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全兴的历史,源远流长,可远溯到原始社会末期。如,成都平原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化遗存里,就出土有较多的陶质酒器,其中新津宝墩遗址里便发现了陶质的罐、尊、壶等酒器。继之则有商代三星堆遗址和其他同代遗址,以及周代的化遗存,均出土有陶质和铜质的酒器多种。如曩、尊、壶、觯、钫、觚、缶、鍪、釜、勺、彝等。可见当  相似文献   

2.
公元1922年至1923年间,赵式铭写了<戏为长截二首,简惺庵先生>诗.其一为:"我居后巷君前巷,径草沿缘不断青.留与乡人谈故事,城南一角有双星."……  相似文献   

3.
施普雷河在柏林市中心分流成两股河道,夹出了一个中心岛,因为这个岛上鳞此栉比地矗立着5座规模庞大的博物馆,所以被称为“博物馆岛”。  相似文献   

4.
孔子故里——曲阜,历史悠久,碑刻数量巨大,种类繁多,有不少碑刻与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紧密相联。这些碑刻记载了统治者利用孔子儒家思想巩固统治而进行的尊孔活动。  相似文献   

5.
资中筠 《东方文化》2001,(2):96-100
闲来胡思乱想常引发一些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的历史联想。由方孝孺想到布鲁诺即其一。他们两个相隔千万里,时差200年,在脑子里把他们联起来的纽带一是他们各自所受的惨绝人寰的极刑(方孝孺被“磔于市”,也就是当众凌迟处死,布鲁诺则在火刑柱上  相似文献   

6.
秦玉清 《寻根》2007,(2):8-11
私塾是私家学塾的简称,古代很少把“私”和“塾”两个字直接连起来使用。私塾成为一个社会常用词汇是近代以后的事情,以示与官立或公立新式学堂的区别。古人称私塾为学塾、教馆、书房、书屋、乡塾、家塾,等等,这些字眼都带有几分文雅气或亲情味。私塾学生既有儿童,也有成年人。按照施教程度,人们把私塾分成蒙馆和经馆两类。蒙馆的学生由儿童组成,重在识字;经馆的学生以成年人为主,大多忙于举业。根据私塾的设置情况,清末学部把私塾分为义塾、族塾、家塾和自设馆。义塾带有免费教育的性质,以出身清贫家庭的子弟作为施教对象。族塾依靠族产支撑,属于宗族内部办学。  相似文献   

7.
刘伟 《世界文化》2005,(2):46-47
通信,在人类生活中一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家书抵万金”,这无疑是对其重要地位的最好的解释。从各国各时期信函的发展中,我们可以了解一个国家、一个时代化发展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现代报刊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这些报刊信息量大,种类丰富,是研究近代史的宝库。在这些报刊中,《申报》是发行时间最久,影响较大的一份报纸。《申报》原名《申江新报》,创刊于1872年4月30日(清同治壬申年三月二十三日),至1949年5月27日停刊,刊行77年,共发行25599号。《申报》不仅记载了创刊以来各个历史时期国内的重大历史事件,而且对当时政治、军事、社会、经济、民俗等都有广泛而全面的报道,  相似文献   

9.
生物进化论的基本观点是:“物竞天泽,适者生存”。地球上的生物,随着地壳的运动,气候和自然环境的变化,处于不断的演化过程中,人类从出现到持续的进化发展,也是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变化而改变着自己的生存方式,从而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时期,形成不同的文化系统。在旧石器时代,人类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对于自然界只能以被动适应为主。人类生存所依靠的,主要是大自然所提供的现成食品,所以采集和渔猎是他们主要的生存方式。在我国华北地区的旧石器时代考古中,普遍认为存在两大文化体系:第一体系为“周口店第一地点———峙峪型系”,或称为“船…  相似文献   

10.
石小生 《寻根》2010,(4):136-141
最近,诸葛亮躬耕地问题又起纷争。本来,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悬案,争争无妨,但由于这次的争论不同寻常,有误导后人之嫌,故笔者也如骨鲠在喉,不得不辨,以还历史真相。  相似文献   

11.
12.
千年莲溪寺     
卢文芸 《寻根》2007,(6):70-75
莲溪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丁字桥南面的涂家岭,是武汉的“四大丛林”(归元、宝通、莲溪、古德)之一。这里从前曾是市郊,据说寺外本是良田美池,蛙声菜花,映衬着斜阳老树,古寺钟声,自有远离尘器的一分逸趣。不过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如今的莲溪寺已经深陷于都市拥挤的楼群环抱中,山门不远,就是车水马龙的雄楚大道,有无数的钢铁机器正呼啸而过,日夜不息。  相似文献   

13.
惠山祠堂     
张永初 《寻根》2005,(5):129-133
在江苏无锡惠古镇不足0.3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保存着120多处包括约80年姓氏,250多位主祭人物(不包括“贞节祠”2280人)的祠堂及部分祠堂遗址。2003年8月20日,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提交国家文物局,向联合国均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预备名单。  相似文献   

14.
土地庙情结     
谷祥云 《寻根》2006,(2):107-108
台静农先生曾来美国探亲旅游,自美国回台,在台大中文系闲谈时,他说:“美国有什么好,没有见过一个土地庙!”  相似文献   

15.
云居寺记     
祝勇 《寻根》2001,(1):81-88
那年和友人一起,躲进了京郊房山的云居寺,小住了一些时日。我们俩同住一间小小的僧房,读书、聊天、写作。有时,僧人们都去佛堂诵经,我们就坐在殿前的台阶上,遥望对面的青山,想着各自的心事,长久地不发一语。那时我们都处于困顿之中,想从烦闷的现实中挣脱出来,透一口气。我们不约而同,都想到了这里。不是遁世,而是让内心获得喘息和再生的机会,在沉默中重新积聚能量和勇气。  相似文献   

16.
寺庙辨异考     
顾关元 《寻根》2003,(2):38-39
人们常把“寺”和“庙”混为一谈,其实古时“寺”与“庙”是有区别的。最早的“寺”是指官吏办公的地方,是“官署”的意思。寺,古文作“侍”解。《经典释文》说:“寺,本亦作侍,寺人,奄人也。”故“寺”的本义是从“侍”这一字义而来的,所以侍人办公的地方也就叫做“寺”。考查古代典籍,不乏有关“寺”的注说,如《毛传·隐公七年》孔颖达注:“自汉以来九卿所居谓之寺。”《汉书·元帝记注》:“凡府廷所在皆谓之寺。”训诂学家许慎在《说文》中也训寺为“廷”,后来还有左思的《吴都赋》,形容吴都官署之多,夸张为“列寺七里”。…  相似文献   

17.
天坛     
张晶晶 《寻根》2004,(4):62-71
在今北京市崇文区永内大街东侧,坐落着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祭坛--天坛.  相似文献   

18.
The year 2012 is the year of the dragon by Chinese lunar calendar.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holidays in the year of the dragon, temple fairs in Beijing received up to 300,000 visitors per day, hitting a new record. In temple fairs Chinese celebrate the Spring Festival, praying for good fortune and happiness in the coming year.  相似文献   

19.
Qujiang International Shadow Art Festival 2010 attracted numerous photoqraphers from around the world. Participant photographers were offered various photo tours through which they were greatly inspired by gorgeous sceneries and historical sites of Xi'an. Following the tour around Qujiang Site Park, my fellow photographers and I embarked on a pilgrimage to Famen Temple, a Buddhist temple that dates back more than 1000 years.  相似文献   

20.
<正>Whenever I was in a riverside town of southeast China, I would feel relaxed when listening to melodious and lingering tunes of the guzheng (ancient Chinese harp) and walking through quiet sto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