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我的宝贝     
我有一样宝贝,这宝贝在大人看来只不过是一种玩物而已,对我来说却是一件珍贵的收藏品。它是一套《水浒》人物卡。记得那是在我读二年级时,妈妈送给我几套小人书,有《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我首先看的是《水浒传》。没想到这一看,我就被里面的人物给吸引住了。“黑旋风”李逵的英勇无敌,“智多星”吴用的足智多谋,还有“行者”武松、“豹子头”林冲等人物的故事都让我爱不释手。正巧我当时购买了一包动物饼干,卡片的正面都画着一位人物的形象,背面是介绍这一人物的小传、排位等内容。我突发奇想,决心集满这《水浒》中的一百零…  相似文献   

2.
跟随“大嘴播报”,我乘坐着“童话过山车”,来到了“想像空间”,在“T型台”上,我“边走边看”,对周围的动物植物进行了“百物写真”,还对它们“瞬间快照”。不一会儿,我又来到了那“洋话连篇”的“聪聪加油站”,点击“快乐鼠标”,来到了“奇趣大自然”,并见到了有名的“开心果·烦恼树”。大家看,在这短短的几秒钟内,我就能向大家介绍《小学生时空》中十几个我最喜欢的栏目,这都源于《小学生时空》对我的帮助,我真想说:“《小学让时空》——一个伴随我成长、进步的阶梯。”指导老师:赵宁  相似文献   

3.
刘屹 《班主任》2013,(1):72-72
那天临睡觉前,我顺手拿起校长给我的《班主任》读了起来。这是我第一次读《班主任》,翻开目录,就被几篇文章的标题吸引位了:《后进生转化三部曲——“怕、服、爱”》《你不坏,只是有个性》《班主任工作“三字经”》《班主任工作中的七种“武器”》……我一口气看完了这些文章,有一种如饮甘醇、茅塞顿开的感觉,文章中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让我拍案叫绝,瞌睡虫早已飞到了九霄云外。  相似文献   

4.
《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为“我”买《山海经》一事,是全文叙述的重点,这是没有疑义的.作者详细地记叙了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将“我”渴慕《山海经》的缘起,大人们的敷衍,阿长来询问时“我”不以为然的心理,阿长送给“我”《山海经》时的具体情景,此事对“我”儿时乃至成人后的深远影响等,一一描述出来,中间还使用了铺垫和渲染的手法,所以这件事令读者很受触动.  相似文献   

5.
原载《百花园》1995年第二期 《继父》这篇小小说紧紧围绕“我”喊继父为“爸”这条线结构布局,时间跨度大而不显得松散、干巴,形成了一种新颖而成功的小小说写法。小小说着眼于人间真情,成功地塑造了“我”和“继父”  相似文献   

6.
孩子们,路老师要和你们比一比,看看谁读书认真.谁读的书多哦! 放暑假以后.我读了“我在这儿”成长阅读丛书的9本绘本,分别是《狗仔》《妞妞和爸爸同岁》《晚上浩浩荡荡的童话》《我喜欢你》《会跳舞的摇摇》《力力不喜欢女孩》《鱼灯》《甜橙树》《睡蟒边的雪兔》。这9个故事里我最喜欢《狗仔》,因为小女孩狗仔和她的妈妈、爸爸实在是太可爱了,他们一家三口甜蜜而不乏“斗争”的日子真是令我感动,现在我多了个口头禅“啊——呦——”(一定要拖长“啊”的音,然后把“呦”拐好几个弯才逗呢),就是里面的狗仔妈常说的话。  相似文献   

7.
何武功先生把《江乙对荆宣王》一文中的“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一句译为“现在你吃了我,是违背天帝的命令”。这里把“今”译作“现在”这是否准确,值得商榷。《康熙字典》、许慎的《说文解字》,这两本书对“今”字的解释是:“今,是时也。”即为“现在”、“当前”之意,这是没有什么怀疑的。《词源》里的解释也是那样。这样看来,把“今”译为“现在”,似无不当。  相似文献   

8.
套用一句老话,真是“日月如梭”,转眼之间《少年科学》到了“而立”之年。我曾经与《少年科学》有过“亲密接触”,为这家杂志写过几十篇文章。只是后来我转轨到纪实文学创作,才跟《少年科学》的联系中断了。直到今年一月,《少年科学》的一大群小记者到我家里访问,这才又建立了“热线”联络。我在《少年科学》上发表的诸多作品之中,有两篇作品是最难忘的,而这两篇都是科幻小说……三十年前,《少年科学》创刊于艰难的“文革”时期。在“文革”中流行一句话:“知识  相似文献   

9.
1993年“小时”创刊的时候,我在杭州市东园小学工作,刚满25岁的我已经是教了7年语文的“老”教师了。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小学生时代》,里面的内容深深吸引了我:“寄小读者”、“名人小时候”、“太阳花”、“西子姐姐”……这些栏目名称至今我还记忆犹新。我觉得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非常适合孩子们阅读的杂志,便推荐班里的学生订阅。我记得当年《小学生时代》每期是O.65元,全年12期,共7.8元,对于那时一个普通家庭来说,这7块多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不过,在我的大力推荐下,全班同学都订了《小学生时代》。  相似文献   

10.
《祝福》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是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教参》这样回答。这一点几乎已成定论。《教参》中还进一步分析:“我”对祥林嫂提出的灵魂有无的问题回答含糊,说明了“我”有善良的一面,同时也反映了“我”的软弱和无能。至于“我”在文章中的意义,《教参》说,是起一个见证人的作用,是在小说的结构中起着线索作用。小说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展现祥林嫂一生的遭遇的。不难看出,这一切都是在  相似文献   

11.
全国统编教材第五册选入的文言教材中有《曹刿论战》、《捕蛇者说》、《陈涉起义》。这是三篇老课文,可能有的教师讲过十多遍了,然而,我觉得这里面仍然有一些疑然词句,始终未得解决。下面谈我的一些看法。《曹刿论战》中的几个问题。一、“十年春,齐师伐我。”“伐”字怎么讲?统编教材在注释中只讲了“我”,没讲“伐”。可能认为这个字太平常了,所以略去未讲。但我曾看到好些参考书  相似文献   

12.
“我们已经进入信息时代,我们要有宽广的视界。从《新作文》开始,世界与你同步。”这是《新作文·高中版》“宽视界”栏目开办的目的。“宽视界”从开办到现在已经一年了,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我:关于这个栏目的“度”如何把握?从《陈天桥:谱写“传奇”神话》到《飞狐外传》到《奥斯卡大奖,光芒何处?》再到这一期的《零售神话:沃尔玛》,我总是无数次问自己:是不是真的“扯”得太远了?可另一种“现实”的力量又支撑着我朝着这个方向走下去。我始终这样认为:它们不仅仅是一个故事、一种现象,它们将是你未来“战斗场”上有用的武器。  相似文献   

13.
女儿还在读小学的时候就问过我:“爸爸,什么叫‘女大不中留’?”我听了一吓,心想,鬼丫头,这么小就想嫁人了?忙说:“你问这干嘛?”“我从书上看来的。”“什么书?”“你桌上的那本,嗯……《西游记》。”“胡说,《西游记》里没这句话。”“哦,不,嗯……是《西厢记》。”“《西厢记》?你现在就看这种书了,嗯?”“爸爸!”女儿不耐烦了,“你说嘛,我是看不懂嘛,我也快长大了嘛,我就是要问问什么叫‘女大不中留’嘛!”“你说呢?”我反问道。女儿想了一想,就像在课堂上回答老师提问时那样认真地说:“我认为‘女大不中留’的意思就是……嗯,就是………  相似文献   

14.
每月的《小学生之友》,我都会坐在我的小天地里津津有味地阅读完。《小学生之友》中“太阳雨”、“红孩子”、“故事百花园”、“成长路上”、“燕子信箱”等栏目分别给了我不同的启示,让我受益匪浅,但我最喜欢的栏目要属“成长路上”和“燕子信箱”了。在“成长路上”栏目中,我了解到了许多社会现象,读到一些给人启发的故事。如《强扭的瓜不甜》一文。文章中的牛小河因为妈妈“望子成龙”让小河又学这又学那,可小河一件也  相似文献   

15.
《小溪流》的编辑们:你们好!我是《小溪流》这条充满知识和欢乐的“小河”里的一只“小鱼”,我非常热爱这条“小溪流”,它给我知识的营养,文学的舞台,我真的、真的很爱它。在生活中《小溪流》伴我成长,在文学路上《小溪流》是我今生的最爱,也许有些天马行空了吧!不过,我确实很喜欢《小溪流》,它像大家闺秀,又似小家碧玉,给人的感觉总是清新怡人,让我爱不释手。我觉得《小溪流》里有很多新颖的其它刊物没有的版面,如先锋出动、快乐星期八,还有我特别喜欢你们的阅读前沿,我希望有郭敬明or韩寒的佳作可以欣赏,那就太诱人了。我觉得《小溪流》可…  相似文献   

16.
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书中我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1980年我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腿伤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便是我惟一的消遣。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传》,看了人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乏味的《荡寇志》,等等。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词句…  相似文献   

17.
诵读提示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以后,艾青“满怀热情从中国东部到中部,从中部到北部,从北部到南部到西北部———延安”,这段流徙生活,使他看到了北方广大农民生活的苦难,于是写了《北方》《乞丐》《手推车》《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等一组以北方生活为题材的优秀诗篇,《手推车》《我爱这土地》便是诗人“北方组诗”中有名的诗篇。北方人民的悲哀充塞天地,诗人捕捉住“手推车”这一农民的常用工具,通过描绘它的尖音、它的辙迹,形象地再现了农民的苦难与悲哀,引人思索。而《我爱这土地》中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  相似文献   

18.
《云南教育》2013,(23):43-45
102岁的著名作家杨绛先生又出新作,《文汇报》副刊“笔会”近日发表了她的新作《忆孩时(五则)溉这5篇短文分别为《回忆我的母亲》、《三姊姊是我“人生的启蒙老师”》、《太先生》、《五四运动燃张勋复辟》,文中重温了自己孩时的记忆。杨绛说:“人生四苦:生、老、病、死,可是‘生’有什么可怕呢?我至今该说我还没懂呢。”  相似文献   

19.
《卖柑者言》之一“怪”初语四《卖柑者言》中有“予怪而问之曰”的句子。很显然,这里“怪”是意动用法,译作“予以之为怪问之曰”,即“我认为这件事奇怪就问他”。而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学参考书》上却译作“我用责怪的口气问他”。为了辨明这一词释义的正误,我翻了几本中学古文注释的资料,均与我的看法同。因此我认为教参上的这句翻译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20.
刘禹锡《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不同资料有不同注译。初中语文第三册课本译为:“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第三册教学参考书译为:“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芳馨。”而胡怀琛《古文笔法百篇》(以下简称《百篇》)译为:“这是一所陋室,但是我的道德,可以使得陋室也芬芳。”《中华活叶文选》合订木(二)(以下简称《文选》)译为:“这是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