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汉时有位勇猛善战的将军,名叫李广。他一生跟匈奴打过七十多次仗,深受官兵和老百姓的爱戴。李广虽然身居高位,统领千军万马,但他一点也不居功自傲。他不仅待人和气,还能和士兵同甘共苦。每次朝廷给他的赏赐,他都统统分给官兵们;行军打仗遇到粮食或水供应不上时,  相似文献   

2.
断箭     
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远也做不成将军。春秋战国时期,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仗。父亲已做了将军,儿子还只是马前卒。  相似文献   

3.
【故事新编】兔子阿西在兔国是个很有名的人物。他熟读兵书,谈论起用兵打仗来,兔国一流的将军也难不倒他。为此,电视台的记者专门采访了这位未来的大军事家。兔子阿西非常自负,他说:我  相似文献   

4.
1.断箭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远也做不成将军。春秋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仗。父亲已做了将军,儿子还只是马前卒。  相似文献   

5.
使用语言要讲究它内在的顺序,否则,就会有碍于交际.这话并非绝对.在特定语境中,有目的地颠倒语序反而有着更富情趣、更具韵味的功效. 宋朝有个叫党进的将军,他性格粗鲁直率,打仗只凭蛮勇,缺乏智谋.这位将军虽立不了什么战功,但却很能"受禄",好吃懒做.而每当吃饱饭后,他就拍着肚子说:"伙计,我可没有亏待你啊!"于是,有人送给他类似对联的两句话来嘲讽其行径,这两句话由五个字的不同排列顺序组成: 将军不负腹,不腹负将军.  相似文献   

6.
成语故事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西汉时候,有一位勇猛善战的将军,名叫李广,一生跟匈奴打过七十多次仗,战功卓著,深受官兵和百姓的爱戴。李广虽然身居高位,统领千军万马,而且是保卫国家的功臣,但他一点也不居功自傲。他不仅待人和气,还能和士兵同甘共苦。每次朝廷给他的赏赐,他首先想到的是他的部下,就把那些赏赐统统分给官兵们;行军打仗时,遇到粮食或水供应不上的情况,他自己也同士兵们一样忍饥挨饿;打起仗来,他身先士卒,英勇顽强,只要他一声令下,大家个个奋勇杀敌,不怕牺牲。这是一位多么让人崇敬的大将军啊!后来,当李广将军去世的噩耗传到军营时,全军将…  相似文献   

7.
秘密     
德国的佛德烈大帝,大约是在打仗吧,一个将军来见他,问他用的什么策略。皇帝道:“你能够保守秘密吗?”他指天发誓说:“我能够,沉默得像坟墓,像鱼,像深海底的鱼。”皇帝道:“我也能够。”  相似文献   

8.
从前有一个士兵,因为打仗时逃跑,将军就让他打扫茅房,作为对他的惩罚。当时,这个士兵是军队里炸弹做得最好的人,他对这件事很想不通,就想让人们看看他多么了不起。  相似文献   

9.
北齐兰陵王高肃有一个面具,每当战斗的时候,都会戴上它,那狰狞的面目,让人一见而胆寒。兰陵王喜欢戴面具,不是因为长得有点对不起人,而是长得太美,美得无论如何不能和军人联系在一起。兰陵王被誉为古代四大美男子之一,《北史》中说他"貌柔心壮,音容兼美";《兰陵忠武王碑》中说他"风调开爽,器彩韶澈";《旧唐书·音乐志》中说他"才武而面美";《隋唐嘉话》中更绝,说他是"白类美妇人"。不管怎么说,兰陵王长得非常漂亮,再加上他纯正的皇族出身,是个百分百的"高富帅"。  相似文献   

10.
西汉时候,有一位勇猛善战的将军,名叫李广。他一生跟匈奴打了七十多次仗,战功卓著,深受官兵和百姓的爱戴。李广虽然身居高位,统领千军万马,但他一点也不居功自傲。他不仅待人和气,还能和士兵同甘共苦。每次朝廷给了他赏赐(shǎng cì),他都把那些赏赐统统分给官兵们。行军打仗时,遇到粮食或水供应不上时,他自己也同士兵们一样忍饥挨饿。打起仗来,他身先士卒(zú),英勇杀敌。意思是说,桃李有着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实,虽然它们不会说话,但仍然会吸引人们到树下赏花尝果,以至树下都走出了一条小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则成语比喻为人真诚,…  相似文献   

11.
将军泪     
刘建超 《初中生》2012,(34):24-26
正将军不流泪。将军12岁那年,揣着两块烤红薯,翻了30里山路,参军报仇。他牙齿咬破了嘴唇,鲜血顺流而下。村口的老槐树下,白匪肆虐,树上还吊着他父母的尸首。队伍上很苦,大人都受不了。年少的他受得了,风餐露宿,酷暑严寒,他从不叫苦。在队伍里长大的他,听到枪声就振奋,托起枪把子手就痒,打仗就知道往前冲。  相似文献   

12.
断箭     
《好同学》2004,(12)
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远也做不成将军。春秋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仗。父亲已做了将军,儿子还只是马前卒。又一阵号角吹响,战鼓雷鸣了,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其中插着一只箭。父亲郑重地对儿子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故事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西汉时候,有一位勇猛善战的将军,名叫李广。李广虽然身居高位,统领千军万马,但一点也不居功自傲。他不仅待人和气,还能和士兵同甘共苦。行军打仗时,遇  相似文献   

14.
文成法立     
关于写作文的方法 ,古人强调一个观点 :“文成法立”。用今天的话说就是 ,你写某篇文章尽管没有想到用什么方法 ,实际上不知不觉地你还是用了一定方法的 ,如果这文章写得好 ,那么这方法就是对的 ,就可以成立。清代文论家袁枚曾以打仗作比喻 ,来说明这个意思 ,他说汉朝大将军霍去病不学孙膑吴起等人的打仗方法 ,但他能打胜仗 ,我们就承认他打仗的方法是对的 ,可以叫“霍去病方法。”唐代将军房 下功夫钻研古人的车战方法 ,可是一上战场就打败仗 ,尽管他认真执行了传统的车战方法 ,也等于无法。他说 ,“文之为道”也跟打仗一样 ,没有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5.
百步穿杨     
<正>战国时候,秦国的将军白起非常善于打仗。由他指挥的战争没有失败过,所以人们称他为"常胜将军"。有一年,秦国的国王派白起领兵前去攻打魏国。如果魏国被秦国攻下,会在多个国家间引起连锁反应,所以许多人都感到担忧。有个名叫苏厉的谋士,奉命前去游说白起不要攻打魏国。苏厉设法拜见白起,向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16.
"纸上谈兵"的故事大家一定都听说过:古时候有个赵将军,他虽然饱读兵书,但从来没有打过仗,在战场上只会生搬硬套,不知灵活运用,最后打了败仗.今天我们的"作文游乐场"里就要来玩一个纸上站"兵"的游戏.别怕,这可和打仗没什么关系,是个有趣的游戏哦!  相似文献   

17.
《广西教育》2006,(6C):31-31
西汉时候,有一位勇猛善战的将军,名叫李广,一生跟匈奴打过七十多次仗,战功卓著,深受官兵和百姓的爱戴。李广虽然身居高位,统领千军万马,而且是保卫国家的功臣。但他一点也不居功自傲。他不仅待人和气,还能和士兵同甘共苦。每次朝廷给他的赏赐,他首先想到的是他的部下,就把那些赏赐统统分给官兵们;行军打仗时,遇到粮食或水供应不上的情况,他自己也同士兵们一样忍饥挨饿;打起仗采,他身先士卒,英勇顽强,只要他一声令下,大家个个奋勇杀敌,不怕牺牲。这是一位多么让人崇敬的大将军啊!  相似文献   

18.
相信自己     
宋英 《下一代》2010,(7):26-26
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脑海里出现了一个春秋战国时代的小故事。 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仗。父亲已经做了将军,儿子还是个马前卒。有一天,阵前号角吹响,战鼓雷鸣,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其中插着一支箭。父亲郑重地对儿子说:“这是家传宝剑,配带身边,  相似文献   

19.
富人夺羊     
希伯来人历史上有一个最著名的王叫大卫。大卫王手下有一个将军叫乌利亚。乌利亚有一个美丽的妻子。乌利亚在前方打仗,大卫王就在后方霸占了乌利亚的妻子。乌利亚的妻子有了身孕后,大卫王怕事情泄漏出去,就把乌利亚派遣到最危险的地方去打仗。后来乌利亚战死了,大卫王就把乌利亚的妻子接到宫中。事后,天神耶和华差遣先知拿单去见大卫。拿单到了大卫那里,对他说:在一座城里有两个人,一个是富户,一个是穷人。富户有许多牛群羊群,穷人除了所买来养活的一只小母羊羔以外,别无所有。这只羊羔在他家里和他的女儿一起长大,他吃什么羊羔…  相似文献   

20.
邻居秋玲的小孩贝贝,既聪明又淘气,这令当妈妈的秋玲很是头痛.比如,贝贝喜欢玩军队打仗的游戏,可每次玩完后总把那些"小将军"、"小士兵"丢得到处都是.于是,秋玲看到了便会数落儿子:"贝贝,跟你说过多少遍了,玩完打仗的游戏后,要把那小人儿放回到盒子里去,你总是不听,怎么就不长点记性呢?"可奇怪的是,尽管妈妈每天这样唠叨,贝贝还是我行我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