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川民 《文化学刊》2009,(1):167-176
《方言疏证》完成于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历时20余年,是戴震晚年完成的一部力作。书中大量使用“同”与“通”两个术语,用现代语言学理论加以分析,这两个术语都有许多不同的含义。为了准确地理解该书的深刻内容,我们对书中的“同”与“通”两个术语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袁耀辉 《文化学刊》2009,(1):160-166
《通俗常言疏证》是清代的一部别具特色的俗语专著,也是一部民俗语言专著,收录了载干典籍和各地流行于人们口头的俗语近6000条,在俗语辞书编纂中以资料丰富而著称。《通俗常言疏证》中辑录了大量的民俗语汇,本文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所辑录的这些民俗语汇进行简论。  相似文献   

3.
欧里庇得斯的《美狄亚》以生命的原欲为出发点,编织出爱别离和怨憎会的复仇史诗,并以强烈的反抗精神和存在主义的表现方式处理两性之间的悲剧性冲突,显现出女性群体的生存困境和主体意识觉醒。同时,亦以第二性的视角为出发点,抗衡父权制度下男性对叙事话语的垄断,显现出古希腊社会王权与夫权的双重压迫。并以反权威的戏剧观念,对弱势者无法以合理渠道宣泄的情感诉求展开释放和共识。  相似文献   

4.
《左传》描写了众多的人物形象,郑国子产无疑是其中最光彩夺目的一个。本文主要分析《左传》中对子产民主思想、政治改革和外交三个方面的描绘,阐述子产作为思想家、改革家、外交家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5.
方丹 《文化学刊》2015,(2):119-120
美国印第安女作家路易丝·厄德里克是当代美国文坛最重要的本土作家之一。受古老而神秘的印第安文化与传统智慧的影响,对族人命运的书写和对客观物质世界的描绘一直是厄德里克作品的核心主题。本文以生态批评为理论基础,挖掘其中所反映的印第安传统自然观,进一步论证环境危机与小说人物命运的密切关联,从而揭示作者的生态整体观与生态使命感。最后,提出只有从思想文化根源上摒弃人类中心主义偏见,借鉴印第安人传统文化中丰富的生态智慧,才能实现人类和谐发展的生态思想。  相似文献   

6.
20世纪60年代,借助电影的巨大威力,刘三姐、阿诗玛这两个极具代表性的少数民族艺术形象迅速走进大众并为人们所喜爱。电影向人们呈现出了勤劳善良、爱憎分明、聪明智慧、追求爱情的刘三姐《刘三姐》和《阿诗玛》分别形象,以及勤劳多才、勇敢坚强、忠贞不渝的阿诗玛形象。  相似文献   

7.
《文心雕龙·时序》篇是刘勰对十代文学兴废历史的梳理总结,刘勰认为"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刘勰所谓的"世情"更多是指各个时代学术风气的发展变化,而"兴废系乎时序"强调的是文学的兴废与帝王的好恶修为密切相关,"时序"不仅仅是指时间次序,还与政事、君王有关。但流行的各种注本往往用今人的文学与社会、文学与时代的文学史观念去解读刘勰的认识,这样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对刘勰理论观点的遮蔽。  相似文献   

8.
沈从文生长于湘西边陲,带着与湘西剪不断的深厚渊源,建造着自己理想中的"希腊小庙",表现湘西纯朴的民风民俗、小城如诗如画的风景、人民质朴纯美的品行、男女丰富情感世界,挖掘人性的善良、崇高、庄严、美丽。《边城》淋漓尽致地展现出在川湘交界依山傍水的茶峒边城的风情美、人情美,塑造了翠翠等一系列生动鲜活的湘西人物,寄托作者的审美理想,也蕴含对人性回归的渴望、对民族品格和民族精神的呼唤。  相似文献   

9.
凯瑟琳·安妮·波特在其小说《他》中运用了有限全知视角和直接引语的叙述技巧,展示了一个家庭主妇的无奈与无助,体现了生活的艰辛,充分展现了波特作为美国杰出的的文体家的卓越才能。本文主要就是分析《他》的有限全知视角和直接引语的叙述技巧。  相似文献   

10.
奥斯汀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描述了五桩不同的婚姻,反映出英国社会的婚姻状况及当地人民的个人价值取向,揭示出社会地位、家庭背景及婚姻对人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奥斯汀认为美满的婚姻不仅需要一定的经济保障,更需要有以真正的爱情为基础,这种婚姻观念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但丁作为一名诗人,其长诗《神曲》享誉世界,作为一名政治思想家,又致力于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论世界帝国》一书就集中反映了其政治思想。本文阐述了但丁的政治思想——世界主义与政教分离,分析了该思想产生的渊源,阐释了其思想逻辑,在肯定但丁做出的贡献的基础上,指出了书中的矛盾之处及存在的历史局限。  相似文献   

12.
《儿童杂事诗》是周作人写于江苏南京老虎桥监狱的一组杂诗。这组杂诗把周作人的儿童心态展现得淋漓尽致。对于这位知堂老人而言,为儿童作诗的心愿终于在这样一个特殊境况下得以实现,他把儿童本位的主张和民俗文化巧妙地融合在七言绝句中。本文将从周作人的民俗情结与童稚语言和谐趣内容两方面的结合入手,探讨周作人的民俗情结在《儿童杂事诗》中的呈现。  相似文献   

13.
《金粉世家》是张恨水早期的一部作品,其主要描写了一个平民女子冷清秋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国务总理金铨的小儿子金燕西从恋爱到结婚出走的爱情悲剧。《金粉世家》中之所以会产生金燕西和冷清秋的爱情悲剧,与其所处的时代、家庭成长环境、人物性格有着极大的关系。本文主要从金燕西与冷清秋所处的时代、家庭成长环境、人物性格三个方面对其爱情悲剧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比较高加林和涂自强在时代背景、家庭环境、气质性格、生存困境的异同,审视两个相似个体的不同奋斗历程——奋斗而终至绝望,这是时代的共同悲伤。在质疑和控诉的同时,人们应当理性思考:如何为底层青年铺就一条公正的坦途,让社会和国家充满良性竞争,这才是真正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全国第一份省级对外宣传报纸,由中共云南省委对外宣传办公室、云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东陆时报》,经中央外宣办、国务院新闻办和国家新闻出版署的同意和批准,1994年5月1日试刊。8月份召开的中国昆明出口商品交易会期间由半月报转为日报。10月6日该报正式出版周报,向海内外公开发行。受到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新闻出版署和社会各界的赞扬。《东陆时报》作为云南的一张外宜报纸,以宣传云南、宣传大西南、宣传全国的改革开放为宗旨,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吕祖谦编纂《宋文鉴》,虽"大抵欲约一代治体,归之于道,而不以区区虚文为主",但吕氏所谓"道",实内涵丰富,并不仅限于理学一端;其所谓"治体",不限于北宋朝廷的"家法"和新旧党争的是非恩怨,还寓含着编者对国家社稷的前途与命运的忧患意识;其所谓"文",也不只是论道议政之文,而是更主张文质兼备、事辞相称,以选录名家名作为主,而兼及其它,重视保存文献,反映了其对北宋文学发展面貌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小说是叙事的艺术,叙事的成功与否决定了作品的审美效果。20世纪80年代,余华的先锋叙事通过对人性、现实的讽刺,对暴力、死亡的描绘,在当代文坛赢得了一席之地,并开启了先锋文学的时代。本文以《第七天》中的叙事艺术为中心,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即作品中圆形的叙事模式、以荒诞击穿现实的叙述方式、悲喜交融的叙事风格。  相似文献   

18.
目前,学术界对李劼人长篇小说中的女性书写研究主要集中于《死水微澜》,如研究蔡大嫂的人物形象、女性意识等,或将整个“大河小说”系列的女性书写进行整体的比较研究。相较而言,单独针对《暴风雨前》这部小说的女性的研究较少。《暴风雨前》中,无论是女性人物形象还是地域文化都存在可挖掘的空间。随着李劼人在文学史上重要意义的凸显,对李劼人研究的不断深入,《暴风雨前》中的各色女性人物都应得到关注,李劼人在《暴风雨前》中的女性书写的价值也应得相应的认可。更重要的是,通过研究《暴风雨前》中的女性书写和深入细致地分析人物形象,能够更为深刻地体会到巴蜀女性的独特美,进一步挖掘李劼人女性书写的价值,对今后的女性书写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立足于文献,尤其是先秦儒家的文献,在对《大学》、《中庸》的关键词进行训诂考证和文献思想分析的基础之上,对《大学》的"明明德"、"格物"和《中庸》的"中"和"天命之谓性"等概念与判断的含义及其与文献思想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赜索隐,阐幽表微,深刻揭示了这两部经典的宗教性内涵,系统阐述了在儒家哲学理论框架下,人之所以为人者只有在"天"与"人"的关系之中才能充分实现的根本道理。本文以先秦儒家由原始宗教向人文主义转型的历史脉络为依据,刷新了历代关于"格物、致知"、"中"、"天命之谓性"的各种观点,为现代人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加强道德修养,去做一个真正有根底、有理想、有道德、有践履的人,提供了重要的现代诠释。  相似文献   

20.
《诗经》中的雅、颂部分,有很多歌颂文王之德的篇章。"文王之德"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文王卓越的治国及军事才能;家庭美满和谐,子孙福禄厚泽;招贤纳士的人才眼光;高尚的修身品格。本文结合《诗经》中具体篇章,解读雅、颂部分所歌唱的文王之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