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东教育科研》2009,(16):10-16,18
长久以来,评价一直被认为仅仅是对学生成绩和等第的简单判定,却忽视了它在促进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学习的评价”.作为评价研究领域新的发展动向,摆脱了传统“为评价而评价”的思维定势,而将评价的发展功能切实赋予了学生。它提供了一系列价值和策略,有助于反思和改进根深蒂固的评价实践,进而推进新课程在学校、课堂层面的落实。上海市杨浦区建设小学在崔允都教授领衔的团队的专业支持下,在这方面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通过“促进学习的评价”来变革学校评价文化、课程领导、教师发展的生动案例,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促进学习的评价”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2.
新兴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促生了未来学校的兴起,而未来学校的教育评价根基在于促进人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本研究充分挖掘教育评价在未来学校办学中的导向驱动、效度诊断、监管保障功能,建立"一脑五平台"的无痕教育评价系统,实现打通数据孤岛,构建学校数据统一大脑,完善系统整合,搭建学校评价五类平台.探索出评价立校的未来学校改革的系统实施路径,将无痕教育评价融入未来学校课程建设、智慧课堂、教师专业生长,学校组织管理,以赋能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探索智能时代的学习新样态、促进教师的自我生长,以期为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学生学业评价是学校教学质量评价的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学习进步和帮助教师不断改善教学策略的重要手段。学生学业评价对于课程的实施具有很强的导向、激励和反馈作用。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学生学业评价正在从单一的纸笔考试向多元的考核方法扩展,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注重发现和挖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旨在为学生的成长和健康发展提供全面的反馈信息。  相似文献   

4.
学业评价制度直接影响学校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它是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但是,我国现行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存在诸多弊端,不利于教育改革,特别是不利于课程改革的深化,严重地妨碍了学生学业成就的全面发展。为深化教育改革,顺应时代变革对人才发展的要求,应以新课程理念为基础,构建一套由知识技能应用水平、基本能力(信息能力、交际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学业情感三大关键指标组成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新体系,以促进学生学业成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SOLO分类评价法是一种以评价学生高级思维能力为目标的评价方法。SOLO分类评价方法作为评价学生学习质量的新方式,能有效地评价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体现了促进学生发展的基本理念,为建构科学的课程评价机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6.
学业述评是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提倡的重要内容之一,指教师基于学生的学业情况,进行综合陈述与评议的一种评价活动。这一活动具有增值性、全面性、协商性及多元化四个基本特征。在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中职学校应该积极开展学业述评,以促进学生适性发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助推教师专业成长。为保障中职学校学业述评的有效开展,需要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明确学业述评内容标准;以个性发展为目标,探索多样化述评方式;以观念转变为基础,提高教师评价素养;以调节激励为导向,营造开放宽松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7.
邵薇 《成才之路》2009,(4):26-27
课程评价改革既是当前基础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改革的关键所在,科学、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能引导教师更新观念,把新课程理念内化为课堂教学行为,使新课程的改革目标真正得以落实。课堂教学评价要根据每一学校,每一时期教学目标、教学任务而不断变化.因而它是动态的。针对高等师范学校的学生实际情况和具体的课堂教学,本文简述了高等师范学校的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介绍了学校对学生学业水平的新的评价标准,即: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体差异,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循序渐进地提高评价标准。新的教学评价标准,不仅使学生重新激发起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学业评价提供的是强有力的信息、洞察力和指导,旨在促进学生的发展,其基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拓宽学生成才通道。笔者从多年教学实践经验出发,在文中探讨了经济数学类课程学业评价的现状,探讨了综合性的学业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9.
学生学业水平评价,是教与学强有力的指挥棒,影响并制约着学校的办学特质、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方向和水平、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导向及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等。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国内外已有不少探索,但缺乏概念支撑,因而其科学性大打折扣,故不能很好地引领教育教学沿着正确轨迹前行。为了科学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本文提出"概念"评价法,旨在带动教与学沿着素质教育方向变革,改变家长的成绩观,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学业评价是职业教育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学业评价能够非常有效地将学生的实际能力展示出来,能够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践当中得到督促,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当中。现代学徒制的开展为学生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中职学校必须要以良好的评价体系,确保为企业提供合格人才。本文对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学业评价体系构建和应用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1.
新课改从注重学生的成绩发展为培养学生知识、情感和态度观的全面发展,从关注结果的评价转向关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评价,从单一主体的评价向多元化评价转换。化学学科顺应新课改的时代趋势,对学生的评价从传统的对学生学业成就的评价向全面多元的学业评价转化,强调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身心发展以及学生的学习活动中的表现。本文着眼于学生的学业评价,探讨在高中化学中如何有效的对学生的学业进行积极性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业质量评价针对当前教育实践中学业质量评价出现的问题而提出。当下的学业质量评价过于偏重认知和结果,偏重评价的比较和鉴别功能的实现。学业质量评价复归原本意蕴,需要突出"学生""全面发展"和"促进"三大核心。为了更好地发挥学业质量评价改进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功能,评价者需要重新诠释"全面发展"的内涵,更新评价方式方法,充分利用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3.
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通过有效的学生发展指导实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高效学习。北京一零一中基于理论和实践探索,提出学生发展的“学业、能力、品格和视野”四个维度,建构学生成长综合动力模型,并以此指导学校的综合育人实践。同时在学生发展指导实践中不断完善评价策略,形成完整的学生发展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4.
对大学生的学业进行评价是高等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分析了现行高校大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存在的弊端,并构建了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化大学生学业评价体系。通过引入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建立学生个人学习电子档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评价问题是学校教学中的重要问题。在现代学校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越来越关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越来越重视学生在学校过程中的表现性评价。澳大利亚南澳州的中学阶段,在课程建设和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比较严格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这种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相关测验或考试的分数,更体现着一种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学业评价,体现着一种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学业评价理念。  相似文献   

16.
<正>教育部将在全国推行中小学"绿色评价指标体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绿色评价指标体系"是一种科学的评价体系,"体现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科学多元的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它突出的是一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评价理念。一是全面评价,它包含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对学生学业的评价多侧重于评价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而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应用水平以及能力的评价重视不够,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非认知方面的评价认识不足。这种评价的片面性,影响了学生的发展。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是推动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关键。为此,我依据新课标要求,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做了初步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8.
我国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扭曲了"学业评价",应当回归"学习评价"的本义了,而"学习评价"本质是"学力评价"。日本高中理科"学习评价"的改革所采取的凝练评价视点、提供案例示范、探索可视化策略等三大举措,揭示了日本"学习评价"中的建构主义特征。该"学习评价"改革及其建构主义思想背景,或许可为我国中小学生的"学业评价"转型为"学习评价"提供某些参照。  相似文献   

19.
贾国庆 《教学与管理》2012,(15):107-108
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活动和过程的价值判断,它直接作用于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在教学中起着导向和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而充满"人文关怀"的教育教学评价,着眼于学生的学习活动、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等不同的层面,为促进学生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20.
完善的、科学的、可行的学业评价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态,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动力,促进学习质量的不断提高。笔者根据音乐课程标准提出的评价理念,以音乐课程标准提出的学段内容为评价标准,以小学六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小学六年级音乐学业评价体系的构建"的实践与研究,以期制定、开发出较为完整、科学、可行的适合小学六年级学生的音乐学业评价细则和操作细则,对学生的学业作出客观的评价,从而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