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课程标准中十分重视“过程性目标”.其中主要强调的是:经历、体验、探索这三个层次的要求。实现这三个层次的目标的重要途径是情景设计。下面结合实例,谈谈数学学科教学情景创设的一些途径。[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探究是学习的生命”。《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并且把过程性目标确定为“经历”、“体验”和“探索”三个方面。然而学生的探索意识和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教师科学地给予引导和培养。  相似文献   

3.
一、高中历史层次教学的概念  高中历史层次教学是指在高中学段,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历史要素、形成知识结构、构建学科能力的一种渐进的教学过程。之所以定义为“层次”教学,是因为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把学习目标细化为识记历史要素、形成知识结构和构建学科能力三个递进的层次目标,而且每个层次目标都需要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过程来实现。这三个子过程是高中历史层次教学的主环节。  二、高中历史层次教学的基本模式  为保证完整性,本部分均以“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一节的有关内容来说明,其他实例不再列举。  1.灵活多样的导…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开展以来,探究式教学一直为广大教师关注,成为各科教学研究的重点。那么何为探究式教学呢?余森认为:探究式教学也称发现性学习,其本质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问题性。问题是发现性学习的起点和主线,也是发现性学习的归宿。发现性学习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二是过程性。发现性学习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三是开放性。其特点是学习目标的整体化,学习过程的个性化,学习评价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5.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表示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性目标的落实,教师必须把过程性目标作为常态来落实。在"扇形统计图"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应着重从经历、体验和探索三个维度来落实过程性目标。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标准反复用“经历、体验、探索”等过程性目标动词刻画学生的数学活动水平,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变教学过程为让学生经历、探索、体验的过程.体验知识的形成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最有效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到,而且要让学生感受到、体验到.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改革对小学科学的课程教学提出了体验性学习目标的要求,即从经历、反应、领悟等三个层次,强调小学科学学习的过程性和体验性。体验性学习目标更加强调直观感性经验的意义和价值,学生通过注重体验、享受乐趣,能够从更加深入和积极的体验学习中获得内心感悟和情感体验。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具有丰富内容和学习乐趣的科学课程。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小学生不仅能  相似文献   

8.
过程性教学以经历、探索、体验为基础,可以呈现数学思维过程,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高中数学“等差数列前n项和”课题为例,教师可以基于过程性教学原则来进行教学设计,采用问题探究的形式,展开过程性教学,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应用四个阶段,在掌握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过程中,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实现过程性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9.
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语文教学,必须把着眼点放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上,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功体验,这样才能使他们形成勤奋好学的好习惯。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立不同的学习目标,开展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积极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数学过程包括"形成数学""使用数学"和"解释数学"三个维度,正好对应经历、体验、探索三个描述过程性目标的行为动词。其中,经历是形成的知觉基础,体验是使用的表象条件,探索是解释的经验行为。因此,从数学学科素养培育的角度看,"形成数学"的数学素养力关乎知觉和经历,"使用数学"的数学素养力关乎表象和体验,"解释数学"的数学素养力关乎探索与经验。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不仅仅要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及技能,而且要让学生在日常的数学活动中经历、感受、体验、探索,让学生在探索学习中实现过程性目标,在探索过程中获得充分发展。在此,笔者以大数目估算和千克的认识教学片断为例,谈谈如何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数学。  相似文献   

12.
无论是从课程的系统层次还是从自身的运作逻辑来看,课程是一个过程性的实在,是经验动态生成与立体建构的过程.课程的过程属性决定课程评价的过程品性,而学生在课程中所获得的学习体验是课程过程的核心和评价的抓手.学习体验的内在结构可概括为"一个载体(事件)""两个维度(情感、认知)""四种类型(学习任务体验、学习活动体验、学习情境体验、学习结果体验)".基于学习体验的结构,以"打陀螺"课程为例,以事件为载体,认知、情感为两面,观照课程运作过程的不同阶段,聚焦学生对于学习任务、学习活动、学习情境以及学习结果四类体验,尝试设计基于学习体验的过程性课程评价实践样式,从而实现对课程整体质量的考量.  相似文献   

13.
无论是从课程的系统层次还是从自身的运作逻辑来看,课程是一个过程性的实在,是经验动态生成与立体建构的过程.课程的过程属性决定课程评价的过程品性,而学生在课程中所获得的学习体验是课程过程的核心和评价的抓手.学习体验的内在结构可概括为"一个载体(事件)""两个维度(情感、认知)""四种类型(学习任务体验、学习活动体验、学习情境体验、学习结果体验)".基于学习体验的结构,以"打陀螺"课程为例,以事件为载体,认知、情感为两面,观照课程运作过程的不同阶段,聚焦学生对于学习任务、学习活动、学习情境以及学习结果四类体验,尝试设计基于学习体验的过程性课程评价实践样式,从而实现对课程整体质量的考量.  相似文献   

14.
邓云 《华章》2010,(22)
传统课堂教学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非常宝贵的实践、体验、感受的过程不同程度被忽视,从而造成学生数学学习与现实社会脱节现象.新课程标准中采用.经历、体验、感受、探索"等词语描述学习过程,明确了体验学习作为数学教学的过程性目标之一.通过创设情境、自主探究、活动实践、深化拓展等途径实现新课程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石卫娟 《黑河教育》2014,(12):41-41
正《数学课程标准》的具体目标中多次提到"经历、体验",明确了体验作为数学教学的过程性目标,强调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亲身体验和感悟数学,丰富自己的学习经历和经验,从而实现"知识学习、能力发展、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统一"。结合实践,笔者谈谈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的体验"丰满"起来。一、在情境中体验数学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教师把日常生活中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的阐述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动词,并且在具体目标中多次提到“经历、体验”,明确了体验作为数学教学的过程性目标之一,突出了学生在数学知识的获取上,要让他们亲身去经历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在过程中去体验和感悟数学,丰富自己的学习经历和经验,从而实现“知识学习、能力发展、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统一”。为了体现课程标准的这一理念,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如引导学生参与摸球的游戏,通过学生的体验,加深对“可能性”知识的理解;让学生经历利用图形…  相似文献   

17.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数学学习的过程性目标,那让学生“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数学学习过程。学生惟有通过经历、体验、探索,才能有所感悟.才能展现出充盈生命的涌动与激情的课堂景观。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并且把过程性目标确定为“经历”、“体验”和“探索”三个方面。2004年7月在我省召开的小学数学教育研究会2004年年会暨“发展性教学”研讨会上.听了沈老师执教的“什么是周长”;北师大版数学第五册第44-45页)的教学颇受启发。  相似文献   

19.
郭子平 《山东教育》2005,(19):89-90
《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的阐述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动词,并且在具体目标中多次提到“经历、体验”,明确了体验作为数学教学的过程性目标之一,突出了学生在数学知识的获取上,要让他们亲身去经历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在过程中去体验和感情数学,丰富自己的学习经历和经验,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不仅仅要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及技能,而且要让学生在日常的数学活动中经历、感受、体验、探索,让学生在探索学习中实现过程性目标,在探索过程中获得充分发展。”在此,笔者以“大数目估算”和“千克的认识”教学片断为例,谈谈如伺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数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