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教A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2》(必修)A版(以下简称《数学2》)是根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必修课程·数学2编写的,包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法》(以下简称《教学法》)第二章“数学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比较”的学习,我们应该发现,《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与《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相比,既有继承方面,也有发展与创新方面,主要  相似文献   

3.
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中,数学表达能力第一次被明确提出来,《标准》的课程目标中第三条指出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相应地,《标准》的内容部分也多次提到表达、表述与交流之类的词。比如在必修课程《数学一》的集合部分学习中提到学生将学会使用最基本的集合语言表示有关的数学对象,发展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在《数学二》的平面几何部分中提到使学生进一步了解  相似文献   

4.
2001年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一次将"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的目标之一,要求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则将上述课程目标进一步概括为"四基",即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可见,《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已经不再局限于通过渗透数学思想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简称《数学标准》)把"解决问题"和"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情感与态度"一起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的四大课程目标,并  相似文献   

6.
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6年级)》,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  相似文献   

7.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07年6月征求意见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修订稿)》,在阐述数学教育的作用时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也提出"要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之后获得更高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8.
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以下简称《数学课程标准》)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改革的背景、理念与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7月教育部公布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以下简称《标准》)。这是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标志 ,是近年来数学教育工作者共同研究和探索的结果。随着《标准》的公布 ,以及按《标准》编写的数学教材进入实验阶段 ,表明数学教育改革从理论到实践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本次数学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启动最早、研究时间比较长的学科之一。《标准》中体现的数学教育理念和提出的数学课程目标、内容与方法 ,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正确地理解…  相似文献   

10.
贵州省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和《小学数学、科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以下简称《配备标准》),出台了《贵州省小学科学实验目录》  相似文献   

11.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下称《标准(2017)》)提出培养学生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六大数学核心素养的目标[1].数学是思维的科学,概念是思维的细胞,概念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笔者结合课题组的实践,就概念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给出一些思考,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2.
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中心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6年级),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原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这套教材的各册都通  相似文献   

13.
2008年高考江苏数学卷以《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为依据,紧扣《江苏省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以及《2008年江苏省高考数学科考试说明》的规定.全卷围绕新课程的要求和中学数学教学的实际,多方位、多层次地考查同学们的数学基础知识、理性思维、对数学本质的认识、数学素养和学习潜能.《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的新增内容及传统的重点内容在试卷中得到了比较恰当的体现,具有较强的选拔功能.  相似文献   

14.
姚佩英 《中学教研》2003,(10):11-14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终于在2003年4月正式出台了,这标志着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改革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与以往普通高中数学教学大纲相比,《标准》中的参考案例是  相似文献   

15.
国家教育部于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为《课标》)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  相似文献   

16.
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已于新世纪第一年正式颁布。它标志着我国数学教育改革已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根据新的《标准》精心组织编写,经全国中  相似文献   

17.
以范希尔理论的分析框架为依据,比较分析了《标准(2011年版)》和《标准(实验稿)》及人教版初中八年级数学教材"图形与几何"领域的认知水平.旨在探讨我国初中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的认知水平.研究表明,《标准(2011年版)》和《标准(实验稿)》及八年级数学教材"图形与几何"领域认知水平为4;"图形与几何"领域的知识点数量安排在水平1到水平3上合理,但在水平4上不合理;"图形与几何"认知水平分布是混合的.最后,对《标准(2011年版)》、教材编写以及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以下简称《标准》)的正式颁布实施 ,人们发现 ,与《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试用修订版 )》以及《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 (试用修订版本》) (以下简称《大纲》)中的教学要求相比 ,《标准》中的具体课程目标呈现出了较大的变化 ,出现了一些新的陈述方式和新的目标类型 .然而 ,笔者通过研究发现 ,一些人并未对《标准》中一些不同类型的具体目标作出严格的区分 .例如 ,有人把课程目标和行为目标等同了起来 ,或者认为课程目标进行分类时并未涉及心理性目标这样一个…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2011版)》是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实验稿)》的基础上,总结2001年新课程实施以来的经验,分析实验过程中提出的问题与建议,经过修订组几年的努力修改而成。那么,《标准(2011版)》与《标准(实验稿)》到底有哪些较大的变化?通过对比《标准(2011版)》和《标准(实验稿)》可以发现,从总体上看,修订后的课程标准是"小改"而不是"大改",数学内容没有太多增  相似文献   

20.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将高中数学课程以模块形式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由于数学必修课程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选修模块和其他学科的基础,因此,如何运用新课标的理念对数学必修模块开展教学,已成为众多一线教师共同探讨的问题之一.现将通过对《标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