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站》     
《小站》是作家袁鹰写的一篇散文。这篇阅读课文通过无人注意的小站环境描写,赞扬了站上工作人员一心为旅客服务的高度责任心。这篇阅读课文重在指导学生朗读,出示中心思考题:“小站哪些地方给旅客们带来了温暖的春意?”让学生自学。然后教师在指导课中紧紧围绕中心思考题板书。可分三个步骤: 第一步:按顺序出示由重点词语组成的四句诗(其中括号里的“缀”  相似文献   

2.
《小站》是袁鹰的一篇短小精悍的散文,文章紧扣课题中的“小”,把小站描绘得生气盎然,美丽动人。教学中可以从“小”中去窥见它的审美效应。一、“小”中见美的立意文章介绍的是一个铁路线上的小站。它“小”得连站名也值不得一提,只有慢车才停两三分钟,快车一转瞬间疾驰而过;它“小”得只有一间瓦屋,三五个人影;它“小”得连“钟”和“电铃”也没有。可是,它  相似文献   

3.
咬文嚼字教《小站》湖北唐从彦一、抓小站的"小",概括小站的特点学生默读课文,思考:①小站给你的印象是什么?②作者是怎样写出这种印象的?划出有关词语。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思考,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一问"、"几根"、"三五个"等数量词,明白小站的确根"小",无...  相似文献   

4.
《小站》这篇课文所描写的是一个地处山坳、无人注意的车站。车站虽小,但经过工作人员的精心布置和他们热情认真的工作,给旅客带来了温暖的春意。在写作方法上,作者运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通过描写小站的几件小事,赞扬了工作人员的高度责任心和热心为旅客服务的精神。教学时要紧扣“车站小”、“布置巧”、‘’春意暖”这一重点.引导学生读和议.从而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一、初读课文,了月车站的“小”在这篇课文中,‘叫、”字多次出现,初读课文时要引导学生紧扣“小”字阅读,以了解车站的特点。读前提出下面思…  相似文献   

5.
捕捉《渡船》的中心是教学的难点.我在指导学生时是这样安排的.1.找中心人物.我先问:“本课写了很多人、谁是中心人物?”有的说是:“年轻的妈妈.”有的说是:“生病的小孩.”有的说是:“奶奶.”我说:“都不是!”最后有位学生半信半疑的说:“不相识的热心人.”我果断的说:“对了!就是这些不相识的热心人.”学生议论开了,有持反对意见的;有将信将疑的,有略有所悟的……我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寻求答案:文章虽然对年轻妈妈的描写春墨最多,但不是作者要赞美的对象,是表现中心的陪衬;而病孩是故事情节的线索,奶奶是事情原委的补充说明;而作者赞美的是渡船上一群不相识的热心人,这才是文章的中心人物.2.听议论.为了捕捉到课文的中心,我引导学生“让我们来听听这些不相识的热心人的议论吧”,指导学生阅读第4—41节内容,边读边思  相似文献   

6.
在六七十年代的江南水乡,人们出门经常要过河,那时候大桥少,只能借助渡船,类似于现在人们出门坐公交车。但是不同于坐公交车,那时候过渡的人都是邻近几个村庄的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熟人。渡船就像一个小社会,会凸显出人生百态、民风日常。渡舶上各种各样的人和事会把人性中的善与恶、真与假、美与丑都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7.
《小站》是一篇看图学文,描写了我国北方一个地处山坳、无人注意的小车站,由于工作人员的精心布置和认真工作,给旅客带来了温暖的春意。文章多处写车站的“小”,然而读后却使我们感到小站工作人员精神的伟大。教学时,我们抓住文章在  相似文献   

8.
语文十册19课《渡船》,是一篇讲读课文。按照编者的单元安排、课后练习和读写例话的提示,认定本文的写作目的是:通过渡船上的人帮助年轻妈妈找医师为小孩治病的描写,表现了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新型关系,歌颂了崇高的道德风尚。  相似文献   

9.
《小站》是一篇看图学文,描写了一个地处山区、无人注意的小站,赞扬了小站工作人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全文具体描写了小站的“小”和“小站的精心布置”,没有刻意的修饰和抽象的评价,而是让事实说话,以“小”字贯穿全文,着意于以小见大,表达中心。教学时,我们不必逐段分析讲解,可采用整体导读的方法,始终抓住“小”字,从“点”入手,认识“小”站;联“线”理解,明确站“小”;抓“面”领悟,以“小”见大。从“点”入手课文与图画的内容基本相符,先讲小站的“小”,再讲小站的精心布置,最后讲小站给旅客带来了温暖的…  相似文献   

10.
《小站》这篇课文介绍了一个地处山坳、无人注意的小站,由于工作人员精心设计和认真工作,给旅客带来了温暖的春意。作者没有抽象地评价小站上的工作,而是以“小”字贯串全文,通过详细地叙述车站上的精心布置,来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一篇文章的阅读,逐步学会运用文字表情达意的方法。如果学习一篇文章只是满足于掌握文章的内容,而不去研究文章如何表达的问题,那么,语文的“工具性”也就无法体现了。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  相似文献   

12.
通过细节描写来突出中心,是《渡船》一文写法上的一大特色,然而更值得欣赏的是在这特色之中还有特色。一、以细节描写起笔,又以细节描写收笔。课文开头道:“年轻的妈妈坐在船舷上,愁眉不展,眼睛里还噙着泪水。船一摇晃,泪珠便直滚下来。”这样一写,年轻妈妈愁眉紧锁,满眼泪水的痛苦模样便展现在我们眼前,我们从中还能推断出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扑面而来的山野气息,和淳朴自然的水乡情韵,朱桥的《渡船》仿佛把我们带回到沈从文笔下那个充满人情美与人性美的边城世界:一个老人、一只渡船,一个男孩,一条狗,三个生命随船儿荡漾在碧水蓝天之间,唱响了一曲动人的人情之歌。  相似文献   

14.
教学要求:1.自学生字生词;理解转瞬、疾驰、栅栏、逼人而来、一尘不染、点缀、坐落的意思。2.划分课文段落、层次。3.学习本文抓住要点,接方位顺序,把文章一层一层写清楚、具体的方法,仿写《我们的学校》。教学时间:2课时。  相似文献   

15.
本篇课文记叙了一件发生在渡船上的事。一位年轻的妈妈抱着患病的男孩到县城求医而未能确诊,在搭船返归途中,得到同船人们的热情关心,巧遇了陈大夫使孩子的病得到了及时治疗。作者观察人物的神态细微,描写逼真,字字句句追琢入妙,表达了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6.
鲁迅先生的《社戏》语言精练、质朴,于平凡中见奇崛,读来不仅有诗一样的韵味,而且还营造出诗一般的意境,描绘出一幅江南水乡自然景色与风土人情的优美画卷,更刻画了一群淳朴水乡人的美好心灵。  相似文献   

17.
《渡船》一课的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凤城市教师进修学校卢学锋一、教学要求:1.认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角色,从中受到纯朴乡情的感染。2.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动作、表情和外貌特征表现人物内在情感和个性的写法。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18.
19.
20.
提示:本文篇的主要结构特点是“小中见大”。课文通过写山区一小火车站人、景、物特点,反映车站工作人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祖国大社会的温暖。教法主要是运用“球形”教学“抓球心”和“抓联系”的方法,扭住“小”字,多方联系,反复对比,最终揭示“大”的深刻内涵。可按以下四步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