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汉武帝时立乐府之制与献赋之风有着内在的联系,乐制思想的象德缀淫与辞赋创作的欲讽反劝也是一致的。从历史上看,孔子倡导“思无邪”、反对“郑声淫”,是对乐制和诗教的要求,而从殷商的《桑林乐》到战国楚人的《好色赋》,正显示了继“郑声”而归“雅正”的思想演变。汉代乐府的内廷娱乐性质与象德缀淫思想的矛盾,辞赋创作欲讽反劝的矛盾,均在乐制的变迁中得以展示。  相似文献   

2.
《乐记》奠定了中国音乐美学的基石,其系统的音乐美学思想,对后世有深远的历史影响。本文试图对其中的“声”、“音”、“乐”三个概念进行思辨,尤其对“乐”的审美特征进行深入的探讨,并结合前人的研究对《乐记》中的音乐美学思想给以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3.
从孔夫子到毛泽东,自“焚书坑儒”到“文化革命”,文祸、语祸何以历千余年而不绝?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试图提出:作为中国政治传统中反智识主义之渊薮的法家,其反智识主义成分部分导源于先秦原典儒学;先秦原典儒学中微弱的反智识主义成分,由于获得其本身底蕴丰厚的主智论资源强有力的支援,形成互动的矛盾统一体,即“体用”关系;加之一元论和唯智论为基础的“藉思想文化以解决问题的途径”这一思维模式的影响,使之成为文祸、语祸等愈演愈烈的根源。  相似文献   

4.
吴世昌是一位文史通才,其学术思想可从“质疑师说”的新锐思想,“词辩”中的以声出情、以情圆境、以义设境、以音证境,“评判”的当代意义,“新论”中的极富个性与创建,“立场”的真实而非媚俗上滋生的丰富性等中去考察。其学术方法又拟可分为“基础甄别的科学选择性”、“多层分析的深入连贯性”、“多元询问的主动碰撞性”,并可从中找到闪光点。其学术意义在于不被尘世俗土所埋的精神境界,是学术界中升华的人性,是学术工作者个体在更大更崇高的系统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并自觉顺位,是发前人所未发之所见,是扬弃人性之私的一种超越后的生命新基点,是使我们最终看到了人性——追求——价值的一个直观的审美对象。  相似文献   

5.
“唯乐不可以为伪”阐明儒家的“乐”(yue)以真情成其感人深、化人速、致人乐(le)、效最捷之教。儒家乐教的真情本质自孔子发问:“人而不仁,如乐何?”便以“仁”所内含的“爱人”之情与“乐”所建塑的“合爱”之情同真并启;又经《荀子·乐论》《礼记·乐记》、嵇康《声无哀乐论》直证:“生于心”“感物而动”“不可免”的“乐”是“其声出于情也信”与“乐行志清”;并在诗、乐一体中以“好善恶恶”之真志“兴观群怨”,助推“礼”之践行。主体在乐所营造的真情世界,打开、抒发、共鸣、相知自身“仁心”中的真情,乐(le)且同乐(le)地化成仁者和仁之礼文社会。  相似文献   

6.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陈寅恪的名言。过去这一言说常被误解,需要多从学术视角去认识。它不是陈寅恪一人所见,而是当年相当一些人的共同取向,牵涉到时人关于学术与“我”之关联的认知,以及近代从历史研究中“人”的隐去到学术表述中“我”的消失这一发展进程。陈寅恪对学生再三强调“读书一定要独立”,强调“我”的主体性,意味着主观和客观可以是互补的,不必以客观取代主观,在当时的学术环境中有其特殊意义。至少在学术表述层面,我们需要让“我”回归。  相似文献   

7.
晚明思想家、文学家李贽在其著作《焚书?琴赋》中提出了“琴者心也”的观点,这一命题对晚明及其后的琴乐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许多学者认为这是对儒家礼乐思想的反叛。然而,深层挖掘“琴者心也”之“心”的思想内涵并梳理历代琴论,可以发现,李贽此说并非空谷之音。“琴者心也”是顺着主流琴乐思想之外的注重古琴自身艺术特性的琴乐思想发展而来的,这种思想并非离经叛道,而是一种对僵化的琴论的内在批判,以引导琴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原生态舞蹈是我国最古老的艺术.是我国古代“礼乐”中“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认为:“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所谓“原生态”舞蹈.应当是先民们“歌之不足.则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古老舞蹈形态的保留,是具有“文化源头”意义的民间舞蹈。  相似文献   

9.
金圣叹在评改《水浒》时是否“独恶宋江”.这是《水浒》研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本论证了金圣叹”独恶宋江”是真.是“骂杀”而不是“捧杀”;指出金圣叹是明代后期重要的启蒙思想家.他率性任情、以情格理的反道学的思想顿向是其“骂杀”宋江的主要原因;同时,对金批《永浒》时而出现对宋江的“赞语”,也做了具体分析.认为这主要是为了使用“障眼法”.使其作品在朝廷明令禁毁《永浒》的特定政治环境下得以付梓问世。  相似文献   

10.
李渔把“以心为乐”作为他养生的美学观,这既是李渔人生观的一种表现,又是他修心养性的方法。“以心为乐”的养生美学观中,包含着中国文化中许多传统的哲学思想,李渔既延承着前人的思想,又融会贯通,将自己的生活经验掺和其中,因此形成了他独特的养生方法。  相似文献   

11.
沉醉书香     
杨绛先生说,读书贵在“追求精神享受”;不过,读书的“乐在其中”,并不等于追求享乐。钻入书中世界,这边爬爬,那边停停,有时遇到心仪的人,听到惬意的话;或者对心上悬挂的问题偶有所得,就好比开了心窍。这个“乐”和“追求享乐”该不是一回事吧?读书人之“乐”,在于作家之气度,笔墨之劲健,底蕴之丰厚,灵性之勃发。好书,静中见生气;妙书,轻松间出风情;奇书,奔突之际现神采。气度的流变,情韵的播撒,精魂的锋芒,尽在不言中。相对而言,著书家之“乐”,在乎“遗物”;买书者之“乐”,在乎“访物”。这“物”,既有“境”、“知”,还有“人性”。比如,…  相似文献   

12.
一、“知人论世”的含义。“知人论世”是说要读懂前人的作品 ,就应该知晓作者的身份、思想、经历、家世…… ,应该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环境及作品产生的具体背景。“知人论世”见于《孟子·万章》。《孟子·万章》说 :“一乡之善士斯友—乡之善士 ,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 ,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天下之善士为不足 ,又尚论古人。颂其诗 ,读其书 ,不知其人可乎 ?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根据朱自清《诗言志辨》的分析 ,“知人论世”并不是说诗的方法 ,而是谈交友方法和修身原则。“尚”是“上”的意思。就是说 ,一个称得上…  相似文献   

13.
礼乐制度是以“乐”从属于“礼”的思想和制度。“礼”,即宗法制和等级制互相结合的礼仪;“乐”,即音乐,观其设立之根本目的,意在对民众进行思想教化。明清时期的礼乐制度高度成熟,不仅完善了宋元时期“本人性情,礼乐兼有”的礼乐观,而且在意识形态上更加细化。本研究以《清史稿·乐志》作为切入点,运用比较音乐学的研究方法,刍议明清时期礼乐制度的时代形塑,同时对明清时期礼乐制度所蕴含的时代思想及流变特点进行阐述,继而讨论礼乐制度在明清时期的形成、转型与嬗变。  相似文献   

14.
“非核心期刊”类高校学报在总体上处于学术出版界的末端。相对于核心期刊,其偏轻于质量要求的审稿标准和稿源质量较差的现实,是形成较多失范之作的客观原因。因应当前学术界反学术失范形势的需要,“非核心期刊”类学报应该回归到以“传播优质的学术文化”为根本职能的定位上来,丰富角色内涵,创新工作方式,在出版活动中体现防范和规制学术失范现象的特点,强化抵御失范之作的意识和能力,切实履行反学术失范的职责。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取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相结合的方法,证之以前人注疏和文字构形规律,揭示了“仁”字与“仁”词在孔子之前就已出现,孔子“仁”的思想来源于前人,其“述而不作”符合实际情况,于中国思想史研究不无小补。  相似文献   

16.
王英 《滁州学院学报》2005,7(3):13-14,36
陶渊明《闲情赋》的“闲”字应解释为“清闲”;此赋应创作于陶渊明归隐后之一两年的时间内;其主旨既不是表达爱情,也不是寄托政治寓意,而是作者在悠闲适意的田园生活中阅读前人之作的即兴之作。  相似文献   

17.
全面准确地把握马基雅维里的君主专制思想是客观、公正地评价马基雅维里的历史地位及正确理解其全部政治思想──尤其是“马基雅维里主义”──的关键。考察马基雅维里的君主专制思想,应坚持:以其从事学术活动的具体时代背景为前提,而不是与之相脱离;结合其学术个性,并使之成为一个有力的分析工具,而不是单纯从思想理论的角度来考察;将其两部主要代表作《君王论》和《论提图斯·李维的前十卷》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来加以把握,而不是人为地加以割裂。  相似文献   

18.
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其实.桂林的魅力远远不止这奇山秀水! 桂林之“乐” 到桂林.自然少不了漂流。如果再加上“水战”,更是其乐无穷。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学生对此的评价也是众说纷纭:有人把写作比之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也有人认为万般皆不是,惟我“味”最苦——写作如同慢慢地“挤牙膏”;当然也有学生“知”写作、“好”写作、“乐”写作。其中区别之大,确实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并且要慎重对待。  相似文献   

20.
公孙尼子的《乐记》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音乐美学的专著。其《乐本》篇论述“乐”产生的根源曰 :凡音之起 ,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 ,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 ,故形于声。声相应 ,故生变 ,变成方 ,谓之音。比音而乐之 ,及干戚羽旄 ,谓之乐。乐者 ,音之所由生也 ;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哀心感者 ,其声噍以杀 ;其乐心感者 ,其声口单以缓 ;其喜心感者 ,其声发以散 ;其怒心感者 ,其声粗以厉 ;其敬心感者 ,其声直以廉 ;其爱心感者 ,其声和以柔。六者非性也 ,感于物而后动。由此可见 ,公孙尼子认为“乐”之本源是“物”。这里的“乐” ,是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