但令他最难忘怀的,恐怕仍是故乡高邮的美食。说  相似文献   

11.
王国维考证《大武乐章》包含《昊天有成命》,此结论却为高亨等学者否定。王氏循《武宿夜》以考《大武》的方法是正确的,《昊天有成命》中的“成王”决非姬诵,故不能以此将其排除在《大武》之外,而《我将》亦非《武宿夜》。总之,《昊天有成命》即《武宿夜》,为《大武》之一篇信无可疑。  相似文献   

12.
潘佑在南唐时期,从挽救危难时局出发,借鉴《周礼》古经实行变法,变法很快失败,但其变法思路与历史影响不可抹杀。通过发掘考察李觏、王安石的有关作品,可以证明潘佑变法对李觏、王安石的学术思想产生了影响,王安石变法是包括潘佑、李觏在内的晚唐以来南方文化的一个合理发展。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作人物设计时,对比映衬是经常使用的艺术手法。作者运用他变换的逻辑视角,搜寻可资比较的对象。其中,贾府中处于相同地位的三妯娌王熙凤、李纨和尤氏正有着全面的可比较层面,从而塑造出既具有逻辑联系而又有鲜明个性的形象。  相似文献   

14.
威廉.华兹华斯与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在语言、浪漫主义手法以及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中具有相同相似之处;同时,在主题、哲学思想等方面又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色。并且,两位诗人田园诗作之间的相同与相异相互贯穿、包涵,体现出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远游》是一篇存异颇多的楚辞作品。本文以王子乔的成仙要诀为研究对象,将其与先秦道家著作和早期仙话分别进行比对,意在探究该要诀的思想特征并试图对由此所引发诸问题做以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16.
高诱释《淮南》“不与物散”之“散”为“乱”,王引之据以勘订“散”当为“殽”字之误,并认为“诸书无训散为乱”。考《十三经》诸书用例,可证王引之所言不谬,“散”之本义当为“离”,至少到汉代以前还没有引申出“乱”义。《汉语大字典》不以“离”为“散”之本义,失之;第八义项释“散”为“错杂、杂乱”,并引《淮南》此句为书证,亦失之。  相似文献   

17.
张明  尚晴  龚勇 《怀化学院学报》2011,30(10):17-19
桑植白族游神源于白族民间的"本主会"[1](P99),是白族衣裔为纪念本主神谷均万、钟千一、王朋凯等而创造的独特的宗教民俗文化活动。本主神由民族的祖先、英雄或民间具有高尚情操的人升格演变而成,对桑植白族社会日常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试通过人类学田野调查法,对桑植白族游神仪式的活动范围、活动人群等遗存状况,请神、...  相似文献   

18.
都市、边塞、山水、田园。王维的诗歌题材无所不备。从前期都市、边塞题材到后期的山水、田园题材的探索,王维诗歌题材有关现象具有超越文学艺术之上的哲学意蕴。题材有着内在结构上的同一性,即是以“理想”作为其原始根基,诗人用艺术的方式追求诗意的人生。同时,从都市到山水的最终追求实际上是一种回归,向人之自然天性的复归。诗歌多元的题材及其在哲学意义上的永恒性使之在当时获得“天下文宗”地位的同时,也使得其以山水诗垂范后世。  相似文献   

19.
企业多元化与专业化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多元化经营与专业化经营战略的选择,在许多企业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对于保证企业经营的长期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多元化和专业化的含义、优缺点等方面的分析,得出多元化、专业化并无优劣之分的结论,并进一步探讨了有关多元化与专业化选择的实质问题和时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