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北京市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系统为依托,对北京市2006年至2009年五、八年级学生在语文、数学和英语学科学业水平上的城乡差异情况进行纵向追踪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语文、数学和英语学科学业水平上存在一定的城乡差距;各学科学业水平的城乡差距在合格率方面逐渐缩小,在优秀率方面有所增加;绝大多数学科的城乡差距表现为"城"比"乡"好,但有部分学科呈现出"乡"比"城"好的现象;在各学科各领域方面的城乡差距不尽相同。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科研部门和学科教师等应采取相应措施,从多方面缩小城乡教育质量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2.
运用大陆地区义务教育阶段三年级和八年级学生大规模数学学业测验数据,抽取31个省(市、自治区)140个区县的38312名三年级学生和21105名八年级学生,2008位小学数学教师和1648位初中数学教师,1184位小学校长和597位初中校长,对大陆地区义务教育数学学业水平达标情况进行分析,并通过建立多层线性模型探讨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因素。结果显示:(1)大陆地区义务教育数学学业水平达标程度较好,分别有高达86%的三年级和80%的八年级学生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学生在“问题解决”维度的达标程度低于“知识技能、数学理解、运用规则”等维度,三、八年级分别有1/4和1/3学生没有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2)不同群体(东部、中部、西部,城市、县镇、农村)之间的学业水平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三年级更为显著。(3)小学生数学学业差异中有54%来自学校间的差异,中学生数学学业差异中有29%来自学校间的差异。(4)造成学校间数学学业成绩差异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在学生层面,中小学都一致的表现出学校的人文因素(师生关系和学习者自信心)对学生数学成绩影响较大;在学校层面,小学阶段“学校归属感”对学生成绩影响较大,而在中学阶段,学校归属感同样对学生成绩有着较大影响,但教学方式对学生成绩影响更大。(5)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提高学生数学学业水平,教师应努力改善师生关系、尊重每一位少年儿童、增进学习者自信心;学校需要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促进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中学阶段提高教师专业水平能力、改进教师教学方式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对河北、贵州和云南三地共19693名城乡3~6年级小学儿童的安全应急能力进行调查,发现学生对不同领域安全应急知识的掌握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学生不同领域安全应急能力的发展趋势不同,5至6年级是迅速提升的一个阶段;女生的安全应急能力略高于男生;西部地区学生的安全应急能力明显低于东部地区;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的安全应急能力明显高于完全小学和教学点学生;父母受教育水平过低会对学生安全应急能力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学校安全应急教育应坚持系列化、常态化和长效化,建构科学的小学安全应急课程体系,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的小学安全应急教育体系,逐步缩小东西部学生安全应急能力发展差距。  相似文献   

4.
正本期向读者重点推荐了上海市推进"绿色指标"评价机制改革的做法和经验。他们引进"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反馈与指导系统"和PISA项目的相关技术,研制出义务教育学业质量评价的基本框架、技术和监测工具,构建了包含品德行为、学业发展、身心健康、学习动力、学业负担等指标的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绿色指标),全面呈现区县和学校在十个方面的指数水平,为本区域的教育质量进行全面"健康体检",建立起区域教育质量监测机制。上海的"绿色指标"以学生健康成长为核心,关注学生学业表现、品德行为、身心健康等诸多领域的发展水平,反映教育的宗旨和目标,如学生学业水平指数,包括学生学业成绩的标准达成度、学生高层次思雏能力指数、学生学业成绩均衡度;学生学习动力指数,包括学习自信心、内部学习动机、学习压力、学生对学校的认同度;学生学业负担指数,包括学生睡眠时间、  相似文献   

5.
章采用《儿童问题行为早期发现检测》(以下简称PPCT)对长沙市城区部分中学初一至初三年级387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发现:1.全体学生问题行为的检出率在13%以上;2.初中男女学生之间在PPCT上差异显,男生问题行为明显多于女性,其中,在欲求不满强烈、被迫感、反抗倾向和没有学习热情等分项上,二均达到差异显水平;3.初中各年级之间在PPCT存在明显差异,主要表现为初三学生问题行为较初一与初二年级学生严重许多,这可能是由于学生的自控能力水平下降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教育是人口流动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近年来产生了因教育而流动的群体。但流动对学生学业能力的影响到底如何,人们的认识并不统一。本文在厘清流动儿童、留守儿童、随迁子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概念的基础上,根据流动的主要目的是否涉及教育,区分了主动教育流动群体与被动教育流动群体,并探究主动教育流动对学业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的数据可以发现,主动教育流动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业能力,相较于不同对照群体,提升效果在0.06至0.08个标准分之间;主动教育流动通过家长教育期望与家长参与对学业能力产生了直接与间接的影响;主动教育流动对不同户籍群体和不同流入地存在异质性作用。研究试图分离出流动效应中具有积极影响的部分,为流动正名,给不同背景家庭制定流动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性别角色态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使用台湾1999年编制的性别角色态度量表(该量表分4个维度,分别为:权利与义务、职业、学习能力特质与表现、两性互动关系)对福建省五个地区的6所中学的初、高中学生被试进行测查。调查结果发现男女青少年除在职业上不存在显差异,其他因子上均存在显性差异;在职业、学习能力特质与表现和两性关系上存在城乡差异;在职业上存在年级差异;母亲职业对中学生的性别角色态度影响显,而父亲职业和与谁同住对中学生的性别角色态度并没有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于学生法治素养的新要求是按照核心素养、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标准等依次呈现的。在核心素养方面,法治观念是2022年版《道法课标》规定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维度之一,在道德与法治课程培育青少年的法治观念,主要体现在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利义务相统一、守法用法意识和行为、生命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这几个方面。在课程目标方面,2022年版《道法课标》从总目标和学段目标两个层次对法治观念核心素养提出了新要求,要求在学段目标中把握义务教育阶段法治观念核心素养的一体化要求,体现有梯度的衔接教育,也要关注不同学段学生的特殊性与差异性。在课程内容方面,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是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两个基础领域,与以往相比,2022年版《道法课标》更加突显法治教育的分量。在学业质量标准上,2022年版《道法课标》对义务教育四个学段法治观念的学业质量进行了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描述,体现了阶段性与进阶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陆莲洁 《现代教学》2014,(10):21-21
我校致力于基于课程标准的学业综合评价的实践与研究,取消了一、二年级学生的书面作业和考试,但不少学生家长对此十分担心。为了化解家长的顾虑,同时也为在没有书面作业和考试的情况下保证学生数学学习的高质量,我校数学教研组在深入钻研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注重提高教师自身教育教学素养,创设了新颖、有趣的教学活动,从而切实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10.
<正>日前,《2020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德育状况监测结果报告》和《2020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科学学习质量监测结果报告》正式向社会发布。这是我国自2015年以来对全国义务教育质量第六年正式监测的监测结果,其全国代表性的误差不超过1%。一段时间以来,学生课业负担过于沉重、身心健康和体质状况下滑、社会责任感缺失、创新精神不足、实践动手能力较差等教育质量问题以及城乡差异、留守儿童、流动子女、择校热、校外培训、  相似文献   

11.
平等,是人类向往已久的梦想。教育均衡是教育民主化、平等化进程中的新理念,而学生学业质量的均衡是教育结果高位均衡的标志。本研究以2010年我省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质量监测的省级差异报告①为基础,将2010年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学生学业质量情况与2006年、2008年的情况对比,与同类地区、全国常模②相比,总结我省在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均衡化方面的成绩,并进一步查找、分析地域间、县区间、校际、  相似文献   

12.
学习品质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与行为特质。本研究基于浙江省2018年小学教育质量监测中31610名五年级学生的有效数据,从学习动力和学习策略两个维度对小学生学习品质进行实证评价。结果表明,浙江省小学生学习品质总体良好,但城乡差异显著,城市和县城学生的学习品质明显高于乡镇农村学生;学生学习品质显著影响学生的学业水平;学生的品德行为、身心健康、教师教学方式、师生关系以及学生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亲子关系、家长参与等因素均对学生的学习品质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教师教学需要通过学生学习品质这一中介桥梁才能对学生学业成绩产生影响,家庭因素则能直接影响子女的学业水平。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应把提升乡镇农村学生学习品质作为一项重点问题予以关注,从政策制定、经费保障等方面予以适当倾斜;教育研究部门和学校需要全面重视品德行为、身心健康与学习品质的培养,重点研究学生学习品质的形成与发展机制,以及教师教学——学习品质——学业成绩的转化机制。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投入的城乡差异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沈百福 《教育科学》2004,20(3):23-26
对我国经济指标的城乡差异分析表明,城乡居民的消费差异略大于城乡居民的收入差异、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城乡差异最大。而且,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差异有扩大的趋势,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仍然高于城市居民。对我国教育投入指标的城乡差异分析表明,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的城乡差异远远大于生均教育经费和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城乡差异;小学生均经费的城乡差异是东部地区最大,而初中生均经费则是中部地区的城乡差异最大。根据上述分析结果,作者提出缩小中小学教育经费的城乡差异,提高义务教育均衡化水平等教育投入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小学生自我监控学习能力的发展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拟探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年龄中小学生自我监控学习能力的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选取昆明地区和德宏州小学五年级到高中二年级的汉族、傣族、景颇族学生,通过量表、问卷和访谈方式了解学生自我监控学习能力的发展状况,通过相关分析、方差分析法探讨与智力、非智力因素、认知风格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间学生自我监控学习能力差异并不明显;学生的年龄、智力、非智力因素与自我监控学习能力间有显相关;学生的认知风格对自我监控学习能力有一定影响,影响的强度和维度因年级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能全面诊断学生的学业水平,监测结果可反映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师素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多方面的情况,有助于跟进教师教学行为、加强教学研究、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最终提高教学质量。文章就八年级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的学业质量监测结果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生学习动机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奥苏贝尔学习动机驱力理论,以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为三个维度,自编《中小学生学习动机问卷),对中小学3~11年级等9个年级1356名城乡学生进行学习动机与学业绩效测查,研究发现:性别、城乡差异以及父母文化程度等因素影响中小学生学习动机;学习动机及各驱力的水平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7.
一、数据提供的线索——一对矛盾 2012年6月,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评价、诊断与反馈项目组”采用随机抽样与分层抽样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市18个区县以及燕山地区的五年级学生进行了学业质量抽测。抽测共涉及37553名学生,占北京市五年级学生总数的34-3%。其中,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教育厅确定从2009年秋季入学的七年级学生开始实施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据介绍,当地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将由省教育厅制定统一的考试标准、统一考试科目、统一考试时间,统一发布全省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质量蓝皮书,并根据质量评价与监测的需要建立抽考制度。考试结果既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版)》提出了反映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培养要求的学业质量标准,对考试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化学学科能力及核心素养系统构成模型为理论基础,阐释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学业质量内涵,建构学业质量评价框架,其中一级指标为研究对象与问题情境、主要学习内容主题、学科能力活动要素、学科认识方式。以某省Z市学业水平考试的大样本实证数据为例,应用学业质量评价框架对学业水平考试及学生学业质量表现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22年版”)指出,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核心素养要求;学业质量标准是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及评价的依据。笔者认为,学业质量标准是基于多个知识点融合的综合性目标,指向学生数学学习中知识、思维、方法等方面的数学联结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