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们在课堂中经常会见到这样一些现象:面对教师的提问。当一位学生不会回答时,教师会说“你再坐下想想”:当一位学生回答不全时,教师会说“谁来帮帮他”:当学生的回答不在教师的课前预设中或者一下子不知道对还是错时,教师会说“他的想法对不对呢?有没有道理呢?有兴趣的同学下课后去研究研究”;  相似文献   

2.
张海花 《教师》2010,(28):103-103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影响。谁都知道如果学生喜欢哪一个教师,他们就会喜欢那个老师所教的课,就会对那一门课感兴趣,就会有很高的学习热情。反之,如果学生不喜欢你这个教师,他还会对你上的课感兴趣吗?还会对你教的科目感兴趣吗?因此教师一定要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主动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摒弃“教师说了算,学生必须服从教师”的错误思想。  相似文献   

3.
最近,我在与侄子的交谈中,我侄子告诉了我这样一件事情:他们政治老师有一句口头禅:“我想大家都知道。”有一次,有几个学生正在数他说了几句“我想大家都知道”,这时,他们的政治老师又说了一句:“最近,美国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我想大家都知道……”当他还没有说完的时候,他们班一个同学在下面说了一句:“我们怎么知道?”顿时,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政治老师当时就气极了,对着那位同学大声说:“你给我滚出去!”听完侄子的话,我顿时陷入了深思当中,这位政治老师怎么不从自己的角度上去思考这件事情呢?他的课堂惯用语是真的存在问题呀。我觉得:教…  相似文献   

4.
在《种子里面有什么》的科学课上,我引导学生观察了蚕豆、黄豆、花生等种子,了解了种子的结构。课结束了,我对学生说:“整理桌面。”学生很快把被解剖了的种子收集起来,等着放入课代表拿着的垃圾篓中。突然,传来了一个声音“:老师,把它们埋在土里,是可以做肥料的。”我一楞,是呀,我怎么没想到?“你的想法真好!快告诉大家!”孩子站起来,大声把他的想法告诉大家,很快,就有了响应。“对,把它们埋在土里是可以做肥料的!我也知道的。”我爷爷还把蛋壳放在花盆里,给花作肥料呢。”“那好,让我们把它送回到大地妈妈的怀抱,让它在大地妈妈的怀抱中美…  相似文献   

5.
学生心理,最敏感、最娇嫩、最易受到伤害的当属自尊心理。在向天津急驶的列车上,坐着一位精神呆滞的少年,他叫赵××,几小时前,姑姑从锦州车站收容所把他接出来……原来,他是个初一学生,父母在大庆市工作,半年前转到天津上学,一位外语教师知他没学过英语,多次说:“教我们天津学生就够费劲了,还多你这个笨蛋!”他脸色黝黑,为了洗刷“小老黑”的绰号,他天真地相信了化妆品能增白皮肤的宣传,拿姑姑的“永芳”往脸上擦。课  相似文献   

6.
一位一年级教师在教儿童练习“我到…去…”口头造句的时候,一个学生造句说:“我到台湾去。”这就引起了哄堂大笑。有的转过头对他说:“咦?哈哈!你还到台湾去呢?”有的谈着:“他还到台湾去呢!好玩哩!”课堂纪律乱极了,他的脸庞也被笑得一阵红一阵白,呆呆地站著。这位教师很冷静地(实际地楞住了)叫大家停止了嘲笑,接著说:“大家不要笑,他还有话呢!”  相似文献   

7.
1、鸡蛋小贩有一个人带了一些鸡蛋在市场上贩售,他在一张纸板上写着:“新鲜鸡蛋在此销售”。有一个人过来对他说:“老兄,何必加新鲜两个字,难道你卖的鸡蛋不新鲜吗?”他想一想有道理,就把“新鲜”两个字涂掉了。不久,又有一个人对他说:“为什么要加在此呢?你不在这里卖,还会在那儿卖?”他也觉得有道理,又把“在此”涂掉了。一会儿,一个老太太过来对他说:“销售二字是多余的,不是卖的难道会是送吗?”他又把“销售”擦掉了。这时来了一个人对他说:“你真是多此一举,大家一看就知道是鸡蛋,何必写上‘鸡蛋’两个字呢?”结果所有的字都涂掉了。点…  相似文献   

8.
案例一:《雨下得有多大》教师让学生比较了同一地点的两幅下雨图片后,一脸疑惑地问道:“怎样才能准确知道雨下得有多大,大多少呢?”教师把“准确”二字说得特别重。生1:“看水花,水花大,雨就大。”生2:“看积水也可以知道雨的大小。”生3:“不行,老师问的是怎样准确地知道。”生4:“找积水的地方量一量。”“如果你量的地方是低的地方,雨水不是都流到那里去了吗?这样就量不准了。”一个学生表示反对。教师及时抓住这个时机,反问大家:“他说的你们同意吗?”“同意!”学生齐答道。“那么,怎样才能量得准呢?”教师追问道。学生纷纷说出了自己的…  相似文献   

9.
一、变模糊评价为准确评价 例1:有位教师上《四季》一课,学生读完课文后,教师问学生:“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喜欢夏天,因为夏天我可以到河里去游泳。”教师听了以后满意地说:“你真聪明,还会游泳呢!”这个学生的聪明之处到底在哪儿?会游泳就是聪明吗?  相似文献   

10.
家庭作业之所以成为学生的“负担”,原由之一就是家庭作业的机械、重复、乏味,使得学生望而生畏。要想让家庭作业独具魅力,我们不妨给作业“变变脸”:(1)时不时把“绣球”抛给学生。今天做什么家庭作业呢?老师不布置,大家自己回去想一想,做一回“小当家”。你“放手不管”,学生却格外重视。第二天,每个学生都做了自己的作业,再来一番交流展示,表扬鼓励某些突出的学生,效果的确好!这是把“绣球”抛给了大家。有时我们可以把“绣球”抛给某个学生“:今天我们就请某某做小老师,来给大家布置家庭作业,明天还请他来帮助检查批改。”这样一来,“小…  相似文献   

11.
案例:一位初中一年级的教师上完《要下雨了》一课之后,设计了两项作业供学生选择完成:(1)请你回家后把今天和小白兔一起碰到的趣事讲给你最喜欢的人听。(2)你还想知道下雨前其他动物的表现吗?回家叫爸爸妈妈告诉你。第二天,学生就围住教师汇报作业的情况。到后来,孩子们说:“老师您再给我们布置新的作业吧!”  相似文献   

12.
当麦克三周岁时,他要了一个玩具沙箱。他爸爸说:“我们的院子完了,以后小孩会一天到晚往花床里扔沙子,猫也会去凑热闹,那些草必死无疑。”而麦克的母亲说:“草还会长出来的。”当麦克五岁时,他要一副秋千架。他爸爸说:“完了。我见过人家在后院架那玩意儿。你知道那以后他们的院子看起来像什么?像草场上的一个干泥潭。孩子用运动鞋刨地,肯定会把草弄死。”麦克的母亲说:“草还会长出来的。”爸爸在给塑料游泳池吹气的空当警告说:“你知道他们会把这地方弄成什么样子?他们会把这儿弄成可以发射导弹的荒郊野地。但愿你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他们…  相似文献   

13.
鼓励性的话语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表扬语变多了,学生的积极性高了很多,但静下心来思考一番,热闹就代表着高效率吗?总在表扬声中度过,就如同吃糖,天天吃还能吃出甜味?在这股激励的浪潮中经常存在着不和谐的声音,值得我们深思。现象一:无视内容,一概鼓励教师提问后,一名学生说:"我会。"教师说:"你真棒(说着竖起了大拇指),没学就会了。"另一名学生也回答了出来,教师接着说:"你也很棒。"这  相似文献   

14.
学完《爬天都峰》一课,我检查学生生字词的学习情况,一学生主动要求上来听写他会的词语。在写“石级”这个词时,他写完了“石”,然后又写了个“纟”,却怎么也写不出另一半,急得脸都红了。下面的同学纷纷把手举起来,要求上来帮他写。是找个学生说给他听呢,还是让他下去另请一名学生来写呢,还是……他在讲台上急,还左顾右盼;我也在心中急,犹豫着。就这样让他下去,他肯定没面子;要是请个学生来帮他,他还是没面子;如果我悄悄说给他听,他仍是没面子。何况他脸还红着呢?终于,我说:“同学们暂时不要慌,现在我们让李钒去看一下教室的门牌,然后他就会…  相似文献   

15.
第一个故事:把螃蟹淹死
  每年的春天,学校门口都会有卖螃蟹的小贩,好多学生买来带进教室,这样不仅给教学带来麻烦,也影响孩子们的学习,这是教师们遇到的非常头痛的一件事。上午第四节课我走进教室开始做练习,没多大会就听见有一些学生在小声说话,我仔细观察,原来他们又在议论螃蟹。哎!我的头又大了,应该怎么办呢?我忽然灵机一动,装着很生气的样子说:“把螃蟹交上来。”同学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接下来的一句话把同学们逗乐了,“拿过来,让我把螃蟹放在水里淹死!”好多学生说,老师你不知道吗?螃蟹是生活在水里的,淹不死。我一看机会来了,马上说淹不死啊,那它离开水会怎么样呢?同学们开始七嘴八舌的议论,有的说它会不舒服,有的说它可能会死。那该怎么办呢?正在大家热烈讨论的时候,我接着说:“因为大家喜欢它,才会买,喜欢它就应该爱护它,你买来后应该放在家里,放在水里,它才会舒服啊!你们说对吗?”“对。”孩子们异口同声的回答。  相似文献   

16.
“盼盼,你还记得去年的今天我们做过什么吗?”妈妈一边干活,一边问。这可难倒了盼盼同学,都过去这么久了,怎么还会记得呢!于是盼盼就摇()了摇头。妈妈过来摸摸他的头,说:“盼盼,只要你写日记,就会记得了!”可是,盼盼都还不知道什么是日记呢。让我们一起来帮()帮他吧!什么是日记  相似文献   

17.
最近听了一节数学课《年月日》,课始老师问:“关于年月日,你都知道什么?”几个学生汇报后,老师准备向下进行,这时,一个男孩子依然高高地举着手:“老师,我还知道闰年是怎么产生的。”“好,我们等会儿再说闰年的产生,好吗?”老师请他坐下了。课继续进行,终于学到了闰年的特点,男孩子又一次举起了手,边举边站起来:“老师,我知道是为什么。”老师用手势示意孩子坐下,继续教学。下课的铃声响了,男孩子一下子站了起来:“老师,我还没说呢!”老师愣了一下:“噢,下课后你再讲给同学们听吧。”其实,让他说说又何妨!闰年、平年的来历,对于孩子们理解掌…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想教好孩子可不容易,但把孩子教坏简直是易如反掌。其实也不对,你要想把孩子培养成笨蛋,确实要费一番工夫。首先,你要在孩子很小、可塑性很强的时候,把原本淘气、聪明、对外界充满好奇的他关在家里,让他学习别人没学过的唐诗宋词元曲……当然你还不能留他一个人在家,要知道,小孩的自制力可不行,你要耐心看着他,一个字一个字,一个词一个词教他。有时候他还会不依你,哭着嚷着要出去玩,这时候你可不能心软,你必须扮铁面,坚决地对他说:“不行!”也就是说,你只有煞费苦心地给孩子创造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才能为日后培养笨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刘小祥 《班主任》2004,(12):34-34
新学年伊始,我们该怎样给学生们上好第一节课呢?下面一位老师的教学实践,也许会给你一些启发。刚上课,这位教师在一番简单的带有幽默感的自我介绍后,话题一转,说:“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来搞一个‘一二三’活动,你们看如何?”学生们听到开学第一节课就搞活动,而且活动的名字闻所未闻,情绪立刻被调动起来了。  相似文献   

20.
工作间歇,大家闲聊。主编读报突发感慨:“看来历史课是很有必要开的!”这句话勾起了一鸣对中学生活的回忆:“记得一次历史老师提问太平天国的治国主张,我由于前一天没复习,凭着课前五分钟的机械记忆,误把‘有饭同食’说成了‘有食同吃’,导致全班同学哄堂大笑,直到现在我想起这件事还心有余悸呢!”耀强哥哥接过话岔:“一看你就不能学文,想当年我连某个历史事件在课本的哪一页都记得清清楚楚呢!”主编叹了口气说:“哎!我们压根儿就没学过历史,悲哀呀!”全体无语,同情中……话说每个人打喷嚏都有每个人的特色,这天小徐因身体不适打了个喷嚏,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