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改革开放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邓小平的改革观可以概括为两句话:为什么改革,怎样改革?对于前者,邓小平从哲学和现实层面回答,那就是:为了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现存问题倒逼不得不进行改革;对于后者,邓小平从唯物辩证法的高度提出原则性要求,包括当前和长远、重点和全面、目标和手段等方面,即:设置改革时间表,推进改革,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设置改革路线图,从农村到城市,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推进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对改革战略性设计,改革的目标是促进发展,多措并举。把握邓小平的改革观对于我们自觉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坚决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在着手进行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活动以前,在他的头脑中就已经描绘出一幅改革蓝图,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邓小平改革的总目标是依据马列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高度富强、高度民主和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邓小平改革的具体目标是在思想上实现全党工作着重点由阶级斗争向经济建设转移,在经济体制上由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在政治体制上由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向民主政治体制转变。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在着手进行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活动以前,在他的头脑中就已经描绘出一幅改革蓝图,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邓小平改革的总目标是依据马列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高度富强、高度民主和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邓小平改革的具体目标是在思想上实现全党工作着重点由阶级斗争向经济建设转移,在经济体制上由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在政治体制上由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向民主政治体制转变。  相似文献   

4.
改革进入攻坚阶段 ,如何判断改革的成功与失败 ?本文认为判断的标准有两个 :第一是邓小平提出的“三个如果”的生产关系标准 ;第二是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的生产力标准。这两个标准有机统一于社会主义本质 ,指导着改革的实践 ,是我们在改革过程中反“左”防右的有力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5.
认真研究邓小平理论及改革开放实践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邓小平人民观的基本特征 ,这就是充分重视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 ,真诚关心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 ,全心全意依靠人民群众。邓小平的人民观既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继承和发展 ,又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本质。正确认识邓小平人民观的基本特征 ,对准确理解和把握邓小平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抓住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问题,形成了科学的社会主义观,即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做出了科学判断;阐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的改革观与传统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的改革思想不但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总结。同时也批判地继承了中华民族辩证思维中的“尚变”传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改革观。  相似文献   

8.
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如何判断改革的成功与失败?本文认为判断的标准有两个:第一是邓小平提出的“三个如果”的生产关系标准;第二是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的生产力标准。这两个有机统一于社会主义本质,指导着改革的实践,是我们在改革过程中反“左”防右的有力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是在多维视角中展开的,多角度、多层面地展开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思考和认识,开辟了社会主义认识史上多维视角的认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创新是社会主义内在本质所要求的。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创新观,内部十分丰富,它包括道路创新、体制和政策创新、科技创新、方法创新、人才创新、教育创新等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目的在于创新,它解决了创新过程中的主观与客观、继承和发展、领导和群众、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真理观和价值观的矛盾与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不争论”的确是邓小平的争论观中极其重要又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但邓小平的争论观却不是“不争论”所能完全概括得了的。艰难曲折的历史、全面深刻的经验和认真科学的思考,造就了邓小平远比“不争论”更为丰富和深刻的争论观:一个饱含着实事求是精神、充满着辩证法思想、贯穿着实践第一观点的争论观。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关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在中国发展的理论成果,是一个具有极强现实性特征的理论体系,是反对在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上“左”右倾错误的有力思想武器。它不但是过去20多年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指导,而且对我国现在的政治体制改革以及整个改革事业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具有强烈的机遇意识,在改革开放的每一个历史时期,他都从战略高度强调要抓住历史机遇。他的机遇意识对于“转轨”时期的地方高校改革意义重大。地方高校的主要领导要有强烈的机遇意识,在改革之中寻求机遇,从所处环境和实际出发办学。从而使地方高校真正成为地方政府的“孵化器”、“人才部”、“思想库”。  相似文献   

14.
“郑风”爱情诗的产生与郑国的经济发达有关,与郑国的地理位置有关,同时与上古沿袭下来的风俗有关,与奴隶社会奴隶制较少“礼”的束缚有关。“郑风”爱情诗不仅抒写青年男女相爱的欢乐、相会的愉悦、家庭的温馨,同时抒发爱情受阻的烦恼及弃妇的痛苦。“郑风”爱情诗是我们认识春秋时代末期郑国社会的一面镜子。“郑风”爱情诗抒写各种感情,真挚醇厚、自然直观、朴素明快。“郑风”以典型的语言和行动、简捷的笔墨勾勒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5.
总结20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社会主义国家的失误,固然原因很多,其中一条重要原因就是在对社会主义的历史定位问题上发生了严重偏差。邓小平以政治家的无畏勇气和求实的科学精神对此进行了拨乱反正;通过纵横对比。准确把握住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历史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理论是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时 ,对东方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探索 ;是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伟大产物 ;是在同错误倾向斗争过程中形成的。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相比 ,它的产生必然有自身的特点 ,表现在时代背景、历史主题、斗争对立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方针,而且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亦产生了重大影响。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研究主要起自1992年,学者们主要就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的定义、形成阶段、理论体系、主要特征、伟大意义取得了一些共识。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中存在着各种弊端,如词语教学、句子教学、阅读教学中都存在各种不同的弊病,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了兴趣.如何进行语文教学的改革,首先要把学生放在教学主体的位置,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有个性、有主见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最强大动力。它的直接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所以它必然会触及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这就涉及到怎样处理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关系的问题。邓小平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认为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发展、强大的手段;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坚持的根本方向。邓小平同志大力提倡改革开放,但同时也并没有否认我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今天,重温和进一步探讨邓小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0.
发展生产力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邓小平的生产力标准的思想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深入研究和领会邓小平的发展生产力思想,对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对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以及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