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PISA2009主评价为阅读素养,得到了自2000年首次评价以来阅读素养的全面评价数据。同时,也得到了次评价数学素养和科学素养的数据。  相似文献   

2.
以PISA2018中国四省市样本数据为例,应用结构方程方法,研究信息定位、文本理解、评价与反思三个PISA2018阅读素养子能力对数学与科学表现的影响。结果表明,阅读素养的子能力之间高度相关,对科学表现和数学表现有较大的影响;信息定位对文本理解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文本理解在阅读对数学与科学的影响中起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评价与反思对数学、科学的影响中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文本理解间接影响的,阅读三个子能力对科学的影响中,很大一部分可以通过数学路径来解释。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PISA2015科学素养测评科学地解释现象、设计与评估科学探究实验、科学地解释数据和证据三个方面分析数学素养在科学领域的应用,并给出在学校教育中综合提升学生科学素养与数学素养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PISA评价是目前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之一,它的突出特点是评价义务教育将近结束时学生学习的总结果.评价的内容主要是生活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阅读素养、数学素养、科学素养以及问题解决能力.此外,还收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家庭背景以及学校因素等影响学生表现的背景信息.PISA评价的结果具有高度的可比性、可信性和有效性,能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PISA作为受世人关注的国际性学生评价项目,在实施数学素养、阅读素养、科学素养及问题解决能力评价之后,对ICT评价进行了严密的可行性研究。本文对此可行性研究主体部分的各项评价任务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与分析,以期对我国目前正在探索的信息技术评价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6.
PISA知多少     
2012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结果公布(见2013年12月4日新华网报道),上海又一次甲冠天下,在数学素养、阅读素养和科学素养三个主要评估项目中蝉联冠军。在此次PISA测试中,上海学生的数学平均成绩为613分,阅读素养平均成绩为570分,科学素养平均成绩为580分,均在65个国家(地区)中位居第一,并且,较2009年的成绩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7.
PISA应用了一系列世界上最先进的教育测量理论和成熟的操作模式,其影响正在日益扩大,是当前最主要的国际教育评价项目之一。在科学教育评价方面,其独特的评价理念、内容、方法、结果分析等方面为我国寻求科学教育评价改革之路提供了合适的范例,值得我们重视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PISA自2000年实施以来,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其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指向学生的学科素养,考查学生使用学科语言的能力。PISA对数学素养的评估有自己独特的理论基础、框架结构、题目设计方式和结果报告形式等。本文通过介绍PISA数学素养测试的相关内容,分析其先进的评价理念和特点,以期为我国数学素养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当前,许多教育专家对上海学生连续两届的PISA成绩第一名原因给出了不同角度的诠释,也激发了上海广大基层教师的思考:上海数学PISA成绩第一名是偶然还是必然?以后如何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为此,本人仅从数学学科评价的视角出发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2012年12月10日,四年一届的TIMSS(国际数学与科学趋势研究项目)和五年一轮的PIRLS(国际阅读素养进步研究项目)在同一天发布测试报告,引发全球参与者的关注和热议。中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都参与其中,并且取得骄人成绩。  相似文献   

11.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启动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简称PISA项目)有极高的国际认可度,其评价理念和评价结果对OECD成员国的政策取向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通过以PISA项目的阅读素养和数学素养为例,对PISA项目的测试维度、评价结构及达成水平标准进行研究,旨在探索其在评价理念、评价核心的界定、评价结构、评价内容及对评价结果的分析等方面对我国考试评价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职业教育常被认为是“学业成绩不良者”的收容地.从PISA2012的结果看,上海职校生的阅读(516分)、数学(540分)和科学(521分)三项的平均成绩均低于上海总体水平,可见,职校与非职校生在成绩上的确存在较大差异.但与国际范围主要国家的15岁学生相比,上海职校生的阅读、数学和科学素养水平均高于OECD平均(包括职校生与非职校生)水平.本文将利用PISA2012结果对上海职校生的素养表现进行国际比较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进而为理性看待职校生学业成绩提供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3.
PISA2006是对国际15岁学生科学素养的首次全面评价,其目的是检查学校科学教育为学生未来的成人生活做准备的情况,评价的内容着眼于学生科学知识和能力的发展。PISA2006评价的特点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科学素养评价和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了PISA 2025科学领域的战略愿景与方向,旨在为科学素养评估框架的制定做准备。战略愿景专家组重新确立了科学素养测评三维度框架:科学知识、科学能力和科学身份认同。在科学知识维度,增加了三个新的知识领域,即社会环境系统和可持续性、科学知识的发展及其滥用、信息学;在科学能力维度,扩展了两项现有能力,并添加了两项新能力,即利用科学知识进行决策并开展行动、使用概率思维。在对上述变化的背景和具体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此轮变革的现实考量和未来影响,以期对我国科学教育实践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5.
PISA对科学素养的评估自2000年开始已进行四次,历时九年。比较分析PISA2000、PISA2003和PISA2006对科学素养的界定及其评估内容,反映出PISA认识科学素养内涵的发展过程。科学素养不仅仅包含能力要素,也应包含精神要素;对科学素养内涵的认识是决定科学素养评价模型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苏玫 《现代教学》2006,(6):50-51
我国的数学中考、高考一直以来起着选拔分流作用,在选出一批具备继续学习能力的学生同时,也将另外一部分学生分流到社会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碰到包括数量、空间概念和其他一些数学概念的问题,如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就包含大量表格、图形、图像、数据的信息,诸如人们常常接触到的“全球变暖”“人口增长”等信息。因而数学会越来越多地影响人们的生活。那么这部分分流到社会上的学生是否已经为将来生活、工作上的挑战作好了数学知识和能力上的充分准备?他们能否进行有效的分析、推理、交流?他们是否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对于上述问题,我们当前的各种数学评价显然不能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PISA的做法可以为我们做这方面的评价提供一些不同的思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PISA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进行的15岁学生阅读、数学、科学素养评价研究项目,主要考查义务教育末期学生是否掌握参与今后社会生活所需要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8.
国际学生评价项目(以下简称PISA)是由28个经合组织成员国和4个非成员国参与组织实施的,以15岁中学生为对象,主要评价学生现实生活和终身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等基本素养,并由此分析学生成绩与教育背景、学校因素以及情感态度之间的关系.数学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思考数学对个人的意义时,必须考虑到个人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PISA数学素养测试从评价学生使用学科语言的能力出发,将测试问题置于现实情境中,考查学生是否具有应对未来生活挑战的能力.2009年开始,我国部分城市也参与了PISA测试试点,对PI—SA数学素养的研究可以更好地反思我国的基础教育,提高我国青少年的数学素养,使其在未来的国际挑战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2000年开始。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主持了一项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它以先进的评价理念对在校的15岁学生进行数学素养、阅读素养、科学素养的标准化国际测试,其结果在不同的国家和文化背景下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并日益受到国际公众的关注。该项目每三年举行一次,每次有一个重点,每九年为一个评价周期。  相似文献   

20.
数学素养是个体确定并理解数学、有根据的数学判断和从事数学活动的能力,以符合个体在当前和未来生活中作为有创新精神、关心他人和有思想之公民的需要。PISA测试在试图提供一种教育系统中有关数学方面的总体指标的同时,寻求学生必须掌握的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数学技能,对当下数学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数学课程改革有着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