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晏阳初是中国著名的平民教育家与乡村建设的倡导者,他一生致力于平民教育与乡村改造事业,并被誉为"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之父"。晏阳初从社会现实出发,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认识和解决农村的问题,并构建平民教育思想体系。本文主要是以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产生渊源为出发点,解读晏阳初平民教育的思想内涵,并以此为鉴,揭示其对当今农村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平民教育家晏阳初,一生致力于平民教育和乡村改造工作,并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平民教育和乡村改造理论.其理论对于中国乃至世界平民教育和乡村改造,产生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从其理论中的宗旨、内容以及信条三方面进行梳理,可揭示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和乡村改造理论与时俱进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晏阳初是中国近现代史上首创平民教育的著名教育家,也是世界平民教育运动和乡村改造的先驱者。平民教育运动肇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2 0年,晏阳初从美国留学口国后,全心全意地从事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50年代起他居住在海外,积极推行国际平民教育运动,为全球乡村改造而奋斗,被誉为“国际平民教育之父”。晏阳初七十年如一日,矢志不移地从事平民教育的实践,并形成了一套平民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在中国和世界教育史上写下了独特的篇章。  相似文献   

4.
晏阳初是国际知名的平民教育家。宋恩荣所著《晏阳初及其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一书 ,在日本出版 ,不仅为日本人了解晏阳初其人其业 ,而且为日本青年理解中国、了解中国农村 ,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素材。  相似文献   

5.
晏阳初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的倡导者 ,本文从方法论的角度分析了晏阳初平民教育与乡村改造理论的思想内涵及其特点 ,指出了它对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价值和影响 ,以及对当代中国农村教育和农村社会建设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晏阳初先生是民国时期我国著名的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在当时积贫积弱的旧中国中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平民教育识字运动,后来又将平民教育转移到乡村地区,开展了乡村建设运动。其平民教育思想中课程思想也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将以晏阳初先生的课程思想为中心,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三个方面来整体阐述。  相似文献   

7.
晏阳初平民教育与乡村改造方法论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晏阳初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的倡导,本从方法论的角度分析了晏阳初平民教育与乡村改造理论的思想内涵及其特点,指出了它的对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价值和影响,以及对当代中国农村教育和农村社会建设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晏阳初是世界著名的平民教育家,他提出的平民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并且在中国现代史上的乡村建设运动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深入探讨、研究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无疑对当代的新农村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平民教育和乡村改造是晏阳初教育思想的两大核心,乡村改造是实现平民教育的方式和途径,平民教育又是乡村改造的归宿和目的。晏阳初的教育理论和实践都源自于对"齐家治国平天下"概念的深度理解,其教育目的也建立在这种思想之上。通过对"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分析,凸显人与国家的关系和社会普通阶层的重要性,对晏阳初构建其教育目的有很高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0.
晏阳初:我国电化教育早期的践行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晏阳初是著名的平民教育家。在20世纪前半叶,为中国的平民教育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晏阳初把幻灯、广播、电影等当时最先进的电化教育手段应用于平民教育运动,在华工识字教育、平民识字教育、军队识字教育,尤其是定县的乡村建设实验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大大提高了社会教育的效果和效率。晏阳初对电化教育的践行和农村改革的经验,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仍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晏阳初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世界平民教育运动和乡村改造运动的倡导者与实践者。他毕生从事于平民教育事业,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文章对晏阳初的平民教学思想进行总结,并指出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他的教学思想对农民教育依然具有重要启迪价值。  相似文献   

12.
晏阳初是平民教育运动的开创者,他的平民教育思想内涵丰富,影响深远,为当时中国的乡村改造运动指明了方向。时至今日,平民教育思想的目的、内容、实施途径、师资等方面的内容仍然值得我国农村成人教育借鉴。本文阐述了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提出了对农村成人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博仔 《湖南教育》2005,(18):10-11
晏阳初(1890—1990),原名兴复,又名遇春,字阳初,四川省巴中县人。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爱国教育家,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与乡村改造运动的倡导者。其主要著作被编成《晏阳初文集》、《晏阳初全集》。教育思想要点平民教育“四大教育”“三大方式”“化农民”与“农民化”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出于教育救国的共同目的,为解决中国农村极为严重的衰败问题,乡村建设运动应运而生。晏阳初领导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和梁漱溟领导的乡村建设运动是当时乡村建设运动中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两个派别。晏阳初和梁漱溟的乡村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上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晏阳初是基于平民教育的原则采用三大方式进行四大教育,从而进行乡村系统改造;而梁漱溟则是从文化复兴中国的角度,着重于建设一种新的社会组织。他们的乡村建设思想对当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5.
颜芳 《文教资料》2011,(4):91-94
晏阳初和司徒雷登都是二十世纪影响中国发展的名人,鲜为人知的是他们二人还是好朋友,曾在平民教育、乡村建设工作中开展合作,为中国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晏阳初(1890-1990),四川巴中市人,世界著名的教育家和社会学家。他所提倡的平民教育思想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民教育思想,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其后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后又由晏阳初本人将其收获的种子播于全世界贫瘠的土地上,为中国和世界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培养了一大批平民教育专家和乡村建设人才。晏阳初早年留学美国,自1920年回到中国发起全国性识字运动,号召“除文盲,做新民”以后,相继成立了定县实验县、衡山实验县、新都实验县和华西实验区。1950年以后,晏阳初以定县实验的基本经验与中国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理论为基础,在泰国…  相似文献   

17.
晏阳初是20世纪中国教育家中最具国际影响的世界人物。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他在中国致力于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形成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完整的平民教育理论。本文从教育目的,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各方面来解读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探讨其对我国当今成人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成人教育思想是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基于晏阳初的"平民教育"实践,强调以公共性和平等性为核心价值,渐进式地推进平民识字教育、乡村建设等运动,使未受过学校教育或完整学校教育,处于蒙昧状态的人们,补受成人教育,进而发展民众的知识力、生产力、强健力、团结力,实现改造旧中国的目的。十九大党和国家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这全面决胜小康社会的关键历史时刻,重新探究晏阳初"乡村建设"思想中的"成人教育"思想,既是缅怀先生之需要,又是为更好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思想借鉴。  相似文献   

19.
晏阳初 (1890— 1990年 ) ,四川巴中人 ,中国及世界著名的平民教育家、社会改造运动实践家、现代世界具有革命性贡献的十大伟人之一 ,其教育思想与为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事业奉献毕生精力的伟大人格 ,享誉国内外。时至今日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理论与实践仍散发着灼灼光辉 ,对我国农村教育与建设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在晏阳初先生诞辰 110周年之际 ,四川省晏阳初研究会、四川师范大学、巴中市人民政府于今年 5月 2 7日在四川师大联合召开了“纪念晏阳初先生诞辰 110周年学术研讨会”。会议深切缅怀了晏先生的崇高人格…  相似文献   

20.
晏阳初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平民教育家与乡村建设运动的倡导者,在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方面作出卓越贡献。20世纪20年代,晏阳初及其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的同仁选定河北定县为实验区推行平民教育实践。他综合自己的经验性体察与李景汉主持的定县调查的结果,提出了进行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的理论构想,并将之付诸实践,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引起了国内外不少知名人物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