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指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人的能力、社会关系、个性自由而全面发展.江泽民同志将人的全面发展提前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作为其本质特征,将发展的对象扩展到广大人民群众,将人与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的和谐纳入人的全面发展之中,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发展和创新.这样就把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结合起来,把人的发展与“三个代表“有机结合起来,把人的发展与提高全民族素质有机结合起来,具有重大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坚持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辩证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优良传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鲜明地体现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辩证统一: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坚持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实现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统一的物质基础;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是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统一的精神动力;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统一的根本体现。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深刻揭示了现代社会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必然要求及其所提供的条件和可能性 ,科学地规定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江泽民同志把人的全面发展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践 ,同实现我们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紧密结合起来 ,从坚持和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高度 ,提出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的科学论断。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人的需要理论无论是从理论角度还是从实践角度,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据.把人的需要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全面把握人的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本意义,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需要与人性的结合,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既是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又是一个现实的历史过程。把人的全面发展确立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的理论反思,又是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建构。坚持人的全面发展,就把我们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统一起来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要实现社会发展和入的全面发展,不能不经过市场经济这一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着双重效应,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互动的。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赋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理念以实践性的特点和现代的内涵,坚持远大理想与现实目标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尊重人的根本需求,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也是新课程理念下教育教学的核心思想.作为以大学生为主要教学对象的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与时俱进,根据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把以人为本理念作为加强及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性纲领,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以以人为本的理论及实践作为依据,提出贯彻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以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给人的全面发展以科学定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和未来社会的最高原则,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具有四个维度:一种科学的理论,一个崇高的理想,一种自由的生存状态,一种现实的运动。因此,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要把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并注意克服消极悲观和盲目乐观两种错误倾向。  相似文献   

8.
构建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学习型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提出的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构建学习型社会,无论是从现实性上还是从理论方面,都需要我们进行研究与探讨。本文探索性地从马克思主义人学角度阐述了学习型社会所蕴含的人学意蕴。并提出把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构建学习型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以解放人的个性为思想导向、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现实导向、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导向。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是祖国和民族的希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教育引导大学生实现美好人生追求的旗帜。本文通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三个规律”的升华、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的思想认识新境界,以及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创立、完善和践行“三个代表”要求的理论创新和伟大实践,论述了“三个代表”思想对大学生人生追求的导航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从党的二大明确制定民主革命纲领到党的十五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我党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最低纲领,从而在理论和实践上明确了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辩证统一关系,我们是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提出丰富发展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表达了全国人民的一种政治追求和愿望。但这 个概念还是一个全新的名词。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内涵丰富。本文仅简单阐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涵,简要分析了它与资 本主义政治文明的区别和它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区别,以及在比较中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从文明的结构与层次的角度说明了“两个文明”与“三个文明”的区别,指出了“两个文明”和“三个文明”的提出都有其理论和现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可归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包括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这四大文明建设的理论是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四届领导人创立并逐步拓展形成的。回顾这四大文明理论的发展进程,有利于把握文明建设的规律,提高文明建设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4.
试论生态文明的历史方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态文明不是取代工业文明的新的文明形态,而是贯穿所有文明形态(从渔猎社会到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智能文明)始终的一种基本结构.智能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只有形成新的生态文明,智能社会才是可持续的.  相似文献   

15.
论社会文明三维结构的统一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深刻阐释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在社会文明结构中的重要作用 ;论证了三者的辩证关系 ,它们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又具相对独立性。同时指出“三维文明”是平衡与不平衡的统一有机整体 ,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比照中剖析了“三维文明”的不同表现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代中国,发展进行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先进文化,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一些关系文化建设全局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把文明形态分成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种形态依据的是哲学基本问题的两要素-精神与物质的观点。本文认为文明形态有三种:精神文明、制度文明和物质文明,并从认识论、文化学和社会学实践的逻辑角度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8.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经历了农业文明时代(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时代(黑色文明)未来将要走向综合文明(绿色文明),农业文明是人类主体依赖自然客体的时代,工业文明是人类主体与自然客体对立的时代,未来的综合文明必将走向人类主体与自然客体的辩证统一,人类通过合理的科技创新,将营造起人类与自然共生共荣持续发展的美好家园。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以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表明了政治文明的建设是当代中国的又一重大历史任务。在政治文明建设中,政治行为文明对政治文明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政治行为文明有其基本的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本文对政治文明、现代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涵作了比较论述,并深入研究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涵盖的主要内容,以帮助人们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