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创造性叛逆"是文学翻译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已经逐渐引起了翻译研究者的关注和重视。林译《桃花源记》在翻译中进行"创造性叛逆"是由其独特的翻译观和翻译目的决定的。  相似文献   

2.
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看电影片名翻译的创造性叛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电影片名翻译存在直接影响,因此,片名的翻译不能简单机械。在很大程度上,它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其中,“创造性叛逆”的翻译策略在电影片名翻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开始登上国际舞台。电影作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手段,其字幕的翻译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将从文化的角度出发,结合电影《一代宗师》中的实例,对电影字幕英译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选取王家卫经典影片中独具特色的电影台词,结合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分析和总结了电影字幕翻译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接受美学以读者为中心,强调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和阐释。电影字幕,作为一种大众化的传播媒介,译者应该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创造性叛逆,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传播。但是,译者创造性叛逆的发挥有得有失,一方面可能对观众的期待视野做出正确预期,达到视域融合的最佳状态,使译作更加出彩;另一方面可能受到电影的特殊性和审美距离的影响,不为观众所理解。因此,译者在翻译时只有既保证创造性的发挥,又考虑到观众的接受程度,其译作才能真正被观众所接受。  相似文献   

6.
语言形式不同、语言文化差异、译者主体的客观局限性使得语际翻译过程中叛逆成为必然的并且是必要的手段.译者必须认识到这种叛逆现象的双重性质,富有创造性地适应并利用叛逆手段才能成功地实现翻译的目的,为人类语言的发展、民族文化的交流做出贡献.当然,翻译过程中的创造性叛逆并不是要否定“忠实”的翻译标准,而是要在忠实与叛逆两极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结合点,即译者正确地把握“创造性叛逆”的度.  相似文献   

7.
在传统翻译观中,“忠实”一直被认为是最高标准,然而绝对的忠实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叛逆在翻译中普遍存在,在文学翻译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以文学翻译作为研究对象,在明确了创造性叛逆的涵义及其必要性的基础上,以庞德的翻译思想及其译作的影响为个案,探讨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对于推动目标语文学的发展以及推广源语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忠实与叛逆的关系应该在准确并全面理解“忠实性”的基础上重新进行定位。  相似文献   

8.
电影片名翻译具有强烈的文学性和商业性,这为译者发挥创造性提供了最大空间,同时也提出更高要求。本文以功能目的论原则为指导,探讨电影片名翻译的目的性与译者主体目的性的结合,通过大量英文电影片名例子分析,探讨译者如何做到“创造性叛逆“,并提出译者发挥能动性是有限制的。  相似文献   

9.
创造性叛逆是文学传播与接受的一个基本规律。在英汉文学翻译中,译者、读者(在这里专指译文读者群)和译文的接受环境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创造性叛逆。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翻译理论认为译者处于边缘地位,是原文和原作者的"仆人",而"叛逆"又成了翻译不可避免的本质特征之一。译介学"创造性叛逆"概念的提出确立了译者在翻译中的主体地位,恰如其分地描述了译者在翻译中的作用。文章以葛浩文翻译"狼图腾"为例,从篇章结构、语言和文化这三方面探讨了"创造性叛逆"在翻译活动中的实践。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翻译标准更适合于非文学文本,因为在这些文本中,表层意思的传达是最重要的。文学作品属于艺术范畴,文学翻译有着不同于其他翻译种类的很独特的特点,在翻译的过程中,很多因素必须被考虑在内。绝对的忠实是不可能的,因而创造性叛逆是不可避免的。一般说来,产生创造性叛逆的原因有三种:一、不同社会之间价值观、道德观的差异;二、译者的主体性;三、接受者的反应。  相似文献   

12.
受到时代、传统、文化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翻译过程往往表现出一定的“创造性叛逆”,这一现象在文学翻译中尤为突出。文章主要对文学翻译中创造性叛逆的具体表现形式进行了探讨,认为其具体表现形式可以分为五大类,即有意识的误译、归化、增译或节译、改编以及个性化翻译。  相似文献   

13.
雷鸣 《考试周刊》2011,(51):22-23
超额与欠额翻译常常是翻译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错误类型。字幕翻译受到文学因素与技术因素的双重限制,超额与欠额翻译所引起的信息量的增减不可避免。文章重新划分了电影类型,分析了不同电影类型的字幕翻译,指出在与时间、空间等技术因素相冲突的情况下,适度的超额或欠额翻译是可以接受的,也是摆脱双重因素限制的折中方法。  相似文献   

14.
吴菽蓉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10):103-104
传统翻译理论强调忠实于原文,忽视了译者主体性,造成翻译理论和实践的相互脱节。与传统译论相比,创造性叛逆在强调译者的主体性的同时,赋予了译者二度创作的空间。在文学翻译中,译者承担着原文读者与译作创造者的双重角色,创造性叛逆不可避免,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在充分把握叛逆与忠实的辩证关系,以实现最佳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叛逆主要表现在译文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两个方面。在功能翻译理论的视角下,保持原文目的和译文功能的一致性应该是评价创造性叛逆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豫剧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播和发展展现着我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和内涵。而电影作为推动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是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媒介。本文选取豫剧电影《清风亭》作为研究对象,翻译符号学为理论依据对其电影字幕的翻译进行研究和分析。分析得出以翻译符号学视角对文化产品翻译的推动作用,翻译符号学将中文作为符号,结合其传统文化背景以及文化内涵进行英译的过程使得译文能够更好地展现作品的丰富内涵,使得受众群体更能理解带有地区以及传统的文化作品。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探究字幕翻译的特点,从目的论翻译理论角度研究字幕翻译策略问题。中西方在语言文化、思维方式、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译者往往需要"背叛"原文,做到真正的高层次上的"忠实"。为了达到让外语读者理解中国文化的目的,对原文的进行创造性翻译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法律语言是一种具有高度权威性和精确性的专门用途语言,有其独特的风格。长期以来,翻译界几乎都提倡用直译的策略去翻译法律文本,以忠实于原文。然而,由于不同的语言和文化存在差异,一味地直译有时不仅不能使译文忠实于原文,还会使译文艰涩难懂,甚至出现谬误,因此,法律翻译中同样需要译者的创造性叛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英译本证明了法律翻译创造性叛逆的客观存在及其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论述了"创造性叛逆"的内在含义及其表现形式,指出创造性叛逆是文学翻译的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它对翻译文学的传播与接受具有重大而积极的意义;文章进一步讨论了创造性叛逆与有意误译,创造性叛逆与增译,创造性叛逆与省译(节译),创造性叛逆与个性化翻译,创造性叛逆与编译、转译和改编以及创造性叛逆与译入语文化的关系;指出对待创造性叛逆必须持科学辩证的态度,切不可将创造性叛逆与错译、讹译和滥译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20.
周岚 《英语广场》2020,(3):18-19
近几年,英文电影的进入丰富了我国的电影市场,也为中国电影事业提供了很多借鉴。随着国民审美能力的不断提高,对电影英文字幕的翻译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将结合英文电影字幕的特点讨论翻译技巧,以期促进英文字幕翻译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