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辰 《上海集邮》2007,(3):24-25
一、《纪念毛主席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四十周年》邮票第2图设计的是否“会师”场面? 在“化大革命”中,林彪、江青一伙极力篡改历史,妄图把1928年毛泽东与朱德在井冈山会师说成是毛泽东与林彪会师,运动一开始,“毛、林会师”的大幅宣传画就矗立街头,邮电部也被迫暂时停售纪41第2图“井冈山会师”(有朱德形象,图1)。实际上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创立了中国革命第一个农村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和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和湘南农军到达江西宁冈砻市,同毛泽东部队会合,成立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为军长,毛泽东为党代表,史称“朱、毛会师”。而林彪当时不过是朱德部队的一名连长,根本不存在什么“毛、林会师”的问题。在当时“化大革命”运动形势下,“井冈山”邮票设计回避了这个问题,第1图设计的虽然是毛泽东和林彪四十年后重穿军装站在一起,但登上的却是天安门城楼(俗称“大蓝天”邮票)。第2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表现的是“毛泽东亲手创建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设计说明),票图上是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和当地农军登上山头,手指前方,并没有“握手”、“欢迎”等会师场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张立 《收藏》2010,(3):132-133
毛泽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早在1944年他的形象便被山东战时邮政总局印上了邮票。此后,各个解放区次第而为。1949年10月1日以后,他作为新中国的主要缔造者,其形象更多地出现在邮票上,“文革”中到达极致,在发行的19套“文字邮票”中,有其形象的共9套。  相似文献   

3.
细数新中国邮票,发现有5枚人物抽烟的图案,分别是1965年1月31日邮电部发行的纪109《遵义会议三十周年》邮票,其中第一枚是“决战前夕”,图案是身穿灰蓝色棉衣、右手叉腰、左手拿着香烟的毛泽东,他正面对窑洞墙壁上的军事地图,聚精会神地思索(图1);1967年9月邮电部发行的文2第6枚“毛主席在天安门上接见红卫兵”邮票,图案是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  相似文献   

4.
杨昌济先生是中国近代知名学,是一位爱国主义的教育家,杨开慧烈士的父亲、毛泽东同志的老师。他知识渊溥、思想进步,“五四”期间大批进步青年如毛泽东、蔡和森、邓中夏、李维汉等都受过他进步思想的影响和熏陶。  相似文献   

5.
在山东解放区邮票中,有一组烈士塔图和毛泽东像图双直行加盖改值邮票(HD115-118),数十年来一直没有查到当时的发行档案和有关资料,留存下来的实寄邮品又极少,因而弄不清它们的加盖发行地区和单位。1995年编:写《中国解放区邮票史》时,把它们归进了“未按省局规定加盖的改值邮票”栏目中去作为悬案,留待继续查证。  相似文献   

6.
高华 《集邮博览》2011,(11):56-58
邮政因“文革”“切入’而具体体现、首先表现的是取消邮票志号。然而。取消的只是在邮票上的体现。实际上邮票志号仍在实行,只不过由邮票上的“明面”显示变为邮票之外的“隐形”显示——此即“文”字邮票编号的来历。当时,中国发行的纪念、特种邮票所特有的志号编排方法,备受国际集邮界称许,已连续使用近18年.受到广大集邮者的欢迎和喜好,但因“文革”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六段运动”考辨沈寿一、杨昌济对青年毛泽东的影响毛泽东同志(1893—1976)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时,该校教师杨昌济先生是他当时最为敬仰的老师。杨昌济先生是杨开慧烈士(1901—1930)之父,他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主要讲授教育和伦理学课程。...  相似文献   

8.
“文”字邮票从1967年4月20日发行文1《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邮票开始,票面上的邮政铭记开始从印刷字体改为毛泽东手书字体。但邮票上的“中国人民邮政”6个字.并不是毛泽东为发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诗词邮票中,除了一套未予发行的《毛主席诗词》邮票以外(参见100713、100813),还有一种撤消发行的“毛主席诗词”(《西江月·井冈山》邮票。据(《中国邮票史》第8卷介绍:“1967年是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40周年,  相似文献   

10.
黄山 《上海集邮》2004,(11):17-18
不少集邮也是集币,对古币和外币都有点兴趣。如果邮票上有钱币图形,那就对他们有了双重吸引力,不但想收藏邮票,而且想知道邮票上这种钱币的故事。本介绍美国1978年发行的“1美分印第安人头像硬币”邮票(图1,图见下页)。不要小看这种邮票,它至少有两个美国邮票的第一:票幅最小;最早在全张边纸上印有版权符志。  相似文献   

11.
2006年10月22日,中国邮政发行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纪念邮票。在发行这套邮票的同时。还制作了一种本册,每本售价70元。其规格为290mm×210mm。在这个本册中,各印有一枚与邮票或小型张同样规格、相同版别和刷色的真票,本册中有4枚面值都是80分的邮票和6元面值的小型张。由于本册中邮票边饰图很大。有人将这种邮票称为“大邮票”。这显然是不科学的,因为“大”邮票是对应“小”邮票而言的。  相似文献   

12.
第9套美国《世纪之庆》系列邮票在1月12日问世,首发式在佛罗里达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举行。邮票保持了与前8套相同的风格,小开张下方的照片上展现的是1982年6月27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14个月的时间里第4次执行任务,在滚滚烈焰中腾空而起的壮观一瞬。小开张的标题为《航天飞机升空与柏林墙的塌陷》(图1)。  相似文献   

13.
2004年1月5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了《甲申年》生肖邮票1套1枚。这是第三轮生肖邮票的第一种。老大“三世猴”设计成方形,单枚票采用常用面值80分,为国内平信的起点资费。邮票主图为活泼可爱的灵猴手捧寿桃,象征着新年喜庆吉祥和幸福长寿。设计者陈绍华成功地将中国古老的生肖文化用现代绘画技法展现出来,“三世猴”亮丽的色彩凸现了生肖文化的内涵。 更为可喜的是,国家邮政局除发行“三世猴”24枚大版和6枚小  相似文献   

14.
1967年4月至1970年1月,中国邮政发行的19套,80种“”字邮票,倍受集邮界瞩目。1998年,时任亚洲集邮联主席的郑炳贤在福州讲学时说过:中国的“革”邮票同中国的解放区邮票一样,也是独树一帜,征集参展大有前途。事实上,在近年世界或国际邮展上,“”字邮票展品常获高奖。  相似文献   

15.
在极限明信片的制作和鉴赏过程中,人们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惑:邮票画面与明信片画面一致,甚至表现的是同一事物,但两者的内里却不同一,这种极限片是否可视为符合规范? 恰巧,我手头有这样一张片: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图1),票图与片图的内里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邮票画面再现了毛泽东1949年亲临开国大典的真实历史,明信片上的毛泽东却是特型演员扮演的剧照,一个是生活中的毛泽东,一个是舞台上的毛泽东。邮票和明信片如此“表”同而“里”异,不仅此一例。上海一位我不相识的D先生,来信与我商榷的问题也相类  相似文献   

16.
邮票的变异并不少见,但在“空间”邮票上出现“飞行物”,应不多见。笔者藏有一枚实寄封,上贴一枚1992年8月18日发行的《国际空间年》邮票。发现与其他票图有所不同:在古代火箭穿过黄色螺旋形图案的正上方有一蓝色“厶’字形状、正中有一蓝色“小”字形状的线条,而在黄色螺旋形右方又出现有规律较细的蓝色花纹,形似五瓣花,也像空心字母(图1)。  相似文献   

17.
1956年6月15日,邮电部计划发行一套《首都名胜》特种邮票.志号为“特15”,全套5枚,由邵柏林设计。该邮票采用雕刻版,邮票图案分别为:第1枚“颐和园”,面值4分;第2枚“北海”.面值4分;第3枚“天安门”,面值8分;第4枚“天坛”.面值8分;第5枚“太和殿”,面值8分。设计邵柏林在设计这套邮票时,考虑到天安门是北京的象征,也是新中国的象征,  相似文献   

18.
有关《邓小平同志逝世一周年》邮票(1998—3)第3图“和毛泽东同志在一起”的拍摄地点,在本刊1998年第1期拙中,曾认为“摄于北京中南海怀仁堂”。  相似文献   

19.
一些邮友对《中国邮票史》(第八卷)关于“化大革命”期间发行的《木刻图》邮资信封的表述提出意见,特别是对《木刻图》封的分类归属,为什么是“普通邮资信封”而不是“美术邮资信封”提出了质疑。本试就有关问题谈些情况和看法。  相似文献   

20.
严燕 《上海集邮》2001,(4):16-16
2000年第3期刊登拙作《方寸上的月亮》一文,由于疏忽,还有15种新中国邮票中的月亮未能列出,现补遗如下 以月亮作为图名或主图的还有:1992-16《青田石雕》第4图“花好月圆”;1999-1《己卯年》第1图“玉兔为月”和第2图衬底上的“月亮图”剪纸。与天空关连的月亮邮票还有7种:特25《苏联人造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