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信息技术产业全要素相对生产率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相斌  于秀艳  曲然 《情报科学》2000,18(7):642-645
本文用数据包络分析的方法,对1993-1997年间的信息技术产业与其相关产业的全要素相对生产率进行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2.
李兰冰  刘军  李春辉 《软科学》2011,25(5):80-84
以DEA-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为理论工具,对两岸三地主要沿海港口的动态效率予以评价,考量各地港口的竞争地位和竞争态势。研究发现:(1)港口总体绩效不佳,且呈逐年恶化趋势,可能是受金融危机影响;(2)规模无效率是港口绩效不佳的根源,可能是港口资源分散造成的;(3)香港地区港口竞争力最强,台湾地区最弱,大陆居中;(4)大陆地区,长三角港口竞争力最强,其次为环渤海、福建及珠三角;(5)据吞吐量-效率矩阵,两岸三地港口可划分为精干、强壮、肥胖和瘦弱四种类型;(6)台湾地区全要素生产率趋于下降,效率恶化和技术退步是其双重成因;大陆趋于优化,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香港地区先提升、后停滞,但仍呈现一定技术进步特征。  相似文献   

3.
文章尝试性地以金融相关比率为产出变量,以金融从业人数、固定资产投资以及贷款余额为投入变量,运用DEA-Malmquist方法测算了中国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并采用空间数据分析方法,考察了市场化对其的影响作用.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1997-2011年间,中国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呈现出下降的态势,并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市场化在2002-2006年间并没有促进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反而呈现出与之负相关的关系;在其它时期,市场化的发展明显地促进了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技术效率是市场化发展对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影响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随着“一核一带一区”发展战略规划的发布,广东省经济发展不平衡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全要素生产率作为切入点,通过提高不发达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来缩小区域经济差距。本文用对2001-2017年广东省21地市的面板数据做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财政科技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政府可通过调整财政科技投入结构来缩小全要素生产率发展差距。  相似文献   

5.
赵良仕  孙才志 《资源科学》2013,35(6):1229-1237
基于省际水足迹和灰色水足迹等的面板数据,本文利用带有“非期望”产出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通过Global-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度了1998年-2010年中国31个省、区、直辖市的水资源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并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变化、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变化.研究发现:①不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水资源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高于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水资源全要素生产率;②非期望产出情况下的水资源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明显具有正的空间集聚现象,且非常显著;③中国31个省、区、直辖市水资源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源于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出现恶化,波动变化都很小.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水资源利用效率健康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全要素生产率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要素生产率是经济增长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自二战以后,国际上生产率研究的重点从偏要素生产率转向全要素生产率,标志着现代生产率问题研究的开始,也将生产率的研究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本论文在梳理国外已有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对全要素生产率相关概念、理论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7.
采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和二次指派程序方法探究了国家高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空间不平衡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国家高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较低且呈持续下降趋势,表现出了明显的空间不平衡特征,西部国家高新区增长较快,东部与中部国家高新区次之,东北部国家高新区相对较慢;从结构组成因素分析可知,技术进步差距是国家高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空间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技术效率差距是次要原因;从外部影响因素分析可知,国家高新区之间的资本积累、双创平台、研发投入、产业结构等方面差距加剧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空间不平衡。基于此,提出了推动国家高新区全要素生产率协同提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2000-2011年中国主要旅游城市全要素生产率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晓龙 《资源科学》2014,36(8):1626-1634
历时性绩效分析可以对一定时期决策单元的生产过程进行全面评价。城市是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依托载体和基本行政单元,评价城市的旅游发展效率水平对不同类型城市选择针对性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以下简称DEA)的相关模型,以曼奎斯特(Malmquist)指数为指标,对中国58个主要城市2000-2011年期间的旅游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时期大多数城市的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的技术变化以增长为主要特征,但效率变化以下降为主要特征。且效率变化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但从影响程度上看,技术变化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大于效率变化。从空间格局上看,西部地区城市旅游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高于东部地区、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效率变化呈现出与全要素生产率变化一致的特征,但技术变化则呈现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依次递减的特征。本文从城市旅游发展的阶段特征出发,对上述结果形成的过程和机理进行了分析,认为旅游产业的低技术本质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是影响上述结构形成的根本原因。最后,将58个城市按照分解特性分为4个象限,并就每个象限城市的旅游发展策略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2001~2016年安徽省大中型工业企业以及1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对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进行了测算,并通过实证方法进一步分析了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及技术进步率的因素。结果显示:(1)考察期内安徽省中大型工业企业Malmquist指数及技术进步指数大部分年份都大于1,且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是由于技术进步的提高引起的。(2)外商直接投资和企业盈利能力对全要素生产率以及技术进步率都具有正向影响;企业规模和政府资金对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率都具有负向影响;行业集中度对全要素生产率不显著,对技术进步率有负向影响。最后,在本文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为提高安徽省工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03-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使用DEA-Malmquist模型测算了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并实证检验了智能化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Malmquist测算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在研究期内年均增长8.2%,且技术进步贡献了主要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西部地区增长最快,其次是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实证结果表明:智能化显著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且智能化是通过促进技术进步增长的方式实现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智能化对制造业技术效率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智能化显著促进了中西部地区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且对西部地区促进作用更大,但对东部地区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电子信息产业在促进经济增长、推动节能减排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引领国家发展的战略性主导产业。电子信息行业上市公司是带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客观评价其经营绩效,有助于提升公司竞争力。选择国内19家电子信息行业上市公司,运用2005-2010年面板数据和BBC模型及视窗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经营绩效评价。结果显示,目前我国该行业经营绩效稳定,但内生增长能力低下,在未来发展中实现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构建了文化产业发展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根据1996-2009年的相关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中国各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绩效进行了定量分析。并且利用计量经济模型检验了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建立全国各地区的信息服务业竞争优势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加权主成分TOPSIS价值函数模型的方法对2008年全国各地区信息服务业的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得出沿海地区信息服务业优势明显,而中西部地区稍显落后的结论,并对中西部地区的信息服务业发展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查先进 《情报科学》1999,17(2):137-139,144
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之一,文章从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即经济基础薄弱,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政策和法规不完善,针对这些问题,作者进一步探讨了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中国信息产业走近WTO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龙鹙 《情报科学》2000,18(7):581-583,587
本文阐述了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并就“入世”对中国信息产业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为迎接“入世”,中国信息产业所必须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d information market on information service industry.The analysis is made from 2 aspects: the present market condition d information service industry and the circulating mechanism d informa-tion market. In this way, the author wants to point out that it is important for information service industry to lxfild a perfect market mechanism.  相似文献   

17.
我国ICT产业成长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人类社会步入信息经济时代以来,ICT产业以其庞大的经济规模和迅猛发展的态势成为世界科技和经济发展的焦点领域。科学评价ICT产业成长能力,评判我国ICT产业所处的国际地位,明确存在的差距,并发挥比较优势,实现ICT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务之急。建立了ICT产业成长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ICT产业成长能力进行实证评价,以期为ICT产业的成长与发展提供科学的评价方法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我国省域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高新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先导产业,已成为各国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选取了高新技术产业从业人员数等12项指标,构建了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我国省域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类,并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对省域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进行了系统分析.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论,有针对性地提出有利于我国省域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信息产业的基本条件为依据,分析了我国在信息产业建设上所面临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发展我国信息产业的宏观策略。  相似文献   

20.
信息产业发展环境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维慰 《情报杂志》2003,22(8):61-63
相得益彰的外部发展环境是信息产业得以健康、高效发展的保障。本文就此对信息产业发展环境的构成因素和影响程度展开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信息产业发展环境的评估指标体系。建议以市场、政策、法规、投资为突破口。优化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环境。使信息产业走上规范、有序、快速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