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衍的《包身工》,是“五四”以来反映中国工人生活的较早的名作,其谋篇布局十分精巧。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清其段落层次,学习其结构特色,十分必要。《包身工》一文的层次很清楚。作者选取了“四点一刻”、“四点半之后”、“五点钟”三个时间,每个时间记叙一个场面。“四点一刻”写的是包身工“起身”的场面,“四点半之后”写的是包身工“开饭”的场面,“五点钟”写的是包身工“上工”的场面。每个场面反映包身  相似文献   

2.
每每捧读《包身工》,平静的心湖便被那艺术的感染力激起层层波澜,总让你感觉到海汇百川的艺术构思正以精湛的妩媚放射着光彩。于是,你会在躬秉虔肃的叹服中,深深地吮吸那纳玉含金的蕴藏。 总体布局:时间、空间/个体、群体。 我国历来提倡“为文应言之有序”。根据有关资料记载,当时上海有包身工“二万四千多名,福临路这个工房区就有二千左右”,如何表现她们的悲惨生活呢? 一、用时间组成故事情节的序列。时间,浓缩于一天。一天中,又只选四点一刻、四点半、五点钟、十七点四个场面。有了这根时间为序的纵线,作者就可以从容地层开铺陈,有条不紊地展示包身工衣食住行的惨状。  相似文献   

3.
《中学语文》第一期刊登了《读<包身工>琐记》一文,读后很受启发,得益非浅。但也有一点不成熟的异议,愿提出来商榷。《读<包身工>琐记》中说:“《包身工》与一般报告文学不尽相同,作品中没有一个完整的人物,没有一件完整的事件,通篇是一些片片断断的零星材料。”《包身工》有没有完整的人物,与分析该文关系甚重,需作深究。《包身工》依时间为序写包身工一整天的生活.着重写“起床”、“吃粥”、“劳动”以及对这三个场面的分析和揭露。被组织进去的片片断断的零星材料,大部分用来  相似文献   

4.
《包身工》一文中,对包身工有“猪猡”、“机器”、“(?)装劳动力”、“泥土”、“(?)鸭”等多种比喻称呼: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包身工》一文真实地描述了旧中国包身工的苦难生活,无情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残酷压榨中国劳动人民的滔天罪行。为了从各个不同角度对包身工人(?)(?)(?)(?)的生活状况加以揭示,从而表达了作  相似文献   

5.
一、《包身工》的主题关于《包身工》的主题,课文的“预习提示”中是这样阐述的:“它真实地描述了旧中国包身工的苦难生活,无情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残酷压榨中国劳动人民的罪行。”这种说法当然是对的,但是还应该补充一点,那就是揭露  相似文献   

6.
《包身工》作为文学作品中的“轻骑兵”,真实地“报告”了现实生活中的典型环境、典型人物、典型细节、典型语言和典型意义。 一、典型环境 文章对包身工制度的揭露,展示在一个特写的典型环境中。课文前面三部分中第一层次分别描写包身工的起身、早餐、上工三个生活场景,包身工的起身,读者目睹她们的凄惨形象;包身工早餐、读者目睹她们猪狗不如的饮食;包身工上工,读者目睹她们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进行繁重劳动的情景。这三个生活场景如同一组电影镜头,再现了包身工一天悲惨生活画面。“七尺阔、二十尺深的工房楼下,横七竖八地躺着十…  相似文献   

7.
《包身工》以其主题的深刻一直成为中师文选教材的必读篇目。文章以包身工一天的生活为组织材料的主线,穿插了包身工制度的起因、发展趋向等内容,构成了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如果变换一下认识角度,就不难发现本文结构的另一特点:以“猪猡”为纲,选择了包身工的生活条件、劳动条件及人身待遇等方面的材料,用蒙太奇手法剪接,多层次多侧面地揭示了文章的主题。简言之,“猪猡”这一称谓,成了《包身工》这篇文章的文眼。■一、“猪猡”一般的生活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的政治侵略和经济掠夺使中国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更是痛苦不堪。日本纱厂…  相似文献   

8.
记叙性的文体,写好人物的语言是至关重要的。而称呼在人物语言中,是一个异常活跃的因素。高明的作家常会巧用称呼来获得独特的艺术效果。现从四个方面举例说明。一、反映人物的境遇在夏衍的《包身工》中,作者写带工老板爪牙吆喝包身工起床时,谩骂她们为“猪猡”、“懒虫”,甚至用“芦柴棒”直接代替名字。这些称呼,再加上有关描述,形象地说明包身工不被  相似文献   

9.
一、直判式 即授完内容,直接停止。如《包身工》:“今天我们就了解到包身工的生活场景为止,请同学们课后继续熟悉课文,以便深入理解包身工制度的野蛮残酷。” 二、余味式 即古典小说的“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法。”  相似文献   

10.
书刊往往“恶梦”“噩梦”混用,试看例句:①让她揩点油吧?骷髅一样,摸着她的骨头会做恶梦!(夏衍《包身工》,高中语文第二册)②但是带工老板是不怕做恶梦的。(夏衍《包身工》,高  相似文献   

11.
在报告文学《包身工》诞生之前,上海的明星电影公司就曾拍过一部电影,叫《女性的呐喊》。这是第一部描写包身工的文艺作品。它的材料,就是夏衍提供的。夏衍最初了解包身工的情况,是通过中共上海地下党中从事工人运动的几位同志。夏衍也曾接触过一些描写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女工生活的文艺作品,和她们比起来,中国的包身工简直就像是生活在地狱了。夏衍后来回忆说:“包身工的悲惨生活更使我们这些知识分子感到‘灵魂的震动’。” 1935年,夏衍找到了一位在日本纱厂当职员的中学时代的同学,到包身工工作的车间去看了几次,对她们的劳动条件有了一些了解。可是要懂得“带工头”对包身工的管理制度和她们的生活情况,就非  相似文献   

12.
夏衍的著名报告文学《包身工》被选为高中语文教材后,根据教学的需要,编者作了一些删改。这些删削和修改,大都是恰当的。但我觉得,编者在语言文字的加工上,也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现不揣浅陋,提出自己的看法,向编审者和老师们请教。 1.清晨四点一刻,天还没亮,睡在拥挤的工房里的人们已经被人吆喝着起身了。(加点处原文是“蜂房般的格子铺里”) 原文同第六段“像鸽笼一般,每边八排,每排五户”等句相配合,突出了包身工所住工房的建筑特点,“蜂房般”的比喻也是第二段“像被搅动了的蜂窝一般骚动起来”这一描写的伏笔,这是后有照应的“启行之  相似文献   

13.
《包身工》是 2 0世纪 30年代最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它的发表 ,“在中国报告文学上开创了新的纪元。”(引文见于发表《包身工》的《光明》杂志的《社语》)《包身工》在思想和艺术上的成功之处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内容深刻它并不仅仅浮光掠影地反映一下包身工的悲惨生活 ,而是全面深刻地揭露了包身工制度的发展历史和罪恶实质。作品指出 ,这种制度是在帝国主义疯狂侵略、造成中国农村经济破产的情况下产生的 ,是帝国主义势力与中国封建势力相互勾结和相互利用的情况下而逐步发展并造成严重恶果的。这是一种具有双重剥削性质…  相似文献   

14.
《包身工》一文时间明晰、穿插有序、内容充实的特点,可通过下列板书显示出来:清晨四点一刻——起床——住宿情况:狭窄湿奥(1-4段)  相似文献   

15.
此教例参照黄芬兴老师论文《浅谈〈包身工〉中“间隔异称”的表现力》(《学语文》1988年第4期P31)改编。课时:一节。教学内容:《包身工》中的称说。老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表达方法。下面我们深入研究一下作品中使用“称说”的技巧。请大家用几分钟的时间,找出所有关  相似文献   

16.
夏衍同志的《包身工》,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篇优秀的报告文学。一九六三年,作者在《报告文学的几个要求》中说:“我自己,除了诗以外,差不多的文学形式都写过,但都和草木俱朽了,只有《包身工》,在读者中还在起作用。”这虽然是作者的自谦之词,但清楚地说明了这篇作品在他自己创作中的突出地位。《包身工》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六年六月《光明》创刊号。解放后,一九五九年《中国工人》杂志重新发表了这篇作品,并展开了群众性的学习和讨论。粉碎“四人帮”以后,一九七八年《十月》文艺丛书又发表这篇作品,并刊载了评价文章。另外,建国以来所写的现代文学史和系统研究报告文学的文章,几乎没有不提及这篇作品的。大家一直认为,《包身工》是“报告文学的杰作”,标志着我国的报告文学“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是我国报告文学发展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7.
《包身工》一文中,“有几个慈祥的老板……”一句,引号中“慈祥”一词,有不少参考资料或练习题答案,都认为是反语。这是主观武断、望文生义,没有深入分析的结果。理由如次: 一、结合上下文去认识。上文说:“粥菜?那是不可能有的!”下文说:拣几片菜叶,用盐水一浸,就是他们难得的佳肴。上下文一对照,就可以发现,包身工在吃饭时,一般是没有菜的。否则,上文的设问就与之矛盾,下文“难得的佳肴”就成了无稽之谈。既然带工老板一般不给包身工准备菜,那么,有几个老板要是准备一点菜,就相对地要好一点,“慈祥”一点,至少总比别的老板慈祥,而不是更凶狠。从这一点上讲,慈祥不可能是反语。  相似文献   

18.
在教《灯》这篇散文时,我改变了“字词——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传统教学模式,先选取课文第三部分中的“联想”作为思维发散点。讲清什么是联想,并介绍联想的六种基本形式,点精拨窍。然后启发学生回顾以前谈到过的那些文章中运用了联想,是什么形式的联想。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进行发散思维。 1、相似联想:《包身工》:作者写包身工制度时,忽然想起“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两者性质相似。 2、接近联想:《宋词二首·雨霖铃》:“杨柳岸晓风残月”。词人把“杨柳”、“晓风”、“残月”这些本没有联系的景物,运用接近联想编织在一起,渲染气氛,表达依依惜别之情。 3、对比联想:杜甫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运用对比联想,揭露了封建社会阶级对立、贫富悬殊的现实。 4、神似联想:茅盾的《白杨礼赞》,抓住白  相似文献   

19.
江晓玉 《文教资料》2007,(4):170-171
“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毁灭”的目的是为了能引起审美主体的悲痛、哀苦等情绪,并产生悲剧美,从而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辨别真善美的目的。”教学夏衍的《包身工》一文时,我先指定一位朗读较好的学生范读课文。当读至“打呵欠,叹气,叫喊,找衣服,穿错了别人的鞋子,胡乱地踏在别人身上,在离开别人头部不到……”,她已掩着口与其他一些同学笑出声来。文学作品,尤其是悲剧作品,具有较高的审美属性。我想,作者描写包身工起床时混乱的场景,决不是为博得读者一笑,而是真实地再现了包身工的苦难生活,包含着对包身工的无限同情…  相似文献   

20.
一夏衍的《包身工》中有这么一段文字: (1)一个穿着和时节不相称的拷绸衫裤的男子大声地呼喊:“拆铺啦!起来!”接着,又下命令似地高叫:“芦柴棒’,去烧火!妈的,还躺着,猪猡!”在讨论“芦柴棒”属于哪种修辞格时,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芦柴棒”是借喻,因为能改成明喻:她瘦得象芦柴棒一样。另一种意见认为:“芦柴棒”是借代,因为“芦柴棒”是一个年龄十五六岁、手脚都很瘦的包身工的“外号”,这是以别称代本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