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远近教学楼     
小明友,你一定知道宋朝诗人苏轼的名作《题西林壁》吧!诗中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中还包含了数学的观察物体的知识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是怎么一回事吧!例1.下图是小丽在青田实验小学拍摄的三张教学楼的照片,你能分辨出哪一张是在最远处拍摄的,哪一张是在最近处拍摄的吗?为什么?  相似文献   

2.
阅读是极具个性化的学习,最能体现学生思维品质。阅读学习之美,正如东坡先生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阅读能激发隐匿在孩子内心深处的生命之美。阅读不仅是知识的获取,更是心灵的放歌。一、理清思路,欣赏构思美叶圣陶认为:"看整篇文章,要看明作者的思路。思想是有一条路的,每一句,每一段,都是有路的。这条路,好文章的作者是绝不会乱走的。"我们许多老师都非常重视字、词、句、篇的教学,努力培养学生遣  相似文献   

3.
谢军 《贵州教育》2010,(19):30-31
一眨眼,轰轰烈烈的2010就成了过去,成了历史。一抬头,考之将至的2011又摆在眼前,非常现实。那么,2010高考语文带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反思?而2011,高考语文又将走向哪里?  相似文献   

4.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角度不同,便能欣赏到不同的风景。但为什么我们总看不到新的风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因为我们习惯了用一个角度、一个方向去看待问题。当一个人对一件事情有了认识之后,总是习惯性地按照自己原有的方式去思考,很难再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去思考解决这件事情的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佛经中有一句偈语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乾坤。"角度不同,观察的结果不同。写作时如果能找到新颖的角度,就会找到创意之门。所以,在构思中,想要获得创意,找准角度是个法宝,也是窍门之一。在考试中,许多高分卷都是因角度处理得好,因而在构思上获得好创意而成功的。如某市中考作文要求以"信念与成功"为话题写作,一考生便以"我是一棵酸枣树"为题写就了一篇满分佳作。文章巧妙地将一棵酸枣种子拟人化,让其自述经历,通过"我"心怀"活下去""活得精彩"的坚定信念,步步走向  相似文献   

6.
正【案例一】(人教版第七册《题西林壁》)师:请大家读读这首诗,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写了什么。(学生自读,试说5分钟,然后交流。)生1:写的是诗人看到的庐山,横看,竖看,远看,近看,都不一样。生2:写了诗人看到的庐山不同的风景。……师:你能背诵这首诗吗?给大家几分钟时间,准备一下!(学生自己练习背诵)师:谁来背一背?(没有学生举手,有几个学生欲言又止。)师:请大家看老师做动作,一起来说是哪句诗。(教师往前伸出手,做绵延不断状;再侧过身来,两手做一座山峰状。学生马上接出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教师  相似文献   

7.
命题一     
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萧伯纳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追求和创造;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周国平要求:1.选好角度,确定立意;2.题目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4.除诗歌  相似文献   

8.
夜丁香     
这盆夜丁香娇小美丽,香气宜人。那一片片绿叶,清秀、修长、弯弯下垂。那碧绿的叶子,宛如块块温润的碧玉雕琢而成,绿得是那么可爱、诱人。绿叶丛中盛开着一簇簇娇小的丁香花。它们互相偎依,竞相开放。细嫩的叶柄托着五六片浅绿色的花瓣。片片花瓣小巧纤细,尽力向外舒展,露出了星星点点的花蕊。从正面看,每朵小花就像一颗星,它们挨挨挤挤,闪闪烁烁;从侧面看,每朵小花又如一只小喇叭,它们会聚在一起,传播着美的信息。它们个个张着小嘴,眨着小眼,仰着小脸,那么娇小,  相似文献   

9.
<正>不久前,在语文教学中碰到这样的事:有一次批改作文时,看到班上一个学生的作文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我很是生气,提笔在文章后面批道:"我的眼睛太小,实在看不清你写的是草书还是天书!"第二次作文交来后,我发现前面的评语只剩下一点很  相似文献   

10.
<正>我们在流连于名师精彩的课堂时,在惊叹他们高超的课堂教学技艺时,都会自然地折服于他们对文本的解读。如果没有对文本的这种特有的、厚重的感悟,名师的课堂就不会  相似文献   

11.
正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庐山,历来是文人骚客流连忘返、文思泉涌的地方。在苏轼吟咏庐山的二十多篇诗作中,流传最广的就是这首《题西林壁》。这首诗的产生也绝非偶然。  相似文献   

12.
正《鞋匠的儿子》选自台湾名家林清玄的《鞋匠与总统》。课文详写了林肯就职演讲前,一位参议员羞辱他卑微的出身,企图让他下不了台,但林肯的演讲成功地将参议员们的嘲笑声化为了赞叹的掌声。课文略写了林肯领导人民取得南北战争胜利的事。可以从哪些角度解读《鞋匠的儿子》呢?一、从人文的角度,悟《鞋匠的儿子》品质内涵"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可以从读者、作者、编者这三方面解读文本的人文内涵。1.立足读者。读者就是学生。课文的重难点是林肯的三段话。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读三段话,找异同,激活学生的思维。例如"我将永远感谢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他已经去世  相似文献   

13.
<正>《套中人》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经典小说,"套中人"这一形象也因其个性鲜明而复杂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形象。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这一形象,便可以读出不同"套中人",他可笑、可恶、可怜、可思,可以说是"横看成岭侧成峰"。一、可笑的胆小鬼小说中,别里科夫一出场给人的第一感觉便是胆小、可笑。  相似文献   

14.
风雅颂不仅属于诗经,离骚也不仅仅是屈原的楚辞,当风骚结合,世界变得诗意盎然。诗歌不分国界,无论古今,都是灵魂所渴求的节奏。风格多样的中外诗歌与读诗心得贯穿古今,让你走入诗的领域并爱上诗歌。宋代大文豪苏轼的诗歌《题西林壁》是这样写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歌道出一个颠扑不破的哲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诗歌也启  相似文献   

15.
古诗与说理     
<正>古诗里,有许多千古名句。这些名句通过艺术的形象来说理,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相似文献   

16.
美在琉森湖     
几年前,爸爸妈妈带我去欧洲游玩。其中,瑞士琉森湖之美,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那天中午,我们从意大利的威尼斯出发,一路向北,坐了近四个小时汽车,傍晚时分才来到瑞士。大巴士在琉森古城停下,我们跟随导游走下汽车,缓步走向琉森湖。路上一阵凉爽,感觉这里的温度明显比上午游览的威尼斯低很多,我们都穿上了茄克衫。走过了几条古城的街道,眼前顿时开阔起来,一片平静的湖面展现在眼前。湖面上有一座古色古香的桥,引人注目。导游给我们简要地介绍古桥的历史和特点,然后就  相似文献   

17.
<正>课堂教学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说,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话题。说它熟悉,是因为课堂教学伴随着我们不知度过了多少个春夏秋冬;说它陌生,是因为课堂教学已经被新课程理念注入了新鲜血液,有待于我们教师进一步去认识、去探究。由此可见,课堂教学是我们教师中一个永恒的话题。下面,我就此话题谈一谈自己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所获得的一些粗浅的感悟。  相似文献   

18.
高考模拟题的设计力求情境熟悉,切入口多,方法灵活多样,其中填空题的设计以短、平、活为主,能更好地体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试能力,研究价值很高.本文通过对2020年苏锡常镇高三数学一模卷14题答题情况的调研,分析学生思维受阻的原因,试图寻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正>征服者姚风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半路死了好几个幸存的,登上了峰顶他们面对镜头,挥舞着旗帜让全世界都看到他们征服了世界第一峰只有被镜头省略的夏尔巴人默默地站在角落里他们是脚夫,算不上征服者只要付给两千美金他们可以帮助任何征服者征服珠穆朗玛峰好诗都是有特色的诗。有的诗构思巧妙,让人再三回味;有的诗有警句,让人击节赞叹。而这首《征服者》,则是以思想深刻见长。  相似文献   

20.
<正>诗词在中国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这些古代的妙言佳作,对后人来说,一笔宝贵的财富。如在语文教学中加以巧妙灵活的运用,其奇妙之效是不可言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