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疆汉语方言语法述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疆汉语方言语法,多与普通话语法相通者,此处不再赘述,本文仅就其与普通话相异者,择要概述。 一、后缀“子” 1、新疆汉语方言中带“子”缀的名词较多,有些是普通话里不能带“子”的。如:书本子 茶缸子 画张子 电影子 菜汤子 丫头子 脑门子 喝喽子 税局子 咽舌子 树枝子 燕鸡子 毛驴子 牛肝子 羊肺子 辣面子  相似文献   

2.
在汉语方言中,"子"尾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重要构形后缀。借用类型学研究的视角,对汉语方言中"子"尾的读音、构词、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进行考察,发现汉语方言中"子"尾虽然在语音形式、构词特征、语法功能以及语义特征彼此略有差异,但它们作为名词词尾标志的本质属性是一致的。同汉语中的某些虚成分一样,是粘附性的虚成分,不仅可以粘附在语素、词上,也可以粘附在短语上。  相似文献   

3.
以与普通话比较的方式,从特殊用法、语法化和语法意义、两者异同等三个方面描写分析了庆云方言里的助词“着”和“的着”,可以发现“的着”即“去着”,并与普通话“来着”相当。  相似文献   

4.
汉语各方言里都有词尾,但情况不尽相同,方言的个性在这里往往也能得以体现.就宁波方言来看,它的词尾较多,而尤以“头”、“子”尾词最为丰富.“头”、“子”尾词,在普通话和宁波话中都有,但其内部憎形又十分复杂,通过分析比较,可为吴语区人学习普通话词法提供一定的借鉴.《宁波方言中的“头”尾词》一文已发表于《湖州师专学报》1997年第1期,本文专门探讨普通话和宁波话中的“子”尾词.  相似文献   

5.
抚州方言中“个”的用法灵活多变,作为助词的用法是由量词用法语法化而来的,虽然普通话的“个”也存在着语法化现象,但抚州方言“个”的语法化表现与普通话有所不同,本文旨在探讨抚州方言量词“个”的语法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江苏东台方言作为江淮官话泰如片的一种,其语法中也存在与朱德熙提出的“F-VP”式问句类似的问句~((1))。从句法成分的角度看,东台方言中可以进入“可+VP”式问句各句法成分的词汇各有特点;从问句类型来看,江苏东台方言中“可+VP”式问句与普通话中的是非问、正反问式交叉重叠的关系,与普通话中的问句类型存在不对应、一一对应、一对多三种情况。  相似文献   

7.
在许昌方言中,“让”既可以表示被动,也可以表示处置,其中表示处置的用法目前在普通话和其他方言的文献资料里尚未发现。“让”在许昌方言中做处置标记基本类似于普通话的“把”,但也有自己的特点。其处置用法的形成一方面受普通话中使令动词“让”的影响,另一方面也爱许昌方言另一处置标记“叫”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指代词是汉语方言迥然有别于普通话的特殊语法现象,讲座这一现象对于我们加深对现代汉语(包括汉语方言)甚至古代汉语的认识,都不无价值。曲型黄冈方言区的指示代词是三分的,西南沿江地带是二分的。黄冈方言中指代词有“姐”系和“绝”系两种形式,前者可用于对举指别、强调程度,多在句中充当某一句法成分,也可以单用;后者只用于指别处所,必须单用。  相似文献   

9.
湖南湘乡方言的"子"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兰  张睫 《现代语文》2006,(4):87-88
湘乡方言属于湘方言娄邵片,方言中有丰富的子尾词,与普通话相比有许多不同之处,本文通过对子尾词结构特点和语法功能的考察,了解到“子”尾本身有很强的构词能力,由子尾构成的双音节子尾词作词干,前加修饰成分,是湘乡方言中子尾词的来源。  相似文献   

10.
新疆汉语方言词汇里由后缀“子”构成的派生词为数很多,不仅名词、量词里有,而且动词、形容词里也有。无论从这类词的数量上,还是从这类词的构造和意义上同普通话相比,都有其突出的特点。 普通话里,后缀“子”能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性成分(大多数词中,这些成分在现代汉语中都是非独用语素),后面构成名词(如“帽子”、厂子”、“本子”、“胖子”、“乱子”、“弯子”、“灯罩子”等),尽管是否用“子”有一定的习惯性(如能说“肚子”、“李子”,而不说“肺子”、“枣子”),但后缀“子”用得还是很普遍的,由它构成的名词也很多,因之,一般语法  相似文献   

11.
蒋静 《现代语文》2015,(1):78-80
主要从四川方言后缀“子”的构词、语法、感情色彩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通过举例分析讨论了四川方言中后缀“子”的用法及其在方言词语中所表达的感情色彩,并通过与现代汉语普通话在构词方面进行比较,从而得出四川方言后缀“子”所具有的几类特征。  相似文献   

12.
主要从四川方言后缀“子”的构词、语法、感情色彩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通过举例分析讨论了四川方言中后缀“子”的用法及其在方言词语中所表达的感情色彩,并通过与现代汉语普通话在构词方面进行比较,从而得出四川方言后缀“子”所具有的几类特征。  相似文献   

13.
青海方言中的“可”具有较为特殊的语法特点,可表示“又”、“再”、“却”等意义,同时还可以出现在句尾,做加强语气的成分。和其他方言以及普通话相比,青海方言中的“可”有其特殊性。本文描述了青海方言中“可”的用法,通过和近代汉语、普通话以及其他方言的比较,说明“可”在青海方言中的用法有进一步探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宿迁方言中有一些特殊的语言现象,其中有一种既非词语的构词形态亦非构形形态的特殊动词重叠结构,是正反选择问句中省略"不"的一种特殊表达。另外,宿迁方言被字句标记词有"被"、"给"、"来"、"挨"、"撩"等多个,与普通话的用法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5.
武城县地处山东西北部,位于德州市的西南方,与德城区紧相连接.武城方言属北方官话冀鲁方言的石济片,它的语法与普通话基本一致,但也有不同的地方.本文通过与普通话及其它方言的对比,着重探讨描述词缀“家、价“在武城方言里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包头方言与普通话比较有不少特殊语法现象,这里着重谈几个。一、名词包头方言中的名词可以重迭,这是普通话里少有的现象。词的重迭形式虽然是现代汉语的特征之一,但在现代汉语里,名词的重迭形式很少,除了爸爸、妈妈、哥哥、弟弟等这类亲属称谓之外,其他名词很少有重迭的。但是在包头方言里,许多名词都可以重迭。(二)单音节名词的重迭  相似文献   

17.
遵义方言量词的构形重叠有三种形式:完全重叠式AA、嵌“大”重叠式“A大A”和嵌“把”重叠式“A把A”,前一种和普通话相同,后两种则为遵义方言所特有。本文讨论各重叠形式的语法意义及句法功能。  相似文献   

18.
韩晓飞 《现代语文》2010,(7):104-106
集安市隶属吉林省通化市,集安方言是通化方言的一个下属分支。由于山区地理位置的局限,集安方言无论在语音、词汇,还是语法上都与通化方言存在着“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关系。本文介绍了“的”在集安方言中不同于普通话的其他用法,主要有四个方面,分别为“的”的变读、代替“子”的“的”、“数量短语+的”和“名词+的”。  相似文献   

19.
忠县地属重庆地区的东部,其语言中有许多方言特征词语。“嘴”的别体有九个,它在普通话中具有八个义项,在忠县话中,其意义与普通话稍有不同;“嘴”在普通话中可以作名词、动词、量词,在忠县话中也能如此。但是,忠县方言量词“嘴”却与普通话量词“嘴”具有不同的语法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文章着重分析了五台方言的“子”尾的语音特征、构成形式和语法功能,并与普通话“子”尾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