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生减负,给中小学教育的健康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正如一教育权威人士所说,“我们要做的,是要把时间还给孩子、把健康还给孩子、把能力还给孩子”,“放假不只是让孩子休息,也是给他们一个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的时间”.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堂要想取得高效,关键是要能激发孩子的求知欲,让孩子们动起来。教师只有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权还给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教师单一讲解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这样孩子们才能焕发出他们勃勃的生命力,才能获得健康的发展。一、教师是"导演",是学生"活"起来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王丹 《河南教育》2010,(2):31-31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要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研究学生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健康发展.然而对学困生的呵护却是我们班级管理的"软肋",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关键是用爱心唤起学困生的自信心,"把信心还给学生",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走路",只有这样才能引发他们的积极性和满足感,建立学习信心,激起学习热情,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5.
长久以来,在我们的头脑中一直充斥着这样一个观念:教育学生就必须要给他们树立一个远大的奋斗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潜能。为了能让自己的教学取得理想的结果,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发展,我们很多老师也是煞费苦心,给孩子们树立了  相似文献   

6.
对学生多一些关爱,多一些温情,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尊重,班主任的教育才会让学生心悦诚服。时时处处关心、爱护、理解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拥护和爱戴,才能为管理好班集体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作为班主任,在心理上要接受一切孩子,接受孩子的一切,做到一视同仁,公正平等地对待他们,要用自己的爱心去温暖每一个学生的心。  相似文献   

7.
一、更新教育理念,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 只有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人,是认识活动的主体,才能真正地让学生积极地、能动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学生也才能将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创新能力.过去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存在着以知识的传授为最终目标的现象,尤其是政治课,教师"一言堂"的情况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数学教育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得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提供给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课堂数学教学的开放,我们觉得,在观念上,应该考虑我们的教学是否注重了"生命体的发展",是否思索过"我们今天的教学,将给孩子们明天留下什么"?所以,我们要努力创设开放的学习环境,应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尊严还给学生,把童趣还给学生,把自主还给学生。让学  相似文献   

9.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大力提倡探究性学习,鼓励和帮助学生在探究中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寻找答案,摸索自己获取新知识和能力的途径,只有通过不断探究才能让孩子体验到自己获取新知识的快乐,更好地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语文素养。教师应该把孩子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树立"一切为了孩子"的教学思想,让孩子在平等、宽松、和谐氛围中成长。  相似文献   

10.
十几岁的中学生正值花季,他们都有自己的内心世界.这就需要班主任给予更多的关注,班主任只有充分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才能事半功倍地对他们进行教育,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小学班主任面对6、7岁至11、12岁的儿童,工作更加繁重。我相信,任何一位班主任都希望胜任这项工作并把自己从繁重中尽量解脱出来,那么,如何开展小学班主任工作就至关重要。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体会。一、亲近孩子,树立威望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  相似文献   

12.
让学生愉快地学习,愉快地受教育,其本质含义就是强调要尊重人,尊重人的尊严、人的情感、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它主张把真正的"人的关系"还给师生,还给教育.切实尊重学生、爱护学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个性的愉快发展.数学教学注入"愉快"因素,最根本的就是让学生克服"应用题难"这一心理上的障碍,使学生不把应用题当成"苦事",而是"乐事".  相似文献   

13.
常慧 《教书育人》2015,(8):41-42
自担任班主任以来,感觉工作任务一直很重,任何一位班主任都希望胜任这项工作而不为其所困,那么,做好班主任工作,民主管理至关重要。下面就此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一、要体贴和关爱学生"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要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的亲和力,这是班主任能顺利开展工作的基础。学初我就给自己定了这样一个目标:每天至少要与一名学生谈心交流。平时,我和他们一起做游戏,一起跳绳,一起踢毽子等,这样,孩子们觉得老  相似文献   

14.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只有给学生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才能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有效地进行学习,把教育活动视为他们自己真正乐意的活动.学生只有对某件事产生兴趣,才可以孜孜不倦地学习,甚至能达到废寝忘食的境界.学生如果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在无意中形成这种内在的动力,积极参与学习.因此,教师要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用"兴趣"催开语文课堂之"花".  相似文献   

15.
朱文科 《甘肃教育》2014,(16):58-58
正一、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只有"亲其师",才会"信其道"。教师只有取得学生的信任,才能与学生亲密交谈,才能成为好朋友。所以,教育首先应是温暖的,爱心、热心是责任心的源泉,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才能使师生心灵相通,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并让教师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亲密朋友。对于学生的缺点,要注重批评的方式。不能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人格,让他们从内心感到教师的批评是诚挚的爱,由衷的爱护和帮助。教师应对成绩较差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获得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孙娜 《生活教育》2012,(17):30-31
长久以来,在我们的头脑中一直充斥着这样一个观念:教育学生就必须要给他们树立一个远大的奋斗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的激发他们的潜能。为了能让自己的教学取得理想的结果,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发展,我们很多老师也是煞费苦心,给孩子们树立了各种各样的奋斗目标:"你要好好学习,将来上北大清华"、  相似文献   

17.
爱是什么?是给予和索取?不对,是一份尊严,孩子需要一份有尊严的爱。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班主任老师,深感国内给予教育体制培养的孩子已经习惯了接受别人的给予。孩子只求别人能给自己多少,却忽视了自己能为别人做什么。给予教育下,长辈给予孩子的是一种溺爱,孩子社会适应能力很差,一旦得不到他人的关爱,就会产生消极的心理。呼吁社会更多地关注孩子的生存发展,给孩子一份有尊严的爱。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催生了很多新的教学理念,尊重”应该是所有理念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发展和创造的主体,只有尊重和相信学生,才能发展和塑造学生。但是传统的教学观念、根深蒂固的教学方式,使很多教师在有意无意之间成了问题的发布者、知识的裁决者、兴趣的主宰者、情感的代言人,牢牢地控制着课堂的主动权,仍然是课堂上的霸权主义者。新课程告诉我们: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感悟;给孩子一些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创造…  相似文献   

19.
一是两代人统一“思想认识”。由于出生与成长的环境和时代有着显著的差异,祖辈和父辈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自然也会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比如,父辈们可能更注重孩子智力培养、个性发展,他们往往会更多地向孩子传递知识,给他更多自由,让他自由探索;而祖辈们则更看重道德教育,可能会给孩子更多的约束。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两代人要尽量平心静气,多一些沟通,只有统一认识,才能避免在孩子面前暴露分歧,防止这种分歧引发更多的问题。父母们最好尽量多向祖辈请教,多一  相似文献   

20.
当前,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教学观念不断更新,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已是必然的趋势。学生作为教育对象,他们有选择接受与不接受的权利。一切教育影响都要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经过内在的矛盾斗争才能被他们所接受。教师只有清楚、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真正地树立起新型的师生观。那么,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一、尊重学生的人格再小的孩子也有自尊心,也有被尊重的权利。过去,我们总是认为家长、教师是绝对的权威,现在该是摆脱这种错误观念的时候了。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才能培养出有自尊心、有民族自豪感的人。教师应平等友好地对待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