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理解几分之一与几分之几的意义;能正确地读、写分数,并掌握分数各部分的名称。1.实例引入。教师贴出4个苹果,让一个学生将它平均分成2份,每份得2个;另一个学生将它重新分成4份,每份得1个。分完后,教师提问:“如果将4个苹果平均分成8份,该怎么分?每份  相似文献   

2.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思想的落实与否,必然会影响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必然会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我们觉得有必要对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主体双方,提出一个较为系统的、力求辩证的看法,以利于深入开展讨论,椎动教学改革。 一 教学过程中的主导 教学过程以教师和学生两个能动的因素为核心,以教学本质为准绳,可分成施教和学习两个过程。这两个过程在一定条件下互相依存、互相作用,统一在同一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但长期以来人们只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结果是教学质量上不去,影响对人才的培养。本文想就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最佳结合谈些肤浅的认识,以期抛砖引玉。 一、注重情感,激发兴趣,使师生心理活动最佳结合 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人的认识活动和情感是紧密联系的,任何认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情感诱发下产生的。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  相似文献   

4.
在一定条件下,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在另外一定条件下,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二是互动的,相互作用的.  相似文献   

5.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这是教学过程中主要构成部分,也是经常起作用并左右着教学过程的进行和影响教学性质的重要因素。十六、七世纪以来资产阶级传统教学论研究中,充分肯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并阐明了教师组织教学过程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必由途径,也描述了教学过程的结构和步骤,为中小学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教育上作出了历史的贡献。但是这种理论却过份地强调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说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中心人物,是“绝对的权威”,是“决定性因素”,认为教师  相似文献   

6.
与原来的教材相比较,新教材加入的算法内容,对于很多教师来说很陌生.在本文中,笔者针对如何认识算法在新课程中的重要性、如何把握教学的重难点和实现教学目标、算法思想与高中数学、算法思想与学生的学习等问题,给出了自己的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对话者:D.教育学硕士M.教育学硕士研究生S.教育学硕士C.教育学教授时间:2003年12月24日地点:天问居茶室C.根据你们的提议,现在讨论“德育过程的主体”问题。这是乌克兰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问题。你们已经作了一些准备。今天把《马卡连柯全集》第5卷和《马卡连柯教育文集》也带  相似文献   

8.
在实施新课程的教学中,如何处理好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关系仍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传统的教学重视对学生的知识“灌注”和传授,否定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压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力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规定在实施新课程的  相似文献   

9.
10.
<正>在语文新课程实验的过程中,由于《课标》突出地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就随之而出现了种种过分地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淡化了教师主导的教学现象。这些现象完全是对语文新课程的曲解。所以,语文教学不应该一味地追求所谓的花俏、热闹,而应该返璞归真、踏踏实实、科学有效地努力营造着"主导"和"主体"和谐统一的教学情境。一、架设通往和谐情境的桥梁1.建立民主、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1.
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与"引导",自然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即教师的主导作用或教师的引导作用.在这里,教学过程是指一个公式、法则、定理、定义的一点知识或一课书的教学过程,它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最基本的认识过程.对于教师的主导作用,目前有一定的争议,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恐怕在很大程度上,各自对"主导"一词的理解有关.理解的不同,造成认识的迥异.为了使争议趋于统一,  相似文献   

12.
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是“讲授法”,这种方法适宜于知识的传授。使用这种方法,可在较短的时间里,把较多的知识、信息传授给学生。但是,“讲授法”的弊端也十分明显,诸如:单方向的师生交流方式,重知识接受、轻能力培养的倾向,学生在教学中成了单纯的受体,处于被动的地位……。课堂是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这是一篇充满时代感的大文章。主体教学“六字诀”就是在这一大的社会背景下,开展的教学改革实验,旨在探索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 一、主体教学“六字诀”简介 主体教学“六字诀”…  相似文献   

13.
侯强 《云南教育》2008,(12):33-33
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执教的“统计中的平均数”(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内容)。课尾构思巧妙,匠心独具,仔细拜阅,并有所思。  相似文献   

14.
新的历史时期对人才有了新的要求 ,时代呼唤着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它要求摆脱旧的以教师“主讲” ,学生“被动”参与为基本特征的传统教学模式 ,而代换以教师“主导”、学生“主动”参与为特征的全新的现代教学模式 .这是完全符合现代教育理论的 ,而突出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 ,正是“主体理论”的灵魂与核心所在 .可以说 ,要想适应新的时代背景 ,要想完成新的适应时代需要的育人目标 ,就必须实施“主体理论教学” .没有学生的自主意识 ,自主能力 ,自主行为 ,就不可能有学生素质的真正意义上的大面积提高 .下面 ,结合我在高中数学教学…  相似文献   

15.
哲学禀明,“主体”即指能反映改造客体的物质实体,即有意识的人.“主体作用’即指主体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动性由潜在状态经过有效的释放转变为现实的力量,按照这两个尺度,在教学中能实施  相似文献   

16.
“三育人”是主体性教育的一种范式,其教育过程是主体素质培养与整合的过程。“三育人”主体结构具有多元性、双向性和能动性的特征。教师主导性的发挥和学生主体性的发扬,对实现“三育人”目标具有同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我们知道,教学过程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认识能力,并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过程。可见,学生要把人类积累起来的真理转化为自己的真知,同时,把这种真知转化为能力,离开了教师的启发指导是不行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起主导作用。另一方面,我们还应看到:学习毕竟是学生自己的一种独立的、主动的认识活动。认识就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没  相似文献   

18.
(一) 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和客体问题,是教育教学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实践课题。为了克服“教师中心”的传统教育弊端,近几年来,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强调重视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对矫忽视学生主体性之“枉”,是有必要的。但对教学过程诸要素的地位、作用及相互联系的理论阐释,则应力求全面、准确。常见的提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或更简要地概括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我以为,这些提法是不够准确、值得商榷的。有必要对主体、客体问题进行再思考。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计划体制与市场体制的一个根本区别就在于:计划体制是以国家为唯一的利益主体,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基本的利益已经转为生产者个体,以及在竞争中形成的生产者群体,这样的个体与群体在计划体制下是被压制的。面对这样的转轨,我们的教育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很显然,大力培养学生(未来的劳动者个体)的主体意识是当前的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20.
在众多活动中,游戏和区域活动都是幼儿十分喜欢的项目,尤其是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区域活动可以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就如俗话说的“想咋玩、爱咋玩就咋玩。”区域活动可以充分地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真正地在活动中实现自主性,在区域活动中不仅能促进幼儿学会与人交流、交往,学会合作,还能培养其团结合作的意识。区域活动来源于现实的社会生活,在模仿活动中可以使幼儿更直观地体验生活。因为,区域活动与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实践性较强,因而区域活动成为幼儿园较为适合的教育形式。那么,如何在区域活动中使幼儿真正体验到自主呢?对此,我做了很多尝试,总结出了以下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