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一、基本概念及观点生态化运动是生态学观点在心理学领域中的应用。所谓“生态化运动”是指强调在现实生活中、自然条件下研究个体的心理与行为,研究个体与自然、社会环境中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从而揭示其心理发展与变化的规律。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个体是在真实的自然、社会环境中成长、发展的。个体的心理活动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心理发展要受到环境中多种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是一个复杂而又完整的系统。因此,在心理发展的研究中,应将被试放于现实的社会环境中考察,从他们和社会的相互作用中,从社会环境的各因素的…  相似文献   

2.
心理免疫力是个体在后天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与内外环境刺激进行交互作用基础上获得的、并受先天生物性因素影响的、维持自身心理健康的应对能力.由免疫心理活动、免疫心理品质和免疫心理调控三个子系统有机组成的一个完整的结构系统,各子系统又包含自己的组成成分.理免疫力形成和发展既受到先天生物性因素的影响,又受制于后天社会性因素和个体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生态模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生态系统理论和积极心理学视角认为,大学生是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其心理危机的产生自然要受到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且这些因素之间又是交互作用和影响的,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此外,个体本身也是一个开放的、自我决定的系统。在面对危机时,个体既是自我心理危机的调适者,又是自我发展的最终决定者。在此基础上,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生态模型,并对该模型中的微系统、中系统、外系统、宏系统以及各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何导致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产生进行深入分析,以期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生态化实证研究及建立行之有效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学科。尽管心理学的历史是短暂的,但它的形成过程却很漫长。对于中国心理学的发展来说,它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心理学教学已经在许多职业院校中进行。高职学生是大学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大多因为高考失利,无奈之下就读高职院校,因此他们对自身的发展没有明确的规划,加上社会对高职院校抱有偏见。高职院校学生承受很大的压力,心理健康的也受到影响,这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产生了消极的心理。学校可以采用相应的心理教学方法干预学生的心理,从而改善学生的心理状态。以下主要分析高职院校心理学教学及心理干预存在的必要性,探讨在网络环境下来高职学生进行心理学教学与心理干预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生态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研究的新视野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生态学倾向是当今科学发展的共同趋势,从心理学研究的生态学倾向着手探讨心理健康问题具有价值。通过与传统的心理健康观作比较,提出了生态心理健康观,并揭示了其本质--心理健康并非暂时的静止状态,而是一种动态的平衡。生态学价值表现在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杜威是身跨哲学、教育学和心理学三大领域的杰出学者,是20世纪影响东西方文化最大的人物之一。从心理活动过程、学习心理、动机与适应、成长与发展和现代社会中的心理学等方面评述杜威的心理学思想,得出他的心理学思想主要有:1.任何客观刺激都可能引起人的下一步反应;有目的的行动是记忆的一个因素;人在与环境相互作用时会产生情感。2.学习是在分享经验中对经验继续改造的过程。3.动机、适应和习惯源于实际经验。4.成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5.思想与情绪的、身体的、神经的、生物学的和社会的经验分不开。  相似文献   

7.
美育心理学是研究美育过程中受教育者心理活动规律和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的学问 ,既可以作为教育心理学的一部分 ,也可以作为心理学的一个独立的分支学科。作为教育心理学的一部分 ,它主要起到补充传统教育心理学体系之不足 ,完善教育心理学的体系与理论的作用。作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根据对个体审美意识和群体审美意识起源和发展规律、个体在审美活动中的心理活动变化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审美心理活动变化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审美心理活动与其他心理活动的关系等基本问题的回答 ,主要探索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审美意识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靳剑锋 《西北职教》2007,(7):36-36,41
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息息相关 教学过程是一个认知、情感、意志有机结合的整体心理活动过程。因为心理学科跟教学论是紧密联系的,甚至很难区分哪些是属于心理学范围的,哪些现象是属于教学论范围的,所以,学科教学是建立在心理学科基础之上的。学生的学校生活大多是在课堂学习中度过的,那么,学科教学过程就成为影响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心理健康分析及心理与就业指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心理健康的人内心世界与客观环境是一种平衡关系,是自我与他人之间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维持,大学生能否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快速地融入社会和进入工作中,是取得成功的关键点,需要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就业心理开展相应的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10.
心理学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一门科学。人在生活实践中与周围事物相互作用,必然有这样或那样的主观活动和行为表现,这就是人的心理活动,简称心理。心理学还研究人的个体和社会正常的或异常的行为表现。在高度发展的人类社会中,人的心理获得了充分的发展,心理学是人类为了认识自己而研究自己的一门基础科学。本着职业学校学生处于青年初期生理上的变化促使心理发生改变,开设心理学从情感调控、意志培养、个性塑造、意识训练等方面进行疏导教育,让他们能正确认识到自己在集体和社会中的地位及作用、认识到内心的心理活动及其特征是非常重要的。现就职业学校德育课程增设心理学是否可行进行剖析阐述。  相似文献   

11.
“拟态环境”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媒介环境和心理环境构成的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不等同于现实环境,又与现实环境密不可分,人的主观环境(心理环境)起着重要作用。拟态环境的研究重点大多在空间定位与导航领域,而缺少心理学的实证研究,拟态环境的研究有必要成为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2.
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在继承和整合积极心理健康、积极心理治疗、积极心理学、积极教育诸方面思想和实践的基础上,而形成的以积极和发展为取向,有目的、有计划地增进学生和国民心理健康的理论和实践体系。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据教育对象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以人的向善性为价值取向,运用积极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从正面发展和培养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防治各种心理问题,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创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必须扎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继承和借鉴经典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经验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构建起自己的基本体系。  相似文献   

13.
给心理健康教育注入积极心理学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应进行转折性变革,在诊断评价体系、治疗与咨询内容和总目标三个方面应转向积极心理学:从过于强调负性情绪的诊断转向积极情绪的诊断;从治疗疾病转向积极预防;以积极心理学的取向赋予心理健康教育新内容和更高目标。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中,要关心人的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关注人的积极的认知加工、积极的情绪体验和积极的社会行为,培养积极健康的人。  相似文献   

14.
依据“新基础教育”研究性实践的经验,借鉴文化发展心理学和生态学的研究观点,本文着重探讨了以学生发展工作为主题的学校文化生态建构问题。学校文化生态建构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自我完善的价值取向。为实现这一核心目标,学校文化生态建构必须充分考虑儿童发展和文化运作的机制。敏锐觉察儿童发展的势头,顺势开发儿童潜能,将学生组织建成文化生态系统,让学生在文化活动中建构自己的发展。本文从学校文化生态组织、学校文化生态能源及功能、学校文化活动设计角度和主要活动形态几方面探讨了学校文化生态建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知识经济时代的巨大变化加大了人们的心理压力,也对人们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与此同时,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却令人堪忧.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时代要求我们必须及时地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出客观的分析,从而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最终塑造健康心理,培养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6.
以生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探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微观生态系统的内涵、生态观心理健康标准、心理健康生态链构成和微观生态系统的构建途径。提出微观生态系统是以高职学生作为“心理生态主体”,以生态心理学的思维角度理解学生个体与环境的关系,更加关注学生个性化特征,满足多元化需要,以鼓励学生发掘心理潜能为重点.并尝试从生态心理学的角度探究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简述了认知心理学的生态学研究取向的基本主张,总结了生态学取向下认知研究的几种观点。认为生态学方法论对整个心理学的影响是巨大的,随着对认知心理学中符号加工取向和联结主义取向的批判,人们越来越关注认知心理学的生态学研究取向。  相似文献   

18.
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实际需要和社会要求出发,开展以必修课为基础的普及教育、以选修课为辅的系列教育、以活动化课程为补充的实践训练、以报告讲座为拓展的学术活动,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作为新兴的心理科学,积极心理学主张通过对情感体验、人格特质、社会环境等积极品格进行研究,从而挖掘出可以有效解决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措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心智共同发展,当前的核心工作是,各高等教育机构应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引入积极心理学的价值观念,塑造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格,最终实现其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