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NEC辉煌记录     
《围棋天地》2006,(3):6-7
  相似文献   

3.
棋友面对面     
王锐  谢炎午 《围棋天地》2005,(13):12-13
去年五一期间,西安举行了一项“名人杯交大围棋赛”,参赛者以大学生为主,人数达到了八、九十人,规模直追全省大学生围棋赛。但后来却听说,这项比赛竟是由个人出资举办,并且更夸张的是,去年的全省大学生围棋赛就是这位匿名赞助,而参赛选手却无人知晓。后来终于有知情者将其“暴露”,但这位仍然三缄其口。这究竟是何方高人?  相似文献   

4.
本因坊秀荣,日本江户以迄明冶时代的大棋士,本因坊家十七、十九世当主,林家十三世当主,日本围棋史上的第九位名人。生于1852年11月1日,卒于1907年2月10日。  相似文献   

5.
黄希文 《围棋天地》2004,(24):68-70
本期,我们继续介绍日本另一位早期的天皇巨星——本因坊丈和的闪电战术。  相似文献   

6.
7.
本能寺之变     
《围棋天地》2004,(7):60-60
  相似文献   

8.
更正/说明     
《围棋天地》2004,(18):57-57
  相似文献   

9.
排行榜     
《围棋天地》2005,(18):15-15
1200胜 9月1日,小林光一九段在日本棋院举行的第31届棋圣战预选赛B组中战胜江面雄一八段,成为继已故加藤正夫九段、林海峰九段、赵冶勋九段后,日本历史上第4位获得1200胜的棋手。52岁的小林光一九段自成为职业棋手以来,共花费了38年零4个月达成1200胜,同时他的胜率也达到了66.7%,成为四人中胜率最高的棋手。  相似文献   

10.
《围棋天地》2005,(10):62-62
  相似文献   

11.
震撼画卷     
在日本历史上,曾有过数次棋圣Vs名人之战,最闻名的当属1986年初的第10届棋圣战,浑身绑满绷带的赵冶勋棋圣坐在轮椅上迎战削发明志的小林光一名人的挑战。这场诠释棋道精神的激战长时间地激励着为围棋拼搏的棋士们。二十五年后,日本棋界又一次令人敬畏的棋圣VS名人决战来临。  相似文献   

12.
你问我答     
《围棋天地》2005,(9):79-79
天保四杰 问:手机尾号为8791的唐山读者问:日本历史上的“天保四杰”都是谁。各有哪些战绩和故事?  相似文献   

13.
2月观点指南     
《围棋天地》2011,(3):M0002-M0002
2/3日、17/18日、24/25日 日本第35届棋圣战挑战七番胜负第3-5局张相VS井山裕太  相似文献   

14.
围棋的起源     
松谷译 《围棋天地》2010,(21):104-106
尧舜创始说围棋的起源非常久远。发源于中国基本上可以肯定。但“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这些却全然无法确定。而现在想进一步探求线索亦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我们认为,围棋并非哪一个确定的人物所发明,而是在广大的民众之间自然而然产生的吧。  相似文献   

15.
王华 《围棋天地》2010,(18):20-21
“枰则广羊文犀,子则白瑶玄玉”。我对围棋中的“云子”始终情有独钟。 围棋称为“手谈”,因此一颗颗“云子”都是有生命的,都会说话——或促膝长谈,或纵情抒怀,或殷殷询问,或娓娓道来,或引吭高歌,或无奈长叹……  相似文献   

16.
计承光 《桥牌》2014,(10):47-47
我有这样的体会,不知对否?当你手持一副畸型牌时,到底是否开叫,叫什么?我认为。这绝无定论,叫与不叫都是一把“双刃剑”。因为,桥牌绝非围棋,绝对公平,桥牌包括着运气,这是谁也否定不了的。且看笔者碰到的3副牌。  相似文献   

17.
3月底的一个早晨,笔者接到棋友沈锦详的电话:“4月2日有个邀请赛,是3对3的团体赛形式,我这儿还缺个队员,你有没有兴趣?”“哦?要比几天?都有谁参加?”“一共四个队,比两轮,一个下午下完。第一轮的胜者争夺冠亚军,负者角逐第三、第四名。就是一些老朋友聚聚,办个比赛热闹热闹。”听到这里正想推辞,但接下来的一句话让我改变了主意,“参加的有尉泽龙、王光宇、戴为群、张东升等。”  相似文献   

18.
刘汉初 《钓鱼》2008,(23):42-43
地球上任何一种动物,都把获取食物作为生活的第一需要,否则它们就不能在弱肉强食、竞争激烈的自然界生存、繁衍下去,鱼类也不例外。我们钓鱼,就是利用鱼要不断进食来维持生命的生存本能,用饵诱之,达到获鱼的目的,可见饵在垂钓中所占的位置相当重要。  相似文献   

19.
余光仁  余明泾 《收藏》2009,(3):64-67
五百多年前,日本有位被誉为“茶汤之祖”的高僧,他酷好中国文化,尤精中国茶文化,在他的主持改造下,日本茶道得以完善光大。这位高僧名“村田珠光”。相传珠光极喜使用的中国茶盅是一种枇杷黄、釉色润、深腹、敛口、小圈足的小碗,碗口以下弧线内收,器内壁划刻简笔记草间配“之”字形篦纹,器外通体划刻折扇纹,这种特色的中国瓷应“珠光”大师之名被誉为“珠光青瓷”,驰名世界。  相似文献   

20.
你问我答     
《围棋天地》2004,(5):52-5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