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陆建国后土地改革和台湾土地改革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次土改都是在农村阶段矛盾十分尖锐的情况下进行的。大陆采取和经历了清匪反霸,减租退押等方式,措施和阶段,台湾分三步走;推行“三五七减租”,实行公地放领;实施“耕有其田”。大陆的土改是在总结以往土改历史经验和由党和人民政府领导,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而取得的。国民党由于其在台湾建立了稳固的军事,政治统治,得到农民特别是蒋介石对土改的全力支持是其成功的主要原因。土改在大陆连根铲除了延续二千多年的封建统治的经验基础;在台湾它使封建地主经济解体,使台湾农业和工业迅速恢复,当然它只是对封建土地制度的一次改良,很不彻底。  相似文献   

2.
两次土改都是在农村阶级矛盾十分类锐的情况下进行的。大陆采取和经历了清匪反霸,减租退押等方式、措施和阶段。台湾分三步走:推行“三七五减租”;实行公地放领;实施“耕者有其田”。大陆的土改是在总结以往土改历史经验和由党和人民政府领导,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而取得的。国民党由于其在台湾建立了稳固的军事、政治统治,得到农民特别是蒋介石对土改的全力支持是其成功的主要原因。土改在大陆连根铲除了延续二千多年的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在台湾它使封建地主经济解体,使台湾农业和工业迅速恢复,当然它只是对封建土地制度的一次改良,很不彻底。  相似文献   

3.
建国后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与变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土地问题历来是能否兴邦安民的一个根本问题,而土地产权问题是土地制度的核心。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从中国国情出发,认真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不断改革,不断创新,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带动整个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20世纪50年代初,大陆和台湾地区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都进行了土地改革,.大陆和台湾地区的士地改革虽然是在不同的理论思想指导下进行的,所采用的方式和手段也各不相同,但二者在实施的过程中有诸多的相同点.如两地区的土地改革都经过充分的准备,都是分期、分阶段进行的;都有健全的领导机构来保证土改的顺利进行;都是由政府居间办理.完成土地所有权转移的;在土改的过程中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地主的破坏和阻挠等。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通过对中国国情的研究,正确认识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性质和任务,同时科学地分析了中国农村社会各阶级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毛泽东根据各个时期革命形势的发展,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制定了保证土地改革胜利实现的各项政策。毛泽东的土地改革思想给中国土地改革指明了方向,并领导中国人民胜利完成了土地改革任务。当今,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中国才能真正实现小康社会目标。  相似文献   

6.
对建国初期土地改革运动的研究范围和深度不断拓展,角度和方法更加多样,在某些方面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是,无论在问题的选择、还是资料和方法的运用上,这一课题都尚有继续完善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国情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人对国情进行了深入探索,呈现出和以往不同的特点:探索的重心是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探索的历程具有曲折性,探索的方法是历史的、辩证的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8.
土地改革运动和抗美援朝运动是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大规模群众运动,对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和社会改革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抗美援朝运动展开在主观和客观上都对土地改革运动产生重大的影响,不仅大大加速了土改运动在新解放区的进展,而且促进了"和平土改"向"斗争土改"的转变,强化了土改中阶级斗争和民族主义的观念,为土地改革的彻底完成创造了政治和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我党长期革命和建设所积累的历史经验和优良传统的高度概括和深刻总结。借鉴我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推进社会核心价值大众化的经验,对当前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建国后,随着成人教育的飞速发展,成人教学手段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并朝现代化教学目标迈进。本文主要针对建国以来我国成人教学手段的发展历史、各时期的特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性概述,并就发展要求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孙中山领导革命事业所运用的知识和经验,有因袭、有规抚、有创获,但都离不开对美国政制、文化的推崇和仿效。他创建中华民国的思想理念,都深受美国立国精神和建国模式的影响。在学习和仿效美国的建国经验中,孙中山对美国的进步主义风潮和扩张主义运动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对美国的政治制度曾做过严肃的评析,在学习和借鉴美国建国经验时,从不忘振兴中华民族、富强中华民国的历史使命,为我们后来人树立了崇高的学习榜样。  相似文献   

12.
建国后到文革前的17年时间里,中国人物画实现了伟大的转变。这种转变涉及中国人物画从形式到内容、从媒介材料到审美情趣等各个层面,在变革的力度、广度和深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导致中国人物画崛起的原因既有时代的需求,又有外来因素的影响,更是中国人物画自身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对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经济体制改革时期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的工商管理教育发展情况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4.
15.
1938年,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为了鼓舞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解决战争所需的巨额军费,同时平抑当时伴随战争而来并日益恶化的物价问题,促进后方的经济建设,国民政府亲自发动并竭力督导了一场真正全民性的影响深远的节约建国储蓄运动(后文简称节储运动)。本文拟就节储运动发起的社会背景和国民政府的节储措施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建国后3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征和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国后30年(1949-1978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大致可划分为稳步推进、曲折前行和遭受重挫三个时期.这一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立场路线、内在精神、外部影响、运行状态和结果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过程性特征和变化趋向.  相似文献   

17.
考察了建国前后美国对台湾问题的真实意图、中共中央军委解放台湾的意志、人民解放军的技术装备状况三个影响中国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因素,认为美国当时并不缺乏控制台湾的成熟政策;影响中国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根本因素既不是美国可能的干涉,也不是中央军委的决心和意志,而是人民解放军缺乏取胜的技术和装备.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在鸦片战争以后的一百多年里,战争不断,时局动荡,因此,和其他学科一样,建国前中国教育史学科的研究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建国以后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重新起步,首先经过了盲目学习苏联的阶段,又经历了“文革”的创伤,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以后才逐渐摆脱政治影响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1990年代以后,中国教育史研究又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研究领域大大拓宽,不再局限于重要人物和教育制度的研究,一些微不足道的人物、事迹和教育现象得到了关注。  相似文献   

19.
李长之建国后的鲁迅研究是其整个鲁迅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建国前的鲁迅研究之间有接续关系,也有明显差异,折射出他在特殊时代语境中的复杂心态和学术个性。他的研究理路是客观评价鲁迅研究史和中国文学研究在建国前后的话语转变的重要参照。  相似文献   

20.
孙中山的民权主义对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思想曾发生过重要影响。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共产党需要以中国过往的社会政治学说和思想文化遗产作为构建自己理论的基础和平台,而既有同情社会主义的倾向,又有系统的民主共和国构想的孙中山民权主义,具有直接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这种反映在国家政权归属、政权构成形式的若干重要方面的影响,不是仅以政治策略就能解释和说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