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宏智正觉对禅宗美学方法论的重要贡献体现于他所倡导的“默照禅”之中。他将静坐默究视为参禅悟道的根本手段,于静坐中观照、体验宇宙人生真谛,从而体悟和把握真实的生命与存在,最终达于事事无碍的生命圆融的澄明之境这一人生与审美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2.
实参实悟与元代禅宗美学思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代禅宗普遍倡导实参实悟,视实参重于顿悟,将顿悟禅法导向平实修习,这一倾向表明元代禅宗的禅主其美学思想出现了向早期禅宗的回归。其倡导实参实悟的基本目的是要了脱生死,追求人生的诗意栖居,他们的人生态度,表现出浓郁的美学意味。他们在对心性论的探讨中,对本体论范畴“禅”的内涵作出了明确的理论概括,对禅宗哲学与美学作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中国美学智慧诞生于儒、道美学,禅宗美学的问世,则标志着走向成熟.禅宗美学智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空、悟、境.如果说庄子美学是对泛泛时空中倏忽变化的万物的感性经验的把握,那么禅宗美学就是通过"悟"对空及其万物的进一步否定,是看空的感性经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株美丽的思想之花,它的独特的审美方式,对当代的美学研究有着根本性的启迪.作为一种生命哲学,它体现的是对人的生命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4.
禅宗美学是中国古代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对中国文化史、思想史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禅宗美学的研究对象、性质、特征等内容的梳理,以期对禅宗美学思想有一个较为整体的把握。其中,对于禅宗美学的性质,就学界存在的几种分歧——“生命美学”、“修养美学”、“直觉性美学”以及“自由美学”作了简要分析并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禅宗作为中国重要的哲学思想对中国美学和艺术影响深远。禅学思考的问题本身就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并与中国艺术精神内在契合。禅宗美学以独特的艺术旨趣对中国绘画创作高度渗透,在传统绘画体系之外建立了一个新的创作高峰,并由此推进了中国艺术审美思想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6.
禅宗作为中国重要的哲学思想对中国美学和艺术影响深远。禅学思考的问题本身就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并与中国艺术精神内在契合。禅宗美学以独特的艺术旨趣对中国绘画创作高度渗透,在传统绘画体系之外建立了一个新的创作高峰,并由此推进了中国艺术审美思想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7.
在彻底转向后结构主义阶段以后,罗兰·巴尔特为创建话语伦理学不断从东方,特别是禅宗美学中汲取理论资源。但是,由于他无法摆脱自己的文化身份,难以克服在理论对接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从而导致其理论解构的锋芒日趋黯淡,他的话语伦理学也因根基不牢而迅速破产,其生存美学也演变为一种寂静主义的哲学,巴尔特从对传统的激情解构最终又落入了传统的怀抱。  相似文献   

8.
在临济宗风的形成过程中,希运导乎先路,义玄使棒喝成为一派家风。义玄继承和发展马祖的禅学与美学思想,把马祖关于性之全体大用的“人”的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他的最具特色的“无位真人”、“无依道人”论论述,把现实的平常自由的人推崇到至高无尚的地位,他对禅宗生命美学的重要贡献,就是注意深入探视和展示人的本性(本来面目),高扬和肯定人的价值,突出人的生命之美。  相似文献   

9.
关于禅宗美学本体论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佛教各宗要建立自己的理论系统,只能在一种本体论上建构完成,它们都是以心性作为本体范畴,而以心本原说为本体论的最高形态。而《般若》之荡相遣执之妙用与《中论》之体法空,乃是各宗之共法,而非各宗据以建立思想体系的逻辑起点——本体以及本体论。而禅宗把“心”(禅)作为本体范畴,作为自己在终极信仰中安身立命的源点,并以此为逻辑起点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禅宗哲学与美学是以“禅”作为本体范畴,以“立心”在“禅”的本体上建构了心性本体论。  相似文献   

10.
宋代既是中国"瓷的时代",又是中国禅宗的鼎盛时期。文章运用禅宗美学的独特视角对宋代青白瓷的釉色、造型、装饰等方面进行解读,认为禅宗的现象"空"观、"顿悟"、"自性"、"一切色是佛色、一切声是佛声"、"闻声悟道,见色明心"等思想是形成宋代青白瓷空灵挺秀、清丽淡雅、含蓄隽永的独特风格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宗教隶属于艺术,而艺术与宗教之间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在西方哲学家眼中艺术是宗教的根基,而在中国的艺术领域,艺术家将禅宗美学精神看成是艺术的灵魂。禅宗哲学作为一种生命哲学,带有浓厚的美学色彩,特别是在中国文人画中禅宗美学精神得到了充分体现。为此,笔者将对文人画作品中的禅宗美学精神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2.
莱辛作为启蒙时期的思想家,其思想方法的多样性,使他的创造活动体现出零散性,具有思想动力学的特征。作为体系的思想家,他不注重其理论的形式结构的完整,而是注重其价值体系的完整。他对文学、美学和哲学的论述,反映了系统的世界观,他观察世界的方式,是和其认识论形式相统一的。他在戏剧理论中把许多艺术的概念提升到哲学的层次。他所确定并倡导的戏剧原则,建立在人性的完善的基础之上。戏剧不但要反映真正的人的生活,包括人的个性与情感,还要把民族生活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戏剧源于历史但不是演绎历史,历史事件只为戏剧提供内在可能,所以剧作者不要盲目地利用历史,而要有选择地创作出戏剧整体,并以此来引导人们走向道德完善。  相似文献   

13.
宗教与艺术有着一种天然的血缘关系。本主要从三个方面较为深刻地阐述了禅宗美学思想对中国人画审美表现的巨大影响,即禅宗通向审美;禅宗的艺术化倾向;淡泊高远的人画。  相似文献   

14.
方法论问题并未引起中国现代美学的普遍重视,朱光潜恰是极少数具有方法论自觉的现代美学家之一。朱光潜美学研究的方法论及其特征体现在四个方面:批判与综合的折衷方法、情感体验与科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跨文化比较与中西融合的方法、艺术经验的对比阐释法。  相似文献   

15.
李煜不但是五代时期南唐末代皇帝,而且是才华横溢的杰出词人。他以自然流畅的词笔抒发了血泪交织的感情,为词的发展披荆斩棘、开疆拓土。佛学大盛的时代、笃信佛教的家风、避灾躲祸的需求,使李煜自小就接触了佛教,佛教的悲苦观、色空观对李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往的研究者多从思想内容的层面上考察佛教与李煜词的关系。其实,佛教对李煜词的影响,不但体现在思想内容方面,而且在艺术特点上也有所映射。现从李煜词的直观性、思辨性、譬喻性三个方面论述禅宗美学对李煜词艺术上的影响,以便对李煜词和佛教关系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有感于禅宗文献,特别是书画文献的匮乏,皮朝纲先生翻检《大正新修大藏经》、《新编卍续藏经》、《嘉兴大藏经》、《大藏经补编》、《禅宗全书》、《禅门逸书》等所收录的100多种禅宗典籍,汇集近60万字的禅宗书画文献,通过对这些文献所涉及的思想、观念、范畴、命题及某些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成就《丹青妙香叩禅心:禅宗画学著述研究》、《墨海禅迹听心声:禅宗书学著述解读》、《中国禅宗书画美学思想史纲》这"禅宗美学三书"。皮先生辑录的禅宗书画文献有其自身特征,其努力创建的中国美学文献学,是他在研究中国美学过程中,为创新求变而做出的重要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7.
自李泽厚与刘纲纪两先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禅宗美学"为中国美学的"四大思潮"之一以后,学术界对禅宗美学的研究,已经走过了近三十年的历史。禅宗美学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毕竟起步较晚,因此还有许多问题来不及涉猎,还有一些"处女地"也来不及开辟。人们对禅宗美学的研究,较多的是从禅学(哲学)的视角和层面进行发掘和解说,而很少涉及禅门中人对文学艺术的主张和见解。至今,在中国美学史、中国绘画美学史、中国书法美学史和中国禅宗美学史等等的研究中,都未涉及禅宗绘画美学与书法美学。开展禅宗绘画美学史与书法美学史研究,可以拓宽禅宗美学研究(含美学基本原理与美学史研究)的范围,拓宽中国古代美学研究(含美学基本原理与美学史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思维特点、审美态度及审美方式等诸方面初步考察了禅宗美学对苏轼艺术创作的影响。禅宗美学反理性的思维特点为苏轼所援引,这使他的一部分作品充分强调了个体情感的抒发和文学真正内涵的市度;禅宗美学超功利的审美态度反映在苏轼的作品中便集中体现为一种超然精神,因而造就了其创作或主淡泊或主豪猛的多方面的风格特点;苏轼援引禅宗美学“见象而离相”审美方式的直接结果是形成了其以寓意于物而又不滞于物为主要特征的诗境特点。  相似文献   

19.
宗杲创立“看话禅”。他明确主张提出公案中的某些语句作为“话头”来进行内省式的参究,以此为入门,进而达到开悟的目的。这一主张和修持工夫,对中国禅宗的宗教实践又作了一次新的调整。他旨在强调探求、体究、觉悟宇宙人生的奥秘和本质,他对般若探究(审美探究)作了相当系统的论述,特别强调“以悟为则”,进一步突出了悟的极端重要性,对禅宗生命美学作了新的补充。  相似文献   

20.
在今天,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许多学科都具有世界性。它们都以全世界范围内的某类现象作为本学科的研究对象,以展示该学科的性质和特征。但令人遗憾的是,美学自1750年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以来,事实上却只是一门显示欧洲传统文化模式的审美理论。尽管它有着种种优点,它充分地显示出欧洲审美文化特点和独有的富于哲学思辩性逻辑性的理论风格,但又存在着明显的缺点:它很不全面。西方审美理论的阐释对象是有限的,它所解释的对象的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