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开头就从飞蛾写起,飞蛾的行动是扑向灯火,它的目的是“为着追求光和热”,最终实现了目标,但是代价却是惨痛的——牺牲:“死在灯下,或者浸在油中。”对飞蛾的这一行为,作者是赞美和敬重的。  相似文献   

2.
《陋室铭》和《爱莲说》是托物言志的名家名篇,赞颂了君子之风,抒发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两篇都是音韵和谐、语言凝练的千古美文,是培养学生诵读能力和文言语感的好材料,一直以来深受广大学生喜爱。在学习时,除了完成“课标”要求的在借助工具书理解大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的目标之外,还应该在诵读中细致体察文章字里行间的深长情味,  相似文献   

3.
柳咏梅老师的巴金《〈短文两篇〉教学设计》是很规范、很讲究阅读教学技巧的教学创意.这份设计值得我们品味与评析的技法在于“教材处理”. 教材处理,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教什么”“选什么教竹“教什么最好”.教材处理即教学中课文处理;教材处理的艺术就是科学地、艺术地、机智地组织教学内容的艺术,就是提炼与组合教学内容的艺术.  相似文献   

4.
【课标·教材·学情】《陋室铭》和《爱莲说》是托物言志的名家名篇,赞颂了君子之风,抒发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两篇都是音韵和谐、语言凝练的千古美文,是培养学生诵读能力和文言语感的好材料,一直以来深受广大学生喜爱。在学习时,除了完成课标要求的在借助工具书理解大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的目标之外,还应该在诵读中细致体察文章字里行间的深长情味,真正理解古代文人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从而内化为提升自己道德情操与个人修养的人文积淀。【重点·难点·疑点】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词语“之、道、卒、施”的用法。 2.通过对课文分析,了解孟子的礼义荣辱观。 3.学习孟子以寓言故事说明事理的说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一、深坑和高空 有一年秋天的一个晚上,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见星空清朗,便在草地上观察星星。  相似文献   

7.
教学设想古代文人表述自己的志向和情操时,往往不采用直白的方式,而常常以物为喻,写得比较含蓄,这叫做托物言志。《爱莲说》是托物言志的名文,文笔优美,意味深远,学习时要反复诵读,用心品味,以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  相似文献   

8.
《白杨礼赞》中的议论方式与抒情手法是多元化的,有时借景抒情,有时直接表达,有的是以情入景,有的是托物言志、融情入理等。运用这些手法的目的就是直截了当地抒发作者的感情,让抒情与描写合二为一。只有这样,才能呈现出作家的观点,从而揭示景物中的寓意与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9.
“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的文体,可直接说明、阐述事理,也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或论说道理。本文作者周敦颐(1017~1073),北宋哲学家,宋代理学的创始人。不慕钱财,淡泊名利,胸怀洒落,人品极高。“爱莲说”的意思是“论说一下喜爱莲花的道理”。这是一篇借花咏怀、托物言志之作。作者笔下的莲花,不为淤泥之浊所玷污,不因清涟之澄而妖媚,堪称君子的理想境界,是作者理想人格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0.
这里说的《短文两篇》,指的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课本的第3课。  相似文献   

11.
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冷泉亭为甲。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春之日,吾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夏之夜,吾爱其泉淳淳,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酲,起人心情。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  相似文献   

12.
在世界文学之林中,以“月”为题材的诗文比比皆是,而巴金先生的散文《月》堪称经典.《月》写于1941年,全文仅278字,作者巧妙地将个人情感融于历史神话中,意蕴丰富,简中藏丰.文章语言质朴,感情细腻,字里行间充满诗意;内容深刻,引人深思,品味起来别有一番韵味.  相似文献   

13.
教学托物言志类的文章,可以从文章所采用的手法入手,如托物言志、首尾呼应等,将物的内质和人的品格联系起来。同时,也应该注意文章的结构形式,了解清楚文章写了几件事,通过哪些事情把物和人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4.
本文着重对《荷塘月色》抒发的情感进行探讨,在传统观点认为此文表现了朱自清苦闷彷徨的情绪的基础上,从“荷”、“月”文化特有的内涵等角度提出了朱自清旨在托物言志,以“荷”明志,表达了朱自清的人格理想,即:洁身自好.不与世俗社会同流合污。  相似文献   

15.
16.
<正>【教学过程】(一)导入感到自己在这个世界是件多余的装饰品,那是很难堪的。活着而又没有目标是可怕的。——契诃夫未经思索的人生是不值一过的。——苏格拉底每个人都需要问问自己:我为什么而活着?又该怎样活着?(二)思考:你为什么而活着?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想,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二)赏析《我为什么而活着》罗素1.介绍作者,以课件出示给学生。2.理清结构:给学生5分钟时间略读全文理清结构。  相似文献   

17.
《陋室铭》《爱莲说》是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五单元文言文教学内容。对这两篇文章的教学,通常都侧重于理解托物言志这种写作手法,从而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这与《教师教学用书》中的解读是一致的。这两篇短文思想内容上的相同之处,都是在宣扬君子文化,这恰恰是中国经典文学的魅力。如果仅仅从写作手法角度去解读经典,无疑失去了对经典深度思考的机会,也失去了一次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及了解中国人的生存哲学的机会。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七课是巴金老人的两篇短文《日》、《月》,其中《日》比较浅显.学生读了也能够马上理解文章的主旨,而对于《月》,教参的解读是:  相似文献   

19.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以推理的方式介绍科学理论,是科技小品文的典范之作。但是,因缺少明确的文体教学策略,其教学价值被限制。基于事理说明文的文本价值,巧用推理杠杆,设计短文两篇的思辨性阅读教学:从生活情境切入,了解推理常识;开展补白逻辑活动,整体感知文本;提供思辨逻辑支架,探究推理局限;思维导图任务驱动,科学认知推理价值,提高学生的阅读热情和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0.
《蒂萨河》是一首意蕴深厚的诗章,作品通过蒂萨河两种气象的描绘,象征匈牙利正在沉睡中苏醒,抒发作者对人民伟大力量的感受以及盼望革命风暴来临的激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