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计划"是推进高校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抓手,其核心任务是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的提升,而衡量标准必然反映到绩效评价上,科技评价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也必将成为高校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抓手和切入点。协同创新背景下深化高校科技评价改革,应通过坚持以成果、质量、贡献、创新为评价导向,坚持全面、动态、过程、立体、分类评价,充分发挥市场对科技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力促创新驱动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奖励》2011,(3):48-48
本刊讯 2010年12月21日,中国质量评价协会“2010年度科技创新奖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多家单位获得2010年科技创新奖,人民网多项自主研发的技术产品获得科技创新产品奖。  相似文献   

3.
协同创新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讲话精神,积极推动协同创新,教育部、财政部于今年年初决定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要把该计划落到实处,关键在于: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根本出发点,坚持整体协同创新;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坚持多元协同创新;以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构建四类协同创新平台与模式;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深化科技评价体制改革;以人才为核心要素,激发释放协同创新活力。  相似文献   

4.
2012年3月22日,国家"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联合颁发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决定启动实施"2011计划".随着"2011计划"的全面推进实施,创建以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区域创新、科技中介服务为核心的国家创新体系,发挥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实现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驱动向依靠创新驱动的转变,已成为高校为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选择.协同创新是我国高等教育在新的历史阶段所肩负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具有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和强大的创新能力.如何评价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根据安徽省科技创新情况,设置科技创新投入与产出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安徽省2006-2011年度科技创新情况,采用总量绝对数、相对数和灰色关联度方法,多角度进行科技创新差异性综合评价,并和长三角科技创新进行横向比较.经研究发现,安徽省虽然在总量指标方面远远落后长三角地区,但是有的比较指标还是有优势的.针对弱势指标加以分析,找到制约安徽省科技创新能力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安徽省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在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陕西省科技创新体系创新能力与全国其他省份进行横向比较,与2011年陕西省科技创新体系创新能力进行纵向比较,分析总结陕西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存在的不足,并针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5月16日下午,主题为"立足岗位创新,推动转型发展"的2011年上海市职工科技创新工作会议暨第四届上海职工科技节开幕式在上海世博园区中国馆一层(原省区市联合馆)隆重举行.中华全国总工会党组纪检组组长、书记处书记王瑞生,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钟燕群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8.
"创新之谷"是"中国农谷"建设的四大要义之一,要建设好"中国农谷",就必须建立起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对于荆门市而言,在农业科技方面既有一定的优势,也面临着投入不足、人才匮乏、市场主体科技创新能力弱等制约因素。为此,荆门应着力从创新科研体制、激活市场主体、搭建科研平台、拓展融资渠道等方面进行改革,为农业科技人才、资金、市场主体等要素的汇聚创造条件,逐步构建起"中国农谷"的科技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9.
"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新世纪以来,中央已经连续出台9个关注"三农"的"一号文件",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在今年的一号文件中更加强调了农业科技创新,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今年"三农"工作的重点。2011年中国农业  相似文献   

10.
简介:《中国科技奖励》杂志创刊于1993年,是由国家科技部主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主办,国家科技奖励工作领域唯一的中央级期刊,定期向国内公开发行。创刊20年来,始终坚持"国家视点、引领创新、激励英才、推进转化"的办刊宗旨,以促进国家科技创新发展为使命,做科技奖励政策法规、创新理论与创新实践的宣传窗,科技创新人才和自主创新成果的展示台,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推广应用的助推器,中国特色科技奖励制度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思想库,进而推动中国科技创新的升级和科技奖励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1.
国家"2011计划"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已经在全国高校全面铺开。各高校积极响应,纷纷制订适合学校发展的协同创新计划。协同创新的主体是高校,关于协同创新的理论研究越来越多,但是协同创新对高校的固有职能的反哺作用研究不多。本文主要研究了协同创新对高校固有职能的反哺作用,即协同创新对高校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的反哺作用。  相似文献   

12.
构建"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新生态",要建立以战略需求为导向的项目生成机制,改变行政主导的科研管理体制和学术资源配置机制,推动建立健全开放的学术评价体系,为科研机构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建立过程管理和长效评估机制,进一步整合我国科技创新力量.  相似文献   

13.
浅议研究生科技创新实践评价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综合客观地评价研究生科技创新及其实施效果,开展研究生科技创新实践评价体系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简要概述了研究生科技创新实践评价体系的意义和设计原则,并介绍了研究生科技创新实践评价体系的建立方法,对于各高校和相关部门开展研究生科技创新实践评价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地方高校是高校队伍中的主力军,其科技创新水平是评估中国高校科技创新整体质量的重要标准。文章基于DEA—Malmquist模型对中国31个省份的地方高校科技创新效率进行测算与评价,发现地方高校科技创新效率呈年度间波动态势,但总体增长趋势不明显,且地区间科技创新水平及结构的差异性较为突出。文章采用σ-收敛、β-绝对收敛和β-条件收敛对地方高校科技创新效率的空间差异进行收敛性检验发现,不同地区地方高校科技创新效率年度间均未呈现总体收敛的趋势,仅在部分年度收敛;全国总体及各地区均不存在明显的地方高校科技创新效率β-绝对收敛态势,地区间的差距在逐渐变大;所有地区的地方高校科研效率均呈现β-条件收敛的趋势,地区间分化呈现均衡态势。据此,文章从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共享、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发与合作、深化产学研一体化等角度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2011年5月27日,由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山东省发明协会主办的全省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研讨暨现场展示会在济南市长清区实验小学召开。此次会议主题是:研讨科技教育新理念,探索科技教育新经验,引领科技教育迈上新台阶。来自全省17市省教育学会科技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三届理事会会员单位及会员代表,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代表等200多人  相似文献   

16.
"2011计划"已经成为党和国家为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促进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这一计划强调的协同创新理念已经对高校原有科技工作模式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如何深刻认识协同创新的重要意义,如何深入推进协同创新的各项重点工作,如何营造协同创新的良好环境,已经成为高校科技工作内涵发展的重要前提,也决定了今后高校科技工作的竞争与合作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7.
声音     
《神州学人》2013,(11):24-25
科技评价应实现从以论文、获奖数量为主向以质量、水平和推广应用为主的转变,从比较关注短浅快的评价向更加注重成果转化和历史性评价转变;尊重科技创新规律,延长参评奖项的最低完成年限,并将能由市场决定优劣的科技创新成果交给市场评判;奖励对象的重点应由项目转向个人。  相似文献   

18.
科技创新是一个包括科学创新、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的三维结构系统,其实质主要是知识创新(自然科学知识和技术科学知识)和技术创新。我国科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才取得了巨大的进步。2011年2月24日在北京公布的《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0》数据表明,我国在创新资源和知识创造方面虽具有规模优势,但许多相对指标如效率指标、强度指标、质量指标方面,与主要创新型国家有较大的差距。科技创新与现行科研管理体制的不适应;制度安排合理性差,影响生产和资源配置效率;科技创新中我国企业积极性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强;科技创新活动中创新型人才供应短缺,是我国科技创新不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评价是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培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文章依据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的内涵,建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评价模型,提出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0.
科技创新券是政府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团队购买各类科技创新服务的一种权益凭证,主要用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或创新创业团队向科技服务机构购买科技资源和科技创新服务。近年来,我国各地方陆续出台实施了科技创新券政策,以进一步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该文介绍了中国各地实施科技创新券政策的组织管理模式、典型特征和实施成效,分析了科技创新券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从而切实有效地帮助科技创新券政策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