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俄语诗歌对新诗革命和百年间新诗的体建设产生了较大影响,不仅影响到新诗的职能,也影响了新诗的形态,特别是影响了新诗的诗体建设。俄语诗歌使新诗更重视诗的济世功能,使新诗与古诗相比更具有现实性、严肃性,更政治化。俄语诗歌对诗的音乐性和排列美的重视,也使新诗将诗的音乐美与排列美作为诗体建设的主要内容。前苏联的诗歌观极大地影响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新诗,助长了新格律诗的流行。中国新诗人对俄语诗歌的形态有些“误读”,加剧了新诗诗体的自由化与格律化的对抗。  相似文献   

2.
陶保玺先生的《新诗大千》是一部研究新诗体式的重要作,以新格律诗和自由诗两种新诗的主要样式为对象,对新诗体式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全面总结,展示了整体新诗的体式气象,并提出了一些具有诗学意义的见解,实现了新诗体式研究领域的突破。  相似文献   

3.
徐勇 《江西教育》2001,(3):22-23
新诗,在 1998年以前一直被视为高考的盲点。但近两年高考对新诗的不断注重,为新诗教育展现了无限光明的发展前景。如果说, 1999年高考命题首设新诗鉴赏题型是新诗教育发展的一道曙光,那么, 2000年高考新诗题量的进一步增大和作文文体的全开放则是新诗教育发展的一轮喷薄而出的朝阳。这无疑为语文教育开拓了一个新天地。   1999年高考首设新诗鉴赏题型,将现代著名诗人艾青的抒情短诗《我热爱这土地》搬上了语文卷,从而打破了高考由古诗一统诗歌天下的局面,为新诗教育注入了活力,对促进新诗教育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000…  相似文献   

4.
处于时代转折点中的新诗,其一举一动都引人注目。经过百年时间的演变,新诗的价值和规范出现了走向僵化的危险。发扬新诗的精神,再定义新诗就成了新诗创作和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新诗的传统是广泛而丰富的,而最重要的无疑是自由的传统,先驱者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梁宗岱主编的《大公报·文艺·诗特刊》(1935年11月-1937年7月)是1930年代平津文坛上一份重要的诗歌专刊。该刊有意提倡和试验“发见新音节和创造新格律”,反映了当时中国新诗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与1920年代的“新格律诗”不同,他们意在打破中国新诗惟“自由体”独尊的局面,通过发起对诗歌“格律”和“音乐性”问题的讨论和创作实践,重树一种汉语现代诗的写作策略,发现、认识并运用现代汉语自身特有的音乐性,以期形成一种兼顾现代汉语语言特征、旧诗传统、西方“纯诗”理想三者统一的“新诗”观念。  相似文献   

6.
随着大纲对学教育的重视和近两年高考新诗题量的增大和作体的全开放,新诗的鉴赏和写作已引起了语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但如何通过实施新诗教学,来提高学生的新诗鉴赏能力和新诗写作能力,则是困扰不少语教师的一大难题。笔从事“新诗教育”研究多年,认为新诗“五感”教学,不失为语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中国新诗初期,俞平伯先生在1919年说,新诗坛有这样一种人:他们并不知新诗的真正精神和价值,不过看这个东西很流行很时髦;用了浅显的白话,不讲对仗,不押韵脚,不用古典,他们随着嘴乱诌,似乎很容易,所以很喜欢他的。……这一派人对于新诗前途的发展很有妨碍,他们乱做乱投稿,弄到后来,社会上对于新诗自然要抱一种燃恶轻蔑的态度,新诗社会化的成功,就很难预期了。──《社会上对于新诗的各种心理观》七十多年后的今天,这仍是败坏新诗声誉,俄害新诗生命的大敌。回顾新诗的历史,可以发现,非诗化的理论和实践,不断对新诗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王琴 《学语文》2010,(4):44-44
四时惟觉漏声长,几度吟残蜡烬缸。 惊梦故人风动竹,催春羯鼓雨敲窗。 新诗淡似鹅黄酒。归恩浓如鸭绿江。 遥想翠云亭下水,满坡青草鹭鸶双。 完颜瓒(shú).生于公元1172年.卒于公元1232年,本名寿孙,字仲实,一字子瑜,号樗轩老人。金世宗孙,越王完颜永功长子。“天资雅重,薄于世味”(《中州集》卷五),累封密国公。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全面反思近百年来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诗研究状况的基础上,从考察新诗历史与现象出发,探索了一种以“话语”为理论基点的研究范式。本文将新诗本体和历史视为一种特殊的对话关系,认为新诗的生成和发展是多重因素相互交织和碰撞的结果。其中至关重要的因素是语言和语境。语言为新诗的形态、样式等提供了质地基础,而语境则为这些要素的形成提供了开阔的“场域”。作为新诗语境的场域与场域之间的复杂运作。深刻地影响了新诗自身的内在构成和历史进程。对新诗语境的重视,将有助于消除以往研究中某些关于新诗的似是而非、不证自明的判断或成见,让研究者以求真的态度回到新诗的“起源”。本文的目的,并不在于从别一种角度完成对新诗历史的“重述”,而是藉此彰显新诗发展和自我建构过程中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0.
鲁迅在中国新诗发展中就新诗的主体观、新诗的创作观念、新诗的表现形式等方面提出了自己卓有成效的见解,这些见解曾对中国新诗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在当前中国诗歌发展的低谷时期,鲁迅的新诗观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探险家》是诗人朱英诞的一首诗作,表现了诗人在追寻理想的道路上的寂寞与坚守,绝望与寻求。诗歌运用大量象征性意象,呈现出贯穿中西文化的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2.
相对于日常实用语言和科学语言,诗歌语言是一种反常规性的语言。诗人打破语言规范对诗性的束缚,寻求语言的诗性张力。诗歌语言是反常而合道的,语理不通而情理通。诗歌语言突破日常语言规范有缩略、嵌合和倒装三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Ode on a Grecian Urn"was written by English writer John Keats,and was one of the most well-known poem.The Chinese translations of this poem each has their own merits and demerits.Two of the noted translators and poets,Zha Liangzheng and Tu’an,both presented their spiritual labor of this poem.By analyzing the image in this poem,the paper will show you some ideas about those two version of translations.  相似文献   

14.
卞之琳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别具一格的诗人。从30年代中期开始,诗意进入明显的成熟之境,创作了以《距离的组织》为代表的主智型一类的诗。此处只简单从诗人对我国诗词传统的沿袭角度入手,进行简约的勾勒与阐发,特别是诗人生成的沉积意识和具有的黄昏情结,来作出一定的说明。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海子主要的诗歌为文本,分析了海子诗歌的抒情特质、乡土色彩与先锋意识和神性意味等艺术特征;还从五个方面分析了海子诗歌的语言特征,认为海子是中国新文学史上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人",其诗歌空间在当今诗坛中呈现出广阔的背景和深邃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柳永是北宋第一个致力于词创作的作家,为宋词的发展开创出了新的局面。本探讨了宋词发展兴盛的成因,并通过对《雨霖铃》一词的分析,阐述了柳永对宋词发展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五四文学革命新诗运动中的蜀籍作家团队,是一支敢为天下先、冲锋陷阵的文化生力军。康白情是蜀籍作家中最早投入五四新诗运动、并进行创作的实践者。吴芳吉是五四新诗运动中的“独行侠”,其代表作《婉容词》充满爱国激情,深刻反映现实生活,是五四文学革命中的最强音之一。郭沫若是浪漫主义流派的创始人、中国新诗的奠基者,其诗集《女神》以它全新的精神和形式使五四时期的白话诗取得了强力的突破,成为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总之,从白话诗的开创到中国新诗的奠基,蜀籍作家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海子主要的诗歌为文本,分析了海子诗歌的抒情特质、乡土色彩与先锋意识和神性意味等艺术特征;还从五个方面分析了海子诗歌的语言特征,认为海子是中国新文学史上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人”,其诗歌空间在当今诗坛中呈现出广阔的背景和深邃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2 0 0 2年的《考试说明》和高考题型显示 ,诗歌鉴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切实可行的欣赏方法是 :联系作家风格及作品背景 ;抓住诗歌意象 ,展开联想 ;咬文嚼字 ,探究用词造句的妙处 ;抓住艺术特征 ,分析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20.
简论中国现代诗的智性化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性诗是知性和抒情的混合产物,是完全不同于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特诗种。中国现代智性诗经由30年代卞之琳、40年代冯至和九叶诗派、50--70年代的台湾现代诗、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的新诗潮逐步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