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隐喻已经成为许多学者研究的热点。目前学术上存在着认知隐喻和语法隐喻两大主要隐喻。它们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隐喻。本文客观地从隐喻的本质、工作机制、语义特征对这两种隐喻进行初步的比较。  相似文献   

2.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现象,也是一种认知方式。隐喻性思维模式是人脑认知能力发展完善的产物,是认知发展的更高阶段和重要方式。从认知的视角对英、汉语隐喻现象作比较性分析旨在验证其跨文化存在性,增加人们对英、汉隐喻的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促进双语学习和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Cultural Studies of Science Education - Metaphors invite. They contribute to our ability to makes sense of experience as they beacon us to make new (and sometimes playful) connections. In this...  相似文献   

4.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general processes involved in bilingual children's metaphorical reasoning was determined by conducting comparative research with children from bilingual and unilingual backgrounds. Two tests of metaphor as well as the Ravens Coloured Progressive Matrices Test (RCPMT) were administered to 30 bilingual Canadian-Greek children and to 30 unilingual Canadian children aged 8 and 11 years. The Proverbs Test (a verbal metaphorical test) and the Metaphoric Triads Task (MTT — a nonverbal pictorial test) were administered to both linguistic group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linguistic groups on the RCPMT and the MTT. The on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anadian-Greek and the Canadian children was that the former correctly preferred the moral of the proverbs in the Proverbs Test to a greater extent than did the Canadian children. The results are discussed with respect to bilingualism and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s of cognitive construct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study for bilingual education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5.
Using the pipeline metaphor as 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the current paper presents gender differences in computer science (CS)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CE) students’ study aspirations in elementary and high schools, the extent to which they hold a study-related job while in college and their career aspirations after graduating from college. It highlights some of the weak joints of the pipeline and suggests a number of implications to improve representation of women in computing field. It is based on 150 interviews with undergraduate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 belonging to five major ethnic/racial categories (White, African-American, Hispanic, Asian American, Native American) from seven institutions in the USA.  相似文献   

6.
7.
幸福之德育与德育之幸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时期,人们在拥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丰富的物质与闲暇的同时,幸福感却没有同比例地增长,甚至更多了人生意义的失落,多了病态幸福的危机;德育必须反思自身,在教育理念、内容、方法上进行改革,科学地进行幸福的德育教育,使德育变成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幸福观、体验幸福、培养幸福能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一直成为不少的哲学家和法学家广泛探讨的问题,近现代的实证法学家们提出法律与道德的不相关性,而代表自然法学派的法哲学家富勒则提出法律与道德的相关性观点,将社会的道德分为义务的道德与愿望的道德,认为义务的道德是维持社会得以正常进行而遵守的道德义务,是一种底端的要求。而愿望的道德是促使个人得以很好的发展及社会更加进步而崇尚的道德规范,属于一种高端的要求。二者有着内在的逻辑性,表现在义务的道德是愿望的道德的逻辑基础,愿望的道德以义务的道德为奠基并成为其必要性,二者共同成为了法律的内在逻辑要求,并赋予法律以内在的道德性。  相似文献   

9.
师德:一种特殊的角色道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这一特殊的角色定位,决定了师德是教师这一角色所规范和要求的道德,而并不是单纯的教师职业所能够涵盖得了的,师德更广义程度上是一种特殊的角色道德,是作为教师这一特定社会角色所具有的道德.  相似文献   

10.
高校研究生和本科生德育的有效衔接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也是开展德育理论研究的新思路、新视角。当前德育衔接存在“各自为政”的短视现象,缺乏可持续性。依据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致化”的总体原则,促进本科生与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自然衔接应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科学原则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原则。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隐喻、移位法与拟人法这三个英语辞格是人类思维中三种性质不同的方式的产物,并分析了其表现形式的不同。  相似文献   

12.
韩礼德的语法隐喻理论不仅是其系统功能语法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它使我们认识到了隐喻化与人类认知的发展之间的关系.试图以历时的研究方法解构语言系统,追溯语言构建社会现实的历程,具有深刻的语言哲学意义.然而,韩礼德的语法隐喻在启发人们认知世界的同时,也留下了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文章简要介绍韩礼德语法隐喻理论的基本内容,并对其理论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展开探讨,最后提出对语法隐喻开展深入研究的意义及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隐喻是人类的一种认知方式,也是人们认识抽象事物的认知工具.把概念隐喻理论和英语词汇教学结合起来,重视学习基本词汇,介绍学习隐喻文化内涵,用隐喻理解多义词等,从而弥补传统词汇教学的不足,提高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促进词汇的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14.
时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研究证实,空间概念的形成先于时间概念,对大多数时间概念的定义和理解都是借助空间概念,通过隐喻的形式来实现的.从词汇、"时间在动"及"自我在动"隐喻系统方面研究时间的空间隐喻及其在中英文中存在的普遍性,可以更好地理解时间的概念.  相似文献   

15.
俄、汉语隐喻的定义、来源、结构、作用几方面均存在差别,本文从句法的角度对隐喻进行分类,对比俄汉语隐喻的异同,加深对俄、汉语隐喻的理解,促进隐喻的正确使用。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社会公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三个关系层面 ,即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层面。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就必须高度重视社会公德的培育。公民素质、公共规范和公德意识是社会公德培育的三个关键点。  相似文献   

17.
我校从1959年开办至今,经历了40多年.1982年,我校创办广州市幼儿教育职业高级中学,首批实行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学校配有完善的专业设施.多年来学生在参加全国、省、市、区不同级别的各种比赛中荣获400多个奖项,学校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幼师人才,其中不少成为了用人单位的领导、骨干人才.  相似文献   

18.
需要是人们活动的一个动因,道德需要是人们进行道德活动的驱动力,在社会转型期道德教育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主要在于忽视了道德主体的内在因素--道德需要,要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就必须把道德培养 道德需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道德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19.
从道德立法的理论依据与现实基础入手,阐述了道德立法的必要性,并对道德立法的思路作了简单的构想。  相似文献   

20.
从道德关系理论中的熟人道德关系和陌生人道德关系视角出发,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滑坡现象进行理性分析,进一步厘清校园中熟人关系的亲疏性、实用性、单向义务性、道德双重性等特征,以及当今大学校园中陌生人道德关系发展的滞后所带来的"道德排他主义"盛行、道德信任危机频发、道德责任感落寞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建立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校园熟人道德体系,倡导"无论生熟,平等待人"的道德原则,博爱宽容、理性自觉、公私分明的道德要求;同时积极构建校园陌生人道德体系,克服道德排他主义,不以自己为标准同化或排斥"陌生人",接受"陌生人"的差异性,建立与陌生人之间的信任感,尊重"陌生人"的道德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