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桥》是人教版教材中的一篇小小说,故事情常感人,矛盾冲突集中。作者以凝练的语言,简洁的白描手法刻画了一位无私无畏、爱民胜子、英勇献身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文章谋篇布局独具匠心,读来令人震撼。  相似文献   

2.
《桥》教学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6课《桥》。 教学目标 1.通过品读课文词句,结合洪水肆虐的危急情境,深刻体会老汉在危急时刻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精神,并通过深入朗读课文,得到语感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3.
<正>[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描写雨和洪水的句子。2.随堂学习并理解生词咆哮、疯了、狞笑、放肆等,会读揪、豹、瞪、呻、淌、膛、搀、祭奠等生字词。3.学习1~8自然段,感悟洪水的环境描写对烘托情景、衬托人们的恐慌以及老汉的镇定、沉着的作用,感受比喻、拟人、短句等表现形式的张力。4.通过学文初步感受小小说的文体特色,学习抓住小说三要素读小说。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一、激情导入同学们,生命因感动而精彩。在一个小山村里发生过一个感人的故事。这个村子曾经有过一座窄窄的木桥,它和村子里的一百多号人一起经历了一场可怕的灾难。今天就让我  相似文献   

5.
<正>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一、激情导入同学们,生命因感动而精彩。在一个小山村里发生过一个感人的故事。这个村子曾经有过一座窄窄的木桥,它和村子里的一百多号人一起经历了一场可怕的灾难。今天就让我  相似文献   

6.
<正>第一节讨论交流师:上课,同学们好!生:老师您好!师:请坐。师:(板书:桥)同学们,当你看到这个字的时候,你会想什么呢?生:什么样的桥?生:哪里的桥?师:今天咱们也带着这样的问题一起学习第16课《桥》(在桥前面板书:16)。课前大家已经自己预习了课文,现在请大家围绕"探究目标"进入小组讨论学习。(出示PPT1)PPT1:一、积累运用:你发现了哪些难记难写的字词呢?文中有很多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抓住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从字里行间感受老汉大山一般深沉的人格、高度的责任感,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把死的危险留自己的高尚情怀,即感受老汉的人性美. 3.粗略地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对比导入,感受洪水的可怕——打破了和谐之美 1.出示《小桥流水人家》一文的精美句子:"溪的两边,种着几棵垂柳,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一条小小的木桥,横跨在溪上.我喜欢过桥,更高兴把采来的野花丢在桥下,让流水把它们送到远方." 引导学生美读,感受和谐之美、幸福之美.  相似文献   

8.
《桥》这篇课文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沉稳、高风亮节、果断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通过教师与学生共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语,创设情景,感悟这名老党员的光辉形象。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9.
<正>【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品味羚羊飞渡场面的惊心动魄与壮美,感悟其中蕴含的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等精神。  相似文献   

10.
刘燕 《中小学电教》2011,(12):129-129
“桥”是中国文化的象征、艺术的体现。桥的结构、设计和建造是中国历史的象征。桥的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相似文献   

11.
教材分析课文主要讲解放军战士克服重重困难,架起人桥消灭敌人的故事。故事是按发展的顺序写的,先讲为什么要架桥,接着讲架桥的经过,再讲过桥,最后写部队冲过对岸,消灭了敌人。教学时重点应讲清怎样架桥,通过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从而理解文章的主题。并渗透本单元训练的重点——“着重写主要部分”。  相似文献   

12.
一、教师激情导入1.师:同学们,老师今天让大家听一段声音,大家想不想听?请大家闭上眼睛,静静地感受。2.播放音频,出示问题:你听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  相似文献   

13.
一、抓朗读,讲选材特色(重点是四、五、六节); 二、抓结构,理脉络层次;三、抓重点(“买桔子”一节),析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4.
郭世卿 《云南教育》2015,(Z1):56-57
教材简析:《桂林山水》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2课。课文共有4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引用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点明桂林是闻名遐迩、令人神往的游览胜地。第二自然段写漓江的水。作者并不先直接写漓江的水,而是从波澜壮阔的大海和水平如镜的西湖娓娓道来,后用一个"却"字转折,说明这些美景虽美,但都无法与漓江水相媲美,显示出漓江之水更加迷人!接着运用  相似文献   

15.
《浪花》教学建议江西南昌市教委教研室万良琦《浪花》是人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语文第二册中的一篇“看图学词学句”的课文,这类课文是凭借图画和汉字注拼音的短文,学习字、词、句,目的在于体现大纲中提出的“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的要求。这一册教材中,共有两组“看图...  相似文献   

16.
《小山羊》(六年制小语第一册)是多幅图的看图学文。通过教学要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动物吃的食物是不一样的,从实际上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有规律的。我在教学时是这样安排的:一、由教师范读课文,学生一边听,一边看图画。读课文时速度稍慢一些,每读完一段后作适当的停顿,使学生能对照图画把相应的一段内容想一想,使图画和语言对上号,通过语言帮助他们观察、了解这几幅图画说的是什么。二、把词句训练和观察图画的训  相似文献   

17.
陈颖 《云南教育》2002,(25):35-35
《挑山工》是当代作家冯骥才写的一篇散文。作者先写“我”在登泰山时发现挑山工的登山路程比游人长,但花的时间并不比游人多,于是产生疑问,然后写“我”与一位挑山工相遇的情况,通过交谈,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最后写“我”从泰山回来后,画了一幅挑山工的画,一直挂在书桌前。本组课文的阅读训练重点是“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这篇课文中有些句子含义深刻,应该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可安排以下环节导读课文。一、整体感知挑山工的形象在泰山上,随处都可以碰到挑山工作者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以饱含深情的笔触赞扬了挑山工坚韧…  相似文献   

18.
有关说明一、本单元教材的知识结构1.纵向联系将本单元知识放在整个小学阶段有关知识的总体结构中分析,纵观它的来龙去脉,即如下图 从本单元教材出发,观察上图“瞻前”可见,“倍”,分数、百分数意义及其应用一脉相承。在教学中,必须充分揭示三者的内在联系,将新旧知识融为一体,形成良好的认识结构。  相似文献   

19.
《挑山工》是“九义”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教学这篇课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可按“巧设悬念,感知文本→以疑促读,深入文本→入情入境,活化文本”三个步骤展开。一、巧设悬念,感知文本挑山工肩担重物走折尺形路线上山,路程比游人多一倍,为  相似文献   

20.
《太阳》是一篇常识性课文,内容浅显易懂,结构层次清楚,说明方法多样。教学时,要根据课文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第二个过程教学,处理例如语言文字训练与获取自然科学知识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