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要求: 1.使幼儿理解古诗《一望二三里》的内容,能用连贯完整的语句讲述这首古诗的大意。2.教幼儿背诵,初步培养幼儿对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准备: 图片一幅(见附图);录音机、磁带(事先作好配乐录音)。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交代任务。小朋友,我们以前学过许多儿歌,今天,老师要教你们学一个新的本领:学习古诗。古诗就是古代的诗歌。今天我们学的这首古诗题目叫《一望二三里》(请幼儿重复一遍)。  相似文献   

2.
幼儿园语言教材里,编选了大班用的四首古诗。这四首古诗是《一望二三里》、《咏鹅》、《春晓》、《悯农》。除《咏鹅》是句子不整齐的杂言体(长短句)古诗外,其余是句子整齐的五言古诗。要把古诗教好,老师就得研究和理解它的内容,考虑如何通俗地讲解它的意思,如何训练幼儿正确发音、吐字清楚,并能比较有感情地诵读。现就《一望二三里》、《悯农》两首古诗的教学作一点介绍,谈一点建议。《一望二三里》是一首咏景古诗。作者不详。传说,从前有一个管教育考核的官去上任,路过金陵(今南京)时,有一位贫苦的读书人找了他,要他给点事做做。他提出一个条件,即限用数字一至十作成咏景古诗一首。这贫苦的读书人立即把十个数字按顺序写成这样四句诗:“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门前六七树,八九十枝花”。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出了古代农村景色。内容大班幼儿基本上是可以懂得的。不过,幼儿缺少对“大概的数目”的认识,对诗中的“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所表示的数比较难理解。教学时,可多举幼儿实际生活里熟悉的事例加以解释。使他  相似文献   

3.
画圈学古诗     
让孩子理解和背诵古诗需要讲究一些方法。如在复习《一望二三里》这首古诗时,考虑到句子中数字很多,孩子已会书写,就可用背写的方法来复习巩固,对句中不会写的汉字用画圈来代替。《一望二三里》这首古诗背写成这样:1○2 3○(一望二三里)  相似文献   

4.
全国幼儿园通用教材《语言》一书中收录了四首浅显易懂的古诗(《一望二三里》、《咏鹅》、《春晓》、《悯农》),供老师指导幼儿朗读、欣赏。诗的语言是富有音乐性的,古诗尤其讲究韵律,让大班幼儿适当地读几首,能够体会汉语优美的音调和诗的和谐的旋律,引起幼儿对诗的兴味。有节奏的朗读  相似文献   

5.
金婷 《考试周刊》2014,(11):179-179
古诗语言精练、字字珠玑。古诗的学习对于幼儿来说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对内容的理解。因此,如何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古诗,是让幼儿爱上学习古诗、爱上生活的关键。如何让幼儿爱上古诗、爱上生活,品味古诗中的优美意境,是古诗教学中常常遇到的难题。文章对此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李静亚 《山东教育》2013,(26):24-25
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枝奇葩,具有形式工整、韵律优美、语言精练、节奏感强、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等特点,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适合孩子诵读。但古诗毕竟是古人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方式,幼儿学习理解起来会有难度,这就需要教师动脑筋,想办法。通过实践,我在具体教学中摸索出如下方法。方法一:环境渗透法,创"境"众所周知,幼儿的审美具有明显  相似文献   

7.
诗中看风景     
古诗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宝贵遗产,它是中国古典文学艺术中的一支奇葩。其文字精练,意境深远,让人回味无穷。在幼儿园的古诗教学中,选择适合的古诗教学,可以有效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丰富幼儿的知识,启迪孩子的心智。通过古诗学习让幼儿感悟古诗中的画、古诗中的情、古诗的中乐。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语言教材里,编选了大班用的四首古诗。这四首古诗是《一望二三里》、《咏鹅》、《春晓》、《悯农》。除《咏鹅》是句子不整齐的杂言体(长短句)古诗外,其余是句子整齐的五言古诗. 要把古诗教好,老  相似文献   

9.
许美琴 《儿童音乐》2011,(12):74-76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古诗新唱》——《读唐诗》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读唐诗》,增进学生对我国古诗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对古诗文化的热爱。2、感受古诗文化的博大精深,能理解"唐诗里有画,唐诗里有歌;唐诗里有苦,唐诗里有乐"的意境。3、通过拓展活动创编古诗新唱,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音乐创造能力。教学重点:通过《读唐诗》这首歌曲激发  相似文献   

10.
我国诗歌的历史源远流长,内容非常丰富。教幼儿学习古诗,除了同教他们学习现代诗、儿歌有同样的意义外,还可使幼儿初步欣赏我国古诗的语言艺术,培养民族自豪感,对幼儿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因此,我在一学期里,除了教幼儿各种形式的现代诗歌外,也教幼儿几首古诗。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无论成人还是幼儿,都是对熟悉理解了的事物容易把握记忆,要想让幼儿掌握古诗,就要设法让幼儿充分理解你所教的古诗的内容。为此我做了以下一些尝试。我选择了骆宾王的《咏鹅》作为试验教材:  相似文献   

11.
古诗是中华悠久灿烂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作为一种经典文化,古诗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古诗教学要"四有":诵读要有要求、理解要有策略、探究要有深度、体验要有文化,这样才能提升古诗教学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12.
我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古代诗歌是我国巨大的文化宝藏。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指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这句话概括出了诗在当时社会对人的教化作用,在当下的教育中,也要重视对于古诗的教学,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古诗学习中感受我国文化的独特魅力,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者、继承者。本文围绕"谈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有效策略"这一主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3.
陈烨 《学子》2014,(18)
正古诗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彰显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辉煌。因此,在古诗教学的过程中渗透美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美、世界的美,从而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无疑极具现实意义。一、对比选择字词,感受古诗的语言美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我国古诗语言凝练,言简意赅,字字珠玑。想要感受古诗的语言美,就要对诗人的炼字有所了解。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绿"字用得极妙,春风拂过,给江南带来可喜的改变:植物焕发生机,千里江岸,被绿色所簇拥。原本  相似文献   

14.
当前,伴随着对于学前教育的普遍重视,启蒙教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度。结合所教的中班幼儿的情况来看,中班阶段的幼儿已经开始逐渐适应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我园以经典品读作为学校的教学特色,特别是古诗教学,由于古诗本身朗朗上口,学生反复诵读都不会觉得枯燥乏味,而在古诗教学中,又能渗透对幼儿的德育方面的教学和引导。以中班幼儿作为研究对象,针对中班幼儿的古诗教学从四个方面开展全面的探索和研究:重视古诗教学内容的选择性,关注古诗教学方式的生活性,强化古诗教学方法的情境性,重视古诗亲子教学的互动性。  相似文献   

15.
诗眼体现了诗歌讲求炼字、以眼传神的特点。它连缀全诗的思路与情感,具有提挈全篇的作用。据此,古诗教学,可以把"诗眼"作为核心教学内容或教学设计的主线。本次教学活动就是在这方面的一次尝试,以期实现知人论诗的教学目标。一、温习《望岳》导入《春望》师:同学们好,大家还记得我们之前学过的《望岳》这首诗吗?  相似文献   

16.
师 :同学们 ,你们当中有谁喜欢古诗吗 ?生 :有。 (纷纷举手 )师 :有哪位同学愿意为大家吟诵一首你喜欢的古诗 ?生 :窗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生背手摇头 )师 :声情并茂 ,诗韵十足。(师再请其他同学吟诵古诗两首。 (略 )给予适当的鼓励 )师 :古诗不但能够简洁、准确地抒发人的情怀 ,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 ,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我这里也有一首小诗 ,一首描写乡村景致的小诗。请同学们看投影 (出示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师 :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师 :大家读完这首诗以后能发现这首…  相似文献   

17.
杨辉 《成才之路》2023,(10):97-100
幼儿园阶段是幼儿学习知识、提升素养、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幼儿教师在此阶段引导幼儿接触和学习古诗词,不但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文化素养,还有助于幼儿形成健全、高尚的人格。文章从幼儿园开展古诗诵读活动的意义入手,明确幼儿园开展古诗诵读活动的理念和特点,并提出基于环境、游戏、表演、情境、生活等开展幼儿园古诗诵读活动的策略,以期提升古诗诵读在幼儿园的开展效果,提高幼儿的综合素养,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古诗欣赏有助于幼儿开阔视野、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如何深入地挖掘古诗蕴涵的丰富教育价值,帮助幼儿更好地感受古诗的意境,理解古诗的内容,是古诗欣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实践中,将沙画融入古诗欣赏教学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本文从视觉欣赏、画面想象、动手尝试、自主表达四个方面入手,阐述了利用沙画进行幼儿古诗欣赏教学的有效策略,说明了借助沙画能更好地帮助幼儿理解古诗。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支奇葩,具有形式工整,韵律优美,语言精炼,节奏感强,富有想象力利创造力等特点,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所以幼儿园教学中应该有古诗教学。  相似文献   

20.
王新 《学周刊C版》2011,(2):143-144
古诗是我国悠久诗文化的一朵奇葩.是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学习古诗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够使学生学到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在古诗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使学生从小就具有爱国主义情感,懂情懂意,并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