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乔仁华 《文教资料》2011,(17):39-40
加强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是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语文作为一个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社会学科,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人格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作者联系教学实际,对此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是指通过教育的引导者即教师,应用创造性思维进行教学,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表现,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培养"创造的人格品质",以发挥创造的潜能。教师可通过课程内容及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毛丽丽 《考试周刊》2007,(1):126-127
面对新世纪,知识经济初现端倪,教育改革正在逐步深化,一个以培养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新教育机制正在逐步形成。教师作为创新教育实施的主体,这种趋势要求教师从经验型向思辩学者型转变;课堂教学活动的着力点要由提高学生解题能力转变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上来;教师首先要具有创新意识,才能在课堂上进行创新教育;创新教育要注意学生创造性人格和思维品质的培养;课堂创新教学要构建一种新的创新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4.
苟多霞 《考试周刊》2011,(48):144-145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创新教育是当今教育的必然发展思路,它不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的人格特征。在体育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品质都能起到独特的作用,体育教育是一种很独特的艺术教育,具有很强的美感。在研究、探索、改革和创新艺术教育教学方法上,大大提高艺术教育的质量,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健体,以美促劳,积极实现体育教育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创新教育是指以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基本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6.
在创新教育中,最重要的是创新意识的培养。文章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创新意识培养的途径: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扬民主教风,营造创新氛围。  相似文献   

7.
创新教育是以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基本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是信息时代教育的最终落脚点,也是教育改革的最终要求和目标。  相似文献   

8.
创新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为核心。创新能力是创造型人才必须具备的品质。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上有效开展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9.
刘立娟 《课外阅读》2011,(11):62-63
新课改条件下倡导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实验的一个重要课题,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它的基本内容有: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技能的培养;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而初中数学教育作为数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不仅是学习基本的文化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发挥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只是老师在上面滔滔不绝的讲,学生在下面记、听,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已经严重阻碍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创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创新教育是指以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基本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1.
许海燕 《甘肃教育》2011,(16):56-56
信息技术为培养创新人才营造了理想的环境。教师应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启发和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最终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创新教育是以塑造创新人格为核心,以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特征,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的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2.
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其前提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生物课教学中渗透“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要始终贯穿培养学生创造性人格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柳州师专学报》2016,(6):129-132
应用型本科教育不同于学术型本科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更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结合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点,从创造激活学生创新欲望的环境、培育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人格品质、丰富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方法、增设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训练、改革检验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考核评价方式五个方面来探讨应用型本科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在创新教育中,最重要的是创新意识的培养。章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创新意识培养的途径: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扬民主教风,营造创新氛围。  相似文献   

15.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施创新教育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入手,改进教学方法,加强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6.
创新意识是创新能力的前提,课堂教学是创新教育的主要阵地。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我从三个方面入手:1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2做到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发展其创新思维;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从而提高其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教学中积极渗透创遣性思维、创造性人格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是中学化学新课程标准下的重要要求。而作为化学教学的基础——实验,应以其生动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方lii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品质,创立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8.
创新教育是指以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基本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在计算机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时期是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力、创新人格等创新素质培养的最佳时期。培养创新人才,首先需要创新初高中教育,重点是改革课堂教学与管理方法。转变教育思维,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改革课堂教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环境为创新人才培养营造了理想的环境,信息技术的运用为构建中小学创新教育体系提出新的课题、新的思路.教师应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并合理启发诱导学生,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思维的能力,最终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创新教育是以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基本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