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鲁迅对图书编辑工作,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他编辑出版的图书大致有三类:第一类是对中国古籍的搜集、整理、汇编。第二类是“从别国盗火”,对外国作家、美术家作品的选编、翻译。第三类是对中国新文学作品的选编。  相似文献   

2.
鲁迅在其伟大光辉的一生中,在文艺批评的理论和实践上,做出了十分卓越的贡献。他不但是我国无产阶级文艺理论的奠基者,而且是光辉伟大的实践者。鲁迅为捍卫发展无产阶级文艺,一面愤怒抨击那些有毒害的“狗屁文艺”,迎头痛击别有用心的“恶意的批评家”,同时,满怀热情积极扶植新生的嫩苗,促使它茁壮成长。鲁迅的文艺批评,是无产阶级战斗的文艺批评的榜样和典范,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在当前深入批判王  相似文献   

3.
导致鲁迅与佛教因缘的因素,一是民间文化中的神佛内容对他幼时的薰陶,二是当时的社会佛学思潮及其恩师章太炎的影响,三是鲁迅自身所处的精神困境导致他对佛教文化的亲近.鲁迅不仅积极汲取佛教文化的有利因素进行人格整合并与之精神对话,在文学创作中积极对其进行融会与借鉴,而且用现代理性和科学民主精神对佛教进行了审视和批判.  相似文献   

4.
5.
文章从鲁迅无题诗的科学确认和定位入手 ,根据无题诗的艺术传统 ,考察鲁迅所处时代和他的思想风貌、审美情趣 ,整体研究分析了鲁迅无题诗的创作缘起、思想内容、艺术手法 ,着重揭示了鲁迅勇于扬弃 ,立足创新 ,在无题诗创作上的重大改革和突破 ,初步总结了鲁迅无题诗善于将丰富的意象、深闳的境界、睿智的哲理等熔铸在艺术形象里 ,来抒写悲愤情思 ,寄寓时代感怀等艺术特色 ,高度评价了鲁迅无题诗的独特个性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6.
关于鲁迅的宗教观,在过去的鲁迅研究中很少有人涉足,其实它是鲁迅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鲁迅对宗教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基本肯定到全面肯定再到彻底批判、否定的演变过程。其后期的宗教观同马克思、列宁的有关论述达到惊人的一致,至今闪烁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芒。  相似文献   

7.
<正>我尊崇周振甫先生。尽管时代已不是个人崇拜的时代,年龄也早过了追捧偶像的年龄。上世纪60年代始读他的《诗词例话》,知道周先生的大名,而"文革"之后才听到他的两则故事:  相似文献   

8.
9.
鲁迅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也是伟大的教育家。在他的大量著作中,有不少是涉及教育问题的,闪耀着极为宝贵的思想光辉。对我们改革旧教育,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具有指导意义。“立人”是鲁迅教育思想的核心。“立人”关系着民族存亡,国家兴衰。  相似文献   

10.
语言风格是指作家在运用语言上的特色。在我国现代伟大作家中,鲁迅是最具独特的语言风格的作家之一,他的语言风格是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形成的,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鲁迅从旧营垒中来,他对旧世界看得真切。他从事文学创作。是为了改造社会。  相似文献   

11.
鲁迅先生的小说,虽然数量不多,也没有鸿篇巨制,但是,它的杰出的思想和艺术成就却是世所公认的,它的神奇的文学魅力是大凡读过他小说的人有口皆碑的。《阿Q正传》、《狂人日记》、《祝福》、《孔乙己》、《伤逝》、《故乡》、《药》……这些文学史上的名篇,是那样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征服了读者的感情。过去是如此,现在是如此,将来也必将是如此。  相似文献   

12.
文艺心理学认为、文学乃是作家内心情感外化的产物。任何作品,都与作家的内在冲动息息相关,都要受作家心理的支配和制约。作家的心理虽然象那激荡的大海,其深难测;作家的情感虽然象那飘浮的云霞,色彩缤纷; 倘若仔细探索,却不难在纷繁复杂的心理现象中发现最基本的、起主导作用的心理要素。笔者认为、鲁迅创作心理的基本要素之一就是孤独情结。  相似文献   

13.
鲁迅早期的世界观,一直遭到来自“左”、右两方面的歪曲。胡风反革命集团曾经谬托知已,说鲁迅“自始”就是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行,①这是一种形“左”实右的、否认鲁迅经历过世界观改造的谬论,这种反动谬论遭到了大家的批判。但是,鲁迅的世界观,也曾遭到来自另一方面的歪曲,他们说鲁迅早期的社会观是唯心主义的。反动文痞姚文元拾人唾余,进一步夸大鲁迅“早期思想上唯心主义缺点”,甚至污蔑鲁迅为反动的尼采主义者。②石一歌亦步亦趋地胡说什么,鲁迅“对社会生活的理解”,“唯  相似文献   

14.
<正> “世界观的转变是一个根本的转变”,它是不可能在一个早上“突变”完成的。鲁迅唯物史观的确立,经历了一个曲折而痛苦的磨炼和改造的过程,经历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过程。从鲁迅的斗争生活和创作实践来看,他的唯物史观的确立和发展,我认为大致包含着这样三个变化过程:第一个变化过程,从1898年的戊戌变法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可算是鲁迅历史观发展的早期,即是作为朴素唯物主义者的时期。第二个变化过程,从1919年“五  相似文献   

15.
文化巨人之所以成为“巨人”,原因是复杂的。既能继承民族文化传统中的精华,又能放眼世界,从整个人类文化宝库中吸取营养,并通过自己创造性的思维和实践,为本民族的、也为全人类的文化发展,作出贡献,应该说是重要原因。鲁迅,就是这样一位文化巨人。研究并正确阐述鲁迅的中外文化观,在今天仍有着极其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鲁迅先生一生都与美术有着无法割舍的艺术情缘,他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识和丰富的民族艺术思想情怀。鲁迅先生对美术之爱是广博的爱,是大爱,是对民族之爱,对国家之爱,对人民之爱。  相似文献   

17.
鲁迅基于现代“人”的立场观念和个人情感生活的曲折苦涩体验,相当关注妇女的问题。他尖锐地批判了中国传统男性中心文化“吃人”的、荒谬的本质,并对男权文化挤压下的“失节”妇女表现出深切的自我情感认同;他一面热切地期盼着妇女成为觉醒的“现代人”,一面又清醒地质疑着妇女解放路途中的重重问题,在“希望”与“绝望”中徘徊。  相似文献   

18.
试论鲁迅的杂文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的杂文观,是一个丰富、完整,具有较高理论价值的体系。本文试从鲁迅对条文文体的确认,对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的提倡和实践,以及对杂文创作规律和美学原则的发现和总结等三个部分,探讨鲁迅杂文理论的丰厚内涵以及对中国现代杂文创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毛主席在《新民主主义论》一书中,曾经对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作过极其精辟的论述。他说:“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在这里,毛主席将民族的文化提到问题的首位,是因为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只有沿着民族化的方向发展,才能真正成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具有新鲜活泼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民族新文化。文学艺术是人民生活、思想、感情的表现,同民族的习惯和语言有密切关系。因此,要建设无产阶级的新文艺,要贯彻文艺的工农兵方向,必须在文艺民族化的问题上下工夫。没有文艺的民族化,也就不可能有真正无产阶级的革命文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尽管在“五四”前后对文艺民族化问题还没有提出明确的理论主张,但他却以自己的创作实践,为捍卫和发展文艺的民族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鲁迅的  相似文献   

20.
<正> 作为教育家的陶行知,60多年前已蜚声海内外。实则,陶行知非仅为教育家,在编辑、出版事业上亦有多方面建树。我们对出版家、编辑家陶行知作一全面的认识,不仅可为世界性的陶行知研究开辟新的领域、启示新的途径;同时,对中国现代出版史、乃至文化史的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