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了解司马迁对我国史论发展的贡献,批判地继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于丰富和繁荣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对于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字文化水平,都是有益的。本文就“太史公曰”的主要内容,“太史公曰”的艺术手法及“太史公日”的产生和发展三个方面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2.
朱习翔 《考试周刊》2013,(34):26-27
《史记》中的"太史公曰"是由先秦诸子、《左传》、《国语》、《战国策》中的"君子曰"发展而来的,然而又与其不同,其内容是极其丰富与全面的,已成为一种比较完善的史评形式,为后世正史评议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探讨人文意蕴,必当以人为本。司马迁《史记》“太史公曰”将个体作为置于特定的历史时代、特殊的人物个性下,以特别磊落的史家胸怀作了辩证人文的观照。其可谓是认知和弘扬人文精神的典范。  相似文献   

4.
《左传》“君子曰”与《史记》“太史公曰”虽然都是史家对所录历史的感悟与看法,但二者在策略、主旨、风格等几个方面有明显的不同。“太史公曰”对“君子曰”评论模式的突破,对我国史论发展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太史公曰”形式上仿自《左传》的“君子曰” ,但在《史记》中发展成为系统的史论 ,却是司马迁的首创 ,其内容丰博 ,观点鲜明 ,体例于统一之中有变通 ,表现了司马迁的宏阔气度和无限的创造活力。可以说 ,中国传统史学 ,由于司马迁创造了史论体系 ,才使得历史编纂成为真正的史学论著。  相似文献   

6.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本世纪初,《史记》“太史公日”的研究已经有了二十年的历史了,它是《史记》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本在广泛搜集有关献资料的基础上,就20年来“太史公日”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作了初步的分析与评估,并指出这个领域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为学人的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纵观《史记》论赞文本,诸"太史公曰"作为各篇点睛妙笔实非"千人一面",以其风格的差异可区分为多种样态,并且它们各自具有鲜明的创作特点及内蕴联结,在文中所起的作用亦不相同。  相似文献   

8.
《史记》“太史公曰”的文体分为序论、赞论和论传三种,对它们的界定与归类理应从文体的角度去追溯源流,而不是从“太史公曰”所处篇中位置的前后来予以划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史记》一书中纷纭复杂的“太史公曰”有更为明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本世纪初,《史记》"太史公曰"的研究已经有了20的历史了,它是《史记》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此问题,学人陆续发表了不少的文章,或宏观把握,或微观探析,综合论述了"太史公曰"的方方面面。但也有不足,如关于"太史公曰"的篇目、体例、文学性等问题,还有待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纵观<史记>论赞文本,诸"太史公曰"作为各篇点睛妙笔实非"千人一面",以其风格的差异可区分为多种样态,并且它们各自具有鲜明的创作特点及内蕴联结,在文中所起的作用亦不相同.  相似文献   

11.
司马迁的《太史公书》在完成之后的处置情况在《太史公自序》和《报任安书》中均有交待。《自序》曰:“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为《太史公书》……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报任安书》曰:“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自序》所言“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两名互文见义。前者称“藏”,即藏本,后者则应是传本。《报任安书》谓“传之其人通邑大都”(案:“通邑大都”指京师),正与《自序》“副在京师”相互发明。又,“在京师”者既称“副”本,“藏名山”者则应是正本。可见《太史公书》原有正、副两本,正本…  相似文献   

12.
在《史记》中,司马迁创立了“太史公曰”的论断形式,为后世文言小说创作及编选者所继承。清代蒲松龄在小说集《聊斋志异》很多作品后,都以“异史氏曰”发表自己的观点,将这种篇末自评的论赞方式固定下来,成为以后文言小说集创作的典范。  相似文献   

13.
袁传璋教授的《太史公生平著作考论》(以下简称《考论》)2005年12月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后,颇获学界好评,在很短时间内便又重印,这本学术专著受到读者的欢迎,并非偶然。《考论》的特色和成就,在于文献考证。在探讨太史公生平的部分,作者系统而且非常深入地考察了司马迁的一生,  相似文献   

14.
司马迁创作《史记》的动因是多方面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司马迁创作《史记》的终极目的,也是一个重要的创作动因。如果作进一步的考察,我们发现司马迁创作《史记》的直接动因是为了“事亲”、“事君”、“立身”而“以显父母”、扬名天下。本文试从司马迁“事亲”、“事君”、“立身”三方面来谈论司马迁创作《史记》的动因。  相似文献   

15.
司马迁《报仁安书》所强调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揭示出《史记》主要创作动机,而"欲以究天人之际"的创作意图,尤其值得再加以深入探讨。通观《史记》创作的意旨:实际体现了他三种不同的职责使命与人生追求。"究天人之际",意欲承继家族传统,以沟通天地为本职,重视天地沟通,履行史官原始职责,承继巫史同源时期的神圣使命;"通古今之变"意欲承继史官的职责传统,尽心史职,"罔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成一家之言"意欲承继孔子私家著述的传统,立言以不朽,发愤而著书。三者实际上囊括了巫、史、士三代知识分子的职责与使命。独特的家世、独特的时代、独特的个性,司马迁成为身兼巫、史、士三代知识分子缩影的唯一幸运者。  相似文献   

16.
司马迁和《史记》,凡接触过中学语文教材的师生,谁不知道?  相似文献   

17.
《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集大成之作,在中国小说史上有着特殊地位。其篇末“异史氏曰”既承袭了史传文学的传统,又独具特殊效用,或发唱惊挺,或寄慨良深,或补充叙述,实是其篇章结构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学界对这一曲终奏雅的艺术形式虽有所论及,但褒贬不一,终无确评,其中仍有许多值得深入探究之处,此文拟对之做初步的梳理及探究,以利于更好地评价“异史氏曰”的得失。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史记》第八册612个“者”进行分析研究,以窥“者”字在《史记》中的用法。  相似文献   

19.
在汉代经学标准下,《史记》的确有许多不合圣贤之道的地方。作者结合《史记》在古代文论中所受到的"异端"批评进行辨析,探寻在"大一统"背景下,其思想与国家意识形态混融又砥砺的过程,揭示其超越于时代又引领传统的卓越价值。  相似文献   

20.
太史公史料取舍的原则和方法很大程度上直接传承于孔子,而孔子在史料处理上的做法经过太史公的继承与丰富,又成为此后两千多年中国著史者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则,这是中国史料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渊源和传承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