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学术中国化”是抗战时期思想文化运动的显著标志。《抗战时期重庆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的发展》以抗战时期重庆知识界推动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为视角,立足于时代背景,考察“学术中国化”在史学、哲学、文学艺术研究领域中的理论与实践,对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和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2009年6月13日至15日,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部第一次全体会议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研讨会在南开大学举行.教育部社科委马克思主义理论学部委员、国务院学位委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部分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和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等21所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级学科点负责人等7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之间存在辩证的统一关系,是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本文通过分析马克思中国化以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概念以及内涵,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而为我国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所有制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核心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所有制理论,必须科学地把握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的基本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所有制理论,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重大的失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所有制方面做出了重大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正是这些重大的创新使得中国的改革和建设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马克思主义学术建设历史进程中的重要阶段,中国共产党在该时期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从革命历史的维度来看,中共延安时期领导的学术建设深刻体现着革命的历史逻辑,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学理基础,具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双重特征。在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革命目标后,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也具有了“革命”和“建设”的双重使命;从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的维度来看,中共延安时期领导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建设不仅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而且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提供学理基础和学术论证,体现着“思想创新”与“学术创造”的交互作用;从中国共产党政治领导维度来看,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通过指引研究方向、建立领导机构、制定文化政策、组织学术群体等领导方式,促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界形成灵活、有序、高效、创新的运行机制,不仅推动新民主主义的学术文化建设,而且服务于中国共产党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任务,实现了“学术文化建设”与“政治发展”的统一。延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学术建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重大进展,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上的辉煌时期。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要是指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推进应用,解决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再者是能够形成具有中国化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效提升理论的水平。研究中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发展的经验加以总结,明确在建设发展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引导的重要性,也积极总结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重点经验,实现理论与实际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7.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品质,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品质。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先后出现了四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畏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相似文献   

8.
理论灌输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可缺少的手段,也是新时期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形式。灌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大背景下,加强灌输理论的科学化、合理化研究,对改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理论创新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毛泽东时期,这一时期的理论创新是产生了毛泽东思想.第二个阶段是邓小平时期,这一时期的理论创新是产生了邓小平理论.第三个阶段是江泽民时期,这一时期的理论创新是产生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四个阶段是胡锦涛时期,这一时期的理论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提出.  相似文献   

10.
权威的中共党史教科书都从"史"的角度归纳过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然而从"论"的视角阐释抗日战争推动并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对研究抗日战争胜利的深远意义,对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乃至整个中国历史的巨大变迁,亦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任何一种理论的产生都是对那个时代的深刻反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以及与中国时代紧密结合的必然结果,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到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包含了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还是一个实践过程的理解。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统一。由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凸显的是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中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当代中国政治理论的热点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基础有助于提升对这一问题的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四大基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是其哲学基础,事物普遍存在的共性和个性关系的辩证法是其方法论基础,科学理论与实践的必然结合是其逻辑基础,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现实奋斗的统一是其政治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结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催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促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实践,由此引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走向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13.
为深入探讨当代马克思主义的重大问题,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与建设,由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主办,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重点学科承办的"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第十一次学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边界是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域或约束条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域一端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层和次核心层的内在约束,这是一种继承关系;另一端是中国国情的外在约束,这是一种创新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受两端的限定,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边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边界研究旨在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其特定的约束条件,既要遵从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和一般原理的约束,又要体现“中国气派”和“中国作风”,若舍其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都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直接理论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的实质、核心和根本原则,也是直接理论基础。实现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前提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础是准确把握中国实际,关键是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是一个复杂的创造过程,要想顺利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就必须把握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规律: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继承与发展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文本研读与把握精髓相统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只有充分认识和把握这些规律,才能更有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理论斗争与理论发展史。时至今日,这一理论斗争与理论发展经历了一个理论斗争引领理论发展、理论斗争遮蔽理论发展、理论斗争复兴理论发展的“否定之否定”过程。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仍然面临着理论斗争与理论发展问题,面临着在理论发展过程中与教条主义、反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分化演化和宣传...  相似文献   

18.
王刚的著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源语境研究》通过考察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末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及中国化的历程,论述毛泽东在1938年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的历史必然性。该书视角新颖,方法独特,问题意识强烈,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提出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论述极具说服力,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及中国化的力作。  相似文献   

19.
渤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源于1960年的政治教育专业(本科)。1994年设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2003年被批准授权招收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硕士学位研究生,2004年开始招生。2005年12月,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下发《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2006年,原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点被拆分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二个硕士点,并新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硕士学位授权点,2007年开始招生。  相似文献   

20.
2006年12月30日,安徽省马克思主义学会成立大会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在合肥市隆重召开。这是安徽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必将开创安徽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