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辛京华 《乒乓世界》2003,(4):i014-i014
一个月没摸过球,伊藤繁雄好像一下没了感觉,他更加勤奋地训练。放学后的那点练习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可送晚报又是他无法推掉的任务,否则他不仅会受到父亲的责骂,还会辜负母亲和姐姐的委托。没有充足的训练时间,使伊藤很是头痛,他想:如果能在有父亲在场的比赛中获胜,那就可以得到父亲一定程度上的认可,那样可能父亲就不会再责备他了。  相似文献   

2.
父亲与围棋     
万成 《围棋天地》2004,(6):60-60
我的父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围棋爱好者。父亲最早对围棋产生兴趣的时候,我还没出生呢。据他说,一天下午下班回家时,他经过一家狭小破旧的书店,他随意从一个角落里拿起一本又小又薄的书,那就是他  相似文献   

3.
我跟我爸     
姚远 《新体育》2007,(5):19-21
作为世界一流双人滑教练姚滨的儿子,姚远不会滑冰,也没有参加过任何一项体育项目的专业训练。与大多数孩子一样,他走的是读书上大学这样一条普通的道路,并于2005年顺利考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系。在他的成长道路上,父亲姚滨有十年时间与他天各一方,以至于现在两人相处,姚远都还有一种难以言状的拘束感。然而,作为一个体育圈外的年轻人,姚远说他不埋怨父亲,他为自己拥有这样一位父亲感到骄傲。  相似文献   

4.
我的运动生涯中,有三个人对我影响最大,一个是蔡振华,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他塑造了我。还有一个人是我的主管教练尹霄,他从1988年进青年队一直到1999年,他对我和刘国梁就像父亲一样。再一个就是我的父亲孔祥智,他和母亲给了我极大的支持和帮助。我的父亲是乒乓球教练,他打球时进过省队,但没有赶上好时候,因为文化大革命不得不停止了运动生涯。我小时候看他陪队员打球,推挡还行,正手差一点儿。很多运动员的父亲都打过球.像邓亚萍、刘国梁,或者像王楠的爸爸那样特别喜欢乒乓球。我想,父辈们在年轻时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  相似文献   

5.
王德安 《收藏》2001,(6):48-49
周道祥对于文物的爱好,源于儿时家庭的熏陶。他的父亲是解放前上海一家报社记者,收集了不少名人字画、陶瓷、古董。小道祥耳濡目染积累了许多文博知识。然而文革时父亲的经历和这些古董却给他家带来了灾难。在破四旧的风声正紧时,父亲让他把这些古物拿到街头当众销毁了。一张张名家字画化为缕缕青烟;一件件古陶瓷器变成堆堆碎片,  相似文献   

6.
《钓鱼》2005,(9):13-13
钓鱼高手邓刚,现年44岁,1971年出生于湖北黄石,电大中文专业毕业。邓刚五六岁时即常随热爱钓鱼的父亲外出钓鱼。受父亲的影响,他经常和小伙伴们一起到河边垂钓,并因此铸就了他对钓鱼的酷爱,也让他积累了丰富的钓鱼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7.
潘文瑜的父亲是一位医生,他不打乒乓球,却十分喜欢这项运动。受父亲的熏陶,加上小时候身体不好,潘文瑜6岁时就拿起乒乓球拍开始练童子功。7岁时,父亲花了500块钱重金请了一位姓胡的怪球高手教潘文瑜打球,由于教练有一面是长胶,潘文瑜和他练不太多基本功,却练就了一副好手感。  相似文献   

8.
Sunny 《当代体育》2004,(489):66-67
奥卡弗剪下篮网的那一瞬间,他知道自己的命运从此将翻来覆去,父亲梦想已经实现了,他怕父亲皮乌斯自小在战火纷飞的尼日利亚长大,颠沛流离吃尽了苦头,后来皮尔马斯说:“我感到最自豪的是,我的儿子花了三年时间就能从大学里毕业。”至于篮球,他说:“我知道他会打得很好,但是没想到这么好。”  相似文献   

9.
《当代体育》2007,(4):68-71
有一个故事.是说一个孩子总爱发怒.然后就口不择言.尽说些伤害别人的话。他的父亲就告诉他一个方法,让他每次在盛怒之时用钉子钉在墙上.气消的时候再把钉子拔出来。就这样,孩子慢慢地成熟了起来。脾气也变好了,最后不再轻易动怒。然而他的父亲将他领到那面墙壁前,  相似文献   

10.
小时候看父亲下围棋就偷学棋艺,还给父亲支招儿;他经历围棋生涯50年,却仍然坚持战斗在围棋第一线,不怕输棋;他获得过无数荣誉、鲜花和掌声;他创造无数纪录,至今仍然保持着;他从“围棋皇帝”变成了“三无皇帝”;他是围棋天才,却首推吴清源为第一天才;他培养出世界围棋第一人,却不得不交出第一人的位置…… 他就是曹薰铉九段。[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胡桃 《中华武术》2001,(5):52-53
信是这样写的:……由于受到我的牵连,父亲不得不陪着我这个不孝子回到老家。有一段时间局势稳定了许多,政策上也稍有缓和,我们又回到了烟台,可刚回来没几天,时局又紧张起来。我们又被遣返回莱阳。父亲毕竟年事已高,怎么禁得起这样的折腾呢?再加上他的肠胃一直就不太好,医生诊断为肠梗阻,说得开刀。可没想到,在莱阳医院开刀一看,是肠癌,这里的医生没敢动,又原样给缝上了。我曾经多次想给你写信,可父亲一直不让,他说你在外边也不容易.不想让你担心。这回我也是偷偷地给你写信,父亲不知道。我想,他老人家快不成了。  相似文献   

12.
赵振川 《收藏》2007,(6):44-45
今年是父亲诞辰一百周年。我怀着复杂的情感提笔来写这篇沉重的文章。父亲离开我们已30年了。这些年来,父亲的一切总是伴随在我身边,父亲的喜怒哀乐,成功失败,为人处事都对我潜移默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当我处于人生的困惑之时,总能感到父亲在精神上的强大支撑力,让我在艺术苦旅的磨砺中没有停止努力。在岁月的长河里,父亲的影响非但没有削弱,反而愈让我觉得他人品艺品的高尚与珍贵。  相似文献   

13.
凌怀本 《收藏》2006,(5):51-51
我父亲凌立如是老一辈中国画家,我们在整理他的书画收藏时,意外地发现一上条幅行书作品,系吴念椿作,从网上查知,吴念椿又名吴竹似,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的父亲。  相似文献   

14.
父亲和体育     
转眼间,慈爱的父亲魂归青山已经五周年了。五年来,我几次想动笔写点关于父亲的文字,却总也集中不了思绪,父亲一生淡泊名利,自认没有轰轰烈烈的业绩,他在九泉之下会赞同我写吗?因此,我迟迟未落笔。不久前,中国体育博物馆的崔乐泉博士对我说:“为了充实中国近代体育史的资料,你应该写一篇关于你父亲与体育锻炼的文章。”这话提醒了我,我确实答应过要写这样一篇文章的。大约是1997年的春天,杭州的一些体育爱好者到南山公墓祭扫父亲墓后,曾打电话给我,问:“为什么柴焕锦先生墓碑碑文上没有写上他的体育成就?”我回答说:家…  相似文献   

15.
我的父亲马镇岱先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武术家。他于2001年7月11日与世长辞了。我悲痛万分。他的去世使我失去了一位慈父,武术界失去了一位值得敬重的前辈。他老人家虽然没能看到我国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但却感受到了他一生为之奋斗的武术事业将踏进奥运的脚步声。就在他去世的第三天,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的消息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我们可以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您的希望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6.
杨兆麟 《武当》2004,(6):63-65
李式太极拳的创编人李树勋,字瑞东,号烟霞逸士,原籍河北武清,生于清朝咸丰元年(公元1857年)。父亲李小歧在县衙任职,精通医术,同时经营药材生意,家境殷实,有良田40多顷,房屋80多间。李瑞东自幼随父亲学医。他身强力壮,爱好拳棒,内外兼修,还是一位摔跤能手。因他皮肤黝黑,得了个  相似文献   

17.
小溪 《中华武术》2006,(1):48-49
沙俊杰气定神闲,开始演练尽得父亲真传的形意拳。一股独特的气质随着他放达与飘逸的身姿挥洒开来。动作的灵动叠加中,清晰遗留着父亲的风骨,武出一种浑然天成的大家风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邵进成 《钓鱼》2004,(23):50-50
1995年以前,我是不喜欢海钓的,那时的我更喜欢钓螃蟹。那里父亲已经退休,以前他就喜欢钓鱼,只是没有时间。现在倒是有时间了,可是母亲不让他独自一人驾船出海钓鱼。这一天正好国庆节放假回家,父亲就找借口了:儿子们都要放假回家了,应该去钓点鱼回来让孩子们尝鲜。母亲的回答很干脆:不行!  相似文献   

19.
另一个世界     
狩猎:和父亲在一起 巴乔喜欢上打猎是因为他的父亲非常喜欢,而他为了能和父亲有更多的时间在一起也开始寻找打猎的乐趣。巴乔最早接触打猎,还是在5岁的时候。他跟随父亲到郊外打猎,常常头天夜里激动得睡不着觉,生怕父亲把自己扔在家中。在同大自然的接触中,小巴乔感受到了自由和无拘无束的快乐。 后来巴乔爱上了这个充满刺激和放松的活动,他把打猎看成“在内心欣赏那种永志不忘的  相似文献   

20.
1984年,也就是安德烈来到网校的第一年,14岁的他获得了全国16岁以下男子室内锦标赛的单打与双打冠军。每一次他打完一场比赛,都要将比赛结果向他的父亲汇报。但是不管怎样,他都似乎无法达到他父亲对他的期望。比如,他如果挂电话给拉斯维加斯,告诉父亲:“爸爸,今天我的获胜比分是6∶2,6∶2。”他父亲麦克就会说:“那为什么不是6∶0,6∶0?”麦克从来没有向安德烈祝贺过,反而经常泼冷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