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作为古代教育评价制度的封建科举制度在20世纪初废止后,由于众多原因,现代意义上的教育评价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在我国一度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直到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制度以后,为了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迅速地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保证教育政策的执行和目标的实现,教育评价研究和实践才逐步地得到恢复和发展。各类教育评价的研究和活动在我国大部分是在学校和地方开展的,国家主要通过制订政策、成立相关的机构、建立制度以及开展制度化的检查监督活动来引导、规范和推动教育评价工作健康有序地进行。中央政府以及其教育主管部门发布了…  相似文献   

2.
"评估时代"的基调随着基础教育普及化、高等教育大众化、办学类型以及活动的多样化,教育质量的多样性越来越显现,使得采用一个标准评估学校越来越显得众口难调。在这种情况下教育质量评估是否也就应该呈现多元化呢?有些人主张实行多元化评估,认为不同层次的学校和同一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要采用不同的评估标准、执行不同的评估方案,甚至对同一所学校也要根据不同的要求(如基础性、发展性、自主性、差异性)采用不同的标准和方案。这样的想法在学者中和实际工作者中间具有相当程度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3.
一个国家的教育评价政策与体制往往与该国的国情及其教育体系的特点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国情及其教育现状信息提供教育评价的重要的宏观背景,而教育发展的目标则是教育评价政策与体制形成的主要依据。一、中国的相关国情中国是一个发展中人口大国。总人口中农村人口占60%以上。人口分布很不均衡。中国地域辽阔,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极不平衡。2003年人均GNP突破1000美元。目前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7.2%,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7%。中国的基尼系数为0.458。中国的立法和政策制订的权力主要集中在中央和省两级,在此基础上根据…  相似文献   

4.
如何从总体上对作为整个教育质量评估系统的一个部分的评价政策与体制进行分析?首先,应该对适应特定国家的情况,与其教育系统目标相一致并代表支撑教育质量改进策略之工具的教育评价政策与体制进行研究和反思,具体目标可以包括:①收集、整理和分析关于该国用于评价教育的政策与体制、评价与国家教育目标的关联以及评价用于改进教育的途径等方面的信息;②分析该国在评价领域的经验,鉴别优势和不足,以便它国借鉴;③对国家级和国际性评价的政策如何改进提出建议;④找到国家间可以协作的领域。鉴于这些问题都是日常教育工作中的新话题,质量和评…  相似文献   

5.
三、教育评估的认识误区在我国的教育评估实践中,本土理论研究的稚嫩及不足与外部理论引进的良莠不齐及消化不良是同时并存的。因此,除了理论研究与评估实践之间存在严重的脱节以外,在理论研究者和评估实践者中间都普遍存在着诸多的认识误区。这里仅概括出三个主要的、带有根本性的问题。首先是过分强调“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发展”,并用斯塔菲比姆的“评估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的名言作为佐证,近年来更是随意地给所倡导的评估贴上所谓发展性评估的标签,似乎离开了“促建、促改、促发展”就是过时的落后的评估。其实,建设标准…  相似文献   

6.
7.
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建立什么样的教育体制,这是我国教育理论和实践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有人主张教育要市场化,按市场经济规律办教育;有人认为教育与经济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活动,教育不能市场化;也有人认为,教育一部分纳入市场经济轨道,如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另一部分则不能市场化,如基础教育。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如何对教育体制进行改革,人们还没有达到共识。本文试图从分析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的概念着手,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体制改革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体制与教育体制改革黄崴,严全治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建立什么样的教育体制,这是我国教育理论和实践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图从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的概念着手,分析二者的异同,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体制改革提出几点看法。一、经济体制、教育体制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9.
了解教育财政体制的特征并对其进行客观评价,有助于中国教育财政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教育经费多渠道投入、居民负担较重,政府间教育经费分担重心偏下,公共教育经费分配行政主导,学生资助还不完善,教育投入和使用的问责制度缺失,是中国教育财政体制的主要特征。近20年来中国教育财政充足性有很大提高,但政府教育经费投入水平不高,教育投入与教育质量要求之间还有很大差距。城乡间义务教育财政公平有显著提高,但地区间、区县内学校之间生均经费差异巨大,不同阶层子女进入优质学校的机会很不平等。由于基础数据的缺乏,难以对教育财政效率做出全面、可靠的评价,从就业看高等教育配置效率近年在下降。需要通过调整政府与居民、各级政府间教育经费负担责任,改革公共教育经费分配方式,建立教育投入评价和问责制度等多方面的改革,提高中国教育财政体制的充足、公平和效率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前,如何推行素质教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素质教育的推广与教育评价机教育体制改革密切相关,教育评价机制具有指挥、激励等作用,是教育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教育评价的改革要与教材的改革,授课方式的改革、管理方式的改革相适应.  相似文献   

11.
12.
中国教育政策因教育当局而变。教育当局或以无政策进,无政策退;或有政策而偏于主观,将全国之教育供一人之武断,流弊何堪设想!是宜集思广益,审查国情,确定全国公认之教育政策,以达国家建设之目的。今兹所提,实为个人之意见,志在引起教育同志之讨论批评  相似文献   

13.
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十多年来我国关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政策,多有创新之处,不乏理论意义,但也存在目标偏移、对象模糊、主体缺位、路径不明等弱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目标应坚定不移地定位于转变政府管理职能,理顺政府与高校的关系。为此,改革政策的重新设计势所必然。  相似文献   

14.
毫无疑问,独立前印度的殖民教育制度是为了满足英国的殖民利益而建立的,因此,这种教育制度对印度来说并不适用。然而,尽管印度政府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已经看到了重建教育、重新规定其发展方向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但他们还是磨蹭了20年之后,才于1968年颁布了第一份印度国家教育  相似文献   

15.
师范大学的百年发展见证了中国教师教育政策的历史变迁。师范大学在从一元封闭走向多元开放的过程中,学科专业的综合化与教师教育的专业化成为教师教育内部体制改革的重要推动力量。实施教师教育特色工程,“做优做强”教师教育,需要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构筑符合教师专业发展要求的教师教育政策新体系,努力为基础教育培养优质师资。  相似文献   

16.
师范大学的百年发展见证了中国教师教育政策的历史变迁。师范大学在从一元封闭走向多元开放的过程中,学科专业的综合化与教师教育的专业化成为教师教育内部体制改革的重要推动力量。实施教师教育特色工程,"做优做强"教师教育,需要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构筑符合教师专业发展要求的教师教育政策新体系,努力为基础教育培养优质师资。  相似文献   

17.
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政策导向是倡导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发展和专业化管理.在此政策导向引导下,本轮教师教育改革使教师教育体制发生了三项重要的变化:专业化成为教师教育体系的内在价值导向;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成为教师职业和教师教育体系的制度化联系和教师专业的品质保障;在教师专业化管理的基础上,实现了教师教育体制在职前和取后教育的全面开放.教师专业能力的常规性认证制度和专业团体参与规范的制度是专业化的必要环节,也是进一步落实教师教育改革政策所需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8.
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政策导向是倡导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发展和专业化管理。在此政策导向引导下,本轮教师教育改革使教师教育体制发生了三项重要的变化:专业化成为教师教育体系的内在价值导向;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成为教师职业和教师教育体系的制度化联系和教师专业的品质保障;在教师专业化管理的基础上,实现了教师教育体制在职前和职后教育的全面开放。教师专业能力的常规性认证制度和专业团体参与规范的制度是专业化的必要环节,也是进一步落实教师教育改革政策所需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9.
教师教育的政策导向与体制变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政策导向是倡导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发展和专业化管理.在此政策导向引导下,本轮教师教育改革使教师教育体制发生了三项重要的变化:专业化成为教师教育体系的内在价值导向;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成为教师职业和教师教育体系的制度化联系和教师专业的品质保障;在教师专业化管理的基础上,实现了教师教育体制在职前和取后教育的全面开放.教师专业能力的常规性认证制度和专业团体参与规范的制度是专业化的必要环节,也是进一步落实教师教育改革政策所需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20.
列宁新经济政策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现直接过渡思想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失败后,列宁实行了部分恢复小农生产和资本主义的新经济政策的改革,对社会主义进行了再认识并取得重大成果.半个世纪之后,社会主义中国也在邓小平的领导下开始了宏大的改革工程.在中国改革中逐步形成和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则是当今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经济的宝贵财富.中国的改革和列宁的改革在起点、内容、成效、主观性、指导思想方面都是不尽相同的.通过对两次改革的比较分析,可以总结出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经济的基本经验: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配套改革,坚持对外开放;必须加强执政党的建设;必须保持政策的连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