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热点”引导的一次成功尝试──回顾钱江晚报《让欢笑重回“大姐”家》系列报道王郁一张报纸,若不重视“热点”问题的引导,势必平庸,了无特色。然而,“热点”问题的选择,分寸的掌握,都是需要认真对待的,否则,一旦把握不好,“热点”成“乱点”,还可能因此激发矛...  相似文献   

2.
电影《集结号》打出“每一个牺牲都是永垂不朽的”的宣传口号,“牺牲”的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但是这回影片走的是偏锋——即“不讨论牺牲有没有价值”,像以往围绕着《拯救大兵瑞恩》中可能出现的那样,而是将重点放在了每一个牺牲都是值得被认真对待上面。  相似文献   

3.
何村 《新闻界》2006,(2):60-61
如今,“炒作”和“恶意炒作”这样的词汇频繁地见诸报端。作为新闻记者,也经常地被指责为“炒作者”和“恶意炒作者”。那么,究竟什么是炒作?什么是恶意炒作?炒作和正常的新闻报道有什么区别?这是让新闻工作者比较困惑的问题,也是应该向广大读者讲清楚的问题。目前社会上有一种倾向,什么问题成了热点,就是一片“新闻炒作”的指责声,然后就是对记者的种种批判。似乎是所有的责任,都要由记者来负。记者这个社会舆论的引导者,仿佛成为了矛盾和舆论热点的制造者。面对复杂的客观事物,记者报道不对,不报道也不对,有时,记者真是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4.
小说数字图书馆建设问题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黄俊贵 《图书馆学刊》2001,23(4):2-4,11
1题外的感言 我国图书馆事业在每一个发展阶段都会有一些热点论题,诸如“图书情报一体化”、“以文补文”、“图书馆消亡论”、“图书馆产业化说”,现在又掀起“数字图书馆热”。人们对每一个问题的讨论都热闹非凡,往往各执一词,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不管其中有无交锋,或者是否取得共识,理论对实践指导的统一结论是绝对没有的。唯受益者,大家都开拓了思路,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各取所需,各显神通。应该说,对于纯学术问题的讨论,例如,图书馆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之类,完全可以“百花斗艳”,不必强求观点一致。而图书馆界的热点…  相似文献   

5.
在热点上做文章所谓热点问题,就是指一段时期,领导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对这类热点问题进行成功的报道,就能使我们的新闻媒体既起到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又真正起到“团结稳定鼓劲”的作用。如何才能对热点新闻进行成功的报道呢?第一,必须正确认识热点,准确把握热点,围绕“热点”做文章。若要认识和把握“热点”,做好“热点”问题文章,首先要以正确引导舆论为原则。“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是我们社会主义新闻媒体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对“热点”问题的报道必须在这一基本原则的指导下,把正…  相似文献   

6.
今年伊始,中国的大众开始强烈关注一系列流行文化现象并投入巨大的热情。网络红人“芙蓉姐姐”群体、青春偶像“超级女生”、收视热点《大长今》等等,都成为中国今年流行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热点现象。如何透过这些消费文化的表层,发现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的巨大变迁,“新闻中国九月论坛”力邀思想界的学者,以开阔的视野与多元的视角,为您解读当代中国人价值重构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侯燕 《传媒》2023,(6):26-27
<正>“营销内卷”“不确定”“竞争激烈”“预算缩减”……2022年的互联网环境充满挑战。品牌和行业都在经历着“长坡厚雪”的历练。微博作为平台方,敏感地捕捉到了社会的情绪、经济的晴雨和生活的动向。今天的媒体生态已经趋于稳定,获取视频消费的长短视频平台、种草平台,各类垂直业务的产品,不胜枚举。但有趣的现象是,无论哪个平台的热点最后都会成为微博的热点。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微博在新闻事件的发酵中,承担着一个“传播中枢”的角色。  相似文献   

8.
价格、工资问题,是群众议论的一个热点。报纸要反映热点,又缓解热点;不回避矛盾,又不激化矛盾。报纸不接触热点问题,就没人爱看。但是,接触热点必须更讲究报道的内容,形式和语言。在价格改革的报道中,见过“改革就是涨价”、“按价值规律办事就是放开”一类文字,这就显得有点简  相似文献   

9.
所谓“热点”,即一定的时间中,大多数群众特别关注的社会现象、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笔者认为,根据“热点”所源于的领域不同,大致把“热点”分为政治热点、经济热点、文化热点、社会热点等几大类。这样有利于使“热点”问题细致化,也可使记者在对“热点”的把握上有充分依据或提供方便。 “热点”的宣传报道是新闻媒介较难把握的问题,报道好“热点”问题,也是一个称职的新闻记者应该追求的较高境界,更是一个新闻部门领导应有  相似文献   

10.
所谓精品新闻,就是精心采访、精心写作或精心编辑的上乘之作。从采与写来讲,采是基础,是前提,采访不精,则写作不清,因而有“七分采访,三分写作”之说,可见采访是新闻精品产出的极为重要的一环。那么,如何才能抓好精品新闻的采访呢? 重在抓准“热点” 新闻成为精品,关键在于内容深刻隽永。虽然精品新闻不拘于任何一种题材,但是最能出精品的题材却是舆论的热点。“热点”是人们普遍关心、议论热烈的事情或问题,它具有许多鲜明的特性。一是时新性。每个“热点”都不会是简单的同类重复,形式和内容都会迥然不同,且时间近。二是社会性。所反映的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不是个别现象。三是倾向性。代表一个时期的某种社会倾向,显示事物的发展趋势。四是深刻性。揭示深层次的问题,透视出事物的本质。这些特性既是识别“热点”的标志,也是精品新闻材料应该达到的质量要求。可见抓住了“热点”,新闻报道就会有深度,有影响,甚至会产生“轰动效应”。这样的报道就较有可能跻于新闻精品的行列。  相似文献   

11.
敢于触及经济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设法进行及时有效的引导。增强舆论引导的有效性 作为党的耳目喉舌,党报不仅要体现在对党和政府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准确把握和阐释上,而且更要体现在对国计民生、社会热点及人民群众关注焦点问题的有力引导上。过去,我们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往往采取消极回避的态度,从而放弃了引导舆论的主动权,忽视了引导舆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大观周刊》2006,(27):14-15
由于“三国”、“红楼”、“水浒”、“西游”的国际知名度,以及二十年来,第一版四大名著电视剧的成功播出,都使得翻拍成为人们茶余饭后争论的热点。[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网上对话”(政府、热点部门与市民“网上对话”)是指,政府、热点部门与市民依靠先进的网络技术平台,就某个或某些问题进行双向互动交流、探讨,促进问题的解决,它是网络新闻媒体运用自身技术优势和传播优势,加强公众与政府等热点部门交流沟通,促进社会问题解决的有益尝试与探索。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的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在关键阶段,稳定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米袋子”、“菜篮子”、土地、人口、房改、物价、“打假”、反腐倡廉……,都是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下岗职工再就业、国有企业改革、金融体制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福利分房制度改革、医疗制度以及在新旧体制交替、新旧观念撞击中出现的问题,更是今年十分敏感的热门话题。老百姓面对种种问题所表现出的不平衡的心理状态,成为前进中的阻力。新闻媒介如何“以正确舆论引导人”,特别是把握好“热点”宣传的导向,事关全局,关系重大。…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庭以来,“热点”二字很兴时。矛盾集中或突出的问题,叫“热点”问题;运用信息手段反映这些问题,叫触及“热点”问题;信息发表在报纸、广播、电视之后,又叫“热点”新闻。这些新闻拥有众多的读者,往往引起“轰动”效应,最近的不少新闻学术刊物上也提出了“热点”新闻之说。从实际来讲,“热点”新闻已经是新闻工作中遇到的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了。但是,什么是“热点”新闻,它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如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热点”二字很时兴。矛盾集中或突出的问题,叫“热点”问题;发表在报纸、广播、电视上,叫“热点”新闻。这些新闻拥有众多的读者,往往引起“轰动”效应,从实际来讲,“热点”新闻已经是新闻工作中遇到的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了。那么,什么是“热点”新闻呢?我认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中的“热点”新闻,  相似文献   

17.
“热点”新闻的特点人们十分关注的“热点”新闻,有以下一些特点:一、报道的客观内容是群众普遍关注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它往往与国家、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二、报道具有较大的新闻价值。在真实性、新鲜性、重要性、可读性等方面,“热点”新闻比一般新闻要...  相似文献   

18.
姚娟 《新闻实践》2011,(7):42-44
食品安全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也是近几年媒体报道的热点。近段时间,“瘦肉精”、“染色馒头”、“塑化剂”等事件再次把食品安全报道推进公众视野。由于我国食品安全信息传播模式的不完善,媒体在食品安全报道中处于尴尬地位,社会公众和专家既肯定媒体的积极性、建设性作用,也批评媒体的“炒作”、报道不科学甚至失实等不规范行为。媒体该如何正确面对食品安全问题?本专栏的几篇文章作了分析与探讨,其中一个共识是:成为让公众信服的食品安全信息传播载体,应是媒体在食品安全报道中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19.
高颖 《声屏世界》2004,(3):32-33
法制话题是近几年的热点题材,各种媒体基本都开办了法制节目,内容形式也是百花齐放。利用广播即时、互动、直接这一优势,开办“法律服务热线”节目,邀请法律专家走进直播间,接听热线,回复来信,即时解答听众提出的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而又不知道该通过什么途径解决的各种法律问题,可以说是电台扬长避短、增强服务性、提高节目吸  相似文献   

20.
人们对流于形式、味同嚼蜡的会议报道,往往不感兴趣,望而生厌。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要善于从会议中发掘出有价值的新闻,善于从“会海”中抓鲜货、抓大鱼。 如何从会议中发掘有新闻价值的新闻报道?我认为: 一是,抓热点、难点问题。许多会议都要提出一些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其中如果带有普遍性,是广大群众关心的,就要抓住不放。1991年春天,我在全区农村工作会议上获悉阜城县农民负担不超过5%后,觉得在农村“三乱”日趋严重,已成为热点难点问题的情况下,阜城县的经验值得推广。我们便深入农村采访农民。在采访中发现这个县减轻农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