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早在八十年代,贾平凹在他的"商州系列"作品中已对中国传统文化给予了寄寓.在<秦腔>中,作家一如既往,对中国传统文化给予了宏观性地观照,最明显的就是儒家的耕读文化,巫道文化和民间文化等,从作家对这些文化的关注,可见作家对这些传统文化慢慢消解的无限忧虑.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当代作家中,贾平凹是一个具有自觉艺术意识并不断通过创作来丰富和充实自己艺术表现手段的作家.和新时期先锋作家们不同的是,贾平凹注重从中国传统的审美因素中,寻找自己的创作切入点,在传统审美基础上,去发掘新的表现.贾平凹小说艺术意识中重整体、重精神、重意象的观念是对中国传统审美理论的传承.  相似文献   

3.
“隐逸”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古代隐逸文化传统对中国现代作家的人格精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代隐逸作家疏离主流文化,热衷传统,并融入了现代意识,呈现出独具特色的“隐选人格精神”.  相似文献   

4.
文学创作的题材是丰富多样的。我们传统的文艺理论教材一般都认为:文学创作的源泉来源于社会生活,来源于作家对生活的亲身体验.的确,没有社会生活就没有文学,没有作家对生活的亲身体验,文学创作也很难成功.但是,在作家的亲身经历中,有一段生活——童年经验对作家创作的影响却是至关重要的,它有时直接进入作家的创作,有时则间接地影响作家的创作,并且常常影响到作家一生的创作倾向,创作基调,创作风格及价值取向,对于这一问题,我们传统的文艺理论却很少涉及.  相似文献   

5.
家园意识与中国作家的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园意识是一种泛文化现象,也是中国作家难以释怀的文化情结.它蕴含着中国作家的深层文化心理,并成为中国作家创作的深层动因.在创作中具体表现为对故乡山水的赞美和对破败家园的伤悼、对先辈创业功绩的崇拜和对家族苦难历史的追溯、对传统家园的批判和反思以及对理想家园的探寻、对家园故土的思念和对家庭亲情的重温、对家族思想传统的继承和对家族文化的弘扬等主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四个方面对中西历史小说作比较:1.两者的传统及局面 2.中国历史小说目的在于教化,西方重在再现时代 3.对待历史人物,中国作家多作主观评价,西方作家则较为客观 4.中西当代历史小说的不同创作背景及走向:中国作家在思想解放后透过历史看现实,西方作家无法把握瞬息万变的社会而背向现实写过去。  相似文献   

7.
赣榆县的老中青三代作家正以集团军的优势冲向中国文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结合赣榆小说创作实际,从文化积淀、文学环境和作家的努力三个方面探讨了赣榆文学现象的成因,分析了赣榆作家、作品,对赣榆小说未来创作发展提出了看法,认为赣榆县的小说创作基本上可归结为传统现实主义,指出如果继续沿着这条路子往前走,尚需要处理好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和开拓问题,要注意社会主题向生存主题的转换与超越,以及作家思维模式的改变、作品价值取向问题.赣榆作家还需要进一步丰富文化底蕴,赣榆应该也需要产生扛鼎之作.  相似文献   

8.
自二十世纪末以来,随着新现实主义大潮的来临,美国犹太作家菲利普·罗斯在文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他在五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秉承了亨利·詹姆斯和马克·吐温的现实主义传统,又吸收了犹太传统的反本质主义,将传统现实主义的实体性真实观改造为对话性真实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新现实主义.由于罗斯等一批作家的成功实践,新现实主义已经成为新世纪极具活力的文学思潮.  相似文献   

9.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是当前的一项迫切任务,也是每个理论工作者和作家必须正视的一个严肃课题.2月16、17日,我省一批知名学者和作家聚集桂林洋渡假村,就这一问题展开了讨论.他们既尊重传统,又下为传统所羁;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解放思想,百家争鸣.从下面部分发言中,你可以领略到许多独到精辟的见解,感受到我省学人作家的精神状态和思辨风采.我们认为,这样的讨论对于开阔视野、活跃气氛、启发思智是人有禆益的.  相似文献   

10.
1920年代,由于中国现代作家对西方理性精神误读,使得中国现代作家在反传统道德的同时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两难境地.由此而带来的道德两难现象反映到文学上,首先体现为作品中的人物在服膺现代道德时对传统道德的不自觉认同.这种认同使得具有现代理性精神的个体在突破传统道德藩篱追求现代道德时仍然摆脱不了传统道德的羁绊.处于两难困境中的道德主体自觉不自觉地选择了向传统道德的回归.这一方面体现为"为母爱回归"现象,另一方面则体现为对传统道德的礼赞和自觉重建传统道德的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