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阐释学作为一门研究理解和解释的学科,与翻译研究密切相关,因此翻译理论家又逐渐发展出阐释学翻译观,以进一步剖析、指导翻译研究和实践活动。陕西乡土文学作品作为中国乡土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以其所在的地域环境为依托,通过一系列丰富的人物形象、众多的自然景观和乡土风情的呈现,经过作家的生动描述和想象,勾勒出的一幅幅美轮美奂的文化图景。该文以乔治·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观为理论基础,以陕西乡土文学作品《青木川》英译本Greenwood Riverside为分析案例,从信任、侵入、吸收、补偿4个分析步骤,对译者翻译译文时用到的处理方法进行探讨,以期归纳文学作品外译时文化现象的处理策略,旨在推动我国乡土地域文化更好地走出去。  相似文献   

2.
汪洋  王宏志 《文化学刊》2023,(1):206-209
从模糊修辞的特点、类型、运用等方面对吴冠中先生的散文进行探讨,并以常式模糊修辞和变式模糊修辞两个层面下的多种模糊修辞手法为例,赏析张培基对吴冠中散文英译本中的翻译处理,结合汉英语言差异及东西方文化差异,从效果对等的角度归纳总结相关的翻译经验,为进一步研究模糊修辞的翻译方法以及我国文学作品的外译实践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语用前提对翻译有指导作用。由于文化差异,目的语读者与原语作者不一定拥有共同的语用前提。这可能导致交际失败。因此,翻译时必须想办法克服。本文首先说明什么是语用前提,并简述语用前提对翻译活动的指导意义,以杨宪益、戴乃迭和霍克斯的《红楼梦》翻译版本为例,比较《红楼梦》第二十八回和第三十四回两个版本的翻译。  相似文献   

4.
研究《围城》主题意蕴可以更好地审视作品的文学价值,如可以从时间机制、视角特点、修辞品格和故事情节等角度对《围城》进行细致研究。本文主要论述《围城》主题意蕴的多重复杂性、讽刺性与艺术特色,探讨钱钟书先生在《围城》这一作品中表达出来的主题旨意。  相似文献   

5.
随着文化大融合的不断深入,文学作品的翻译也出现了交际和文化输出两个比较明显的重点方向。这表明文学作品的翻译不仅是一种文学交流的方式,更是不同文化的移植和扩散行为。由此可见,文学作品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格外重要。本文将结合我国文学十大名著之一的《儒林外史》英译中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探讨《儒林外史》的翻译如何在中西文化差异中实现跨文化翻译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通过引入格莱斯的合作原则作为翻译的语用效果评判标准,笔者对喜剧《生活大爆炸》的字幕翻译进行了语用对等的评析。以搜狐视频和百度视频作为语料,在语料对比的基础上,在格莱斯的会话原则以及会话含义视角下,探讨特殊性会话含义所产生的语用幽默的翻译。  相似文献   

7.
以《镜花缘》才女姓名为例,分析才女姓名在语境中所呈现的深层含义以及林太乙对才女姓名的翻译,发现在翻译过程中,语境的缺失是造成英译姓名意蕴缺失的重要原因。对缺失的语境,是否进行补偿以及达到何种程度的补偿使翻译恰到好处,这些问题可以从目的论的视角来探讨,由翻译目的来决定译者对缺失的语境所采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文学作品中的颜色隐喻是不同语言文化在文学作品中的投射,体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译者翻译作品时往往会忽略颜色隐喻框架在不同文化群中的差异,导致原作未能在目标语读者中产生相同的文学效果。鲁迅在《呐喊》小说集中赋予色彩语码诸多内涵,极具代表性。因此,本文依据框架理论将颜色隐喻分为相同框架和相异框架,对杨宪益、戴乃迭和蓝诗玲的两个英译本进行分析,总结不同框架下颜色隐喻的翻译方法,以期对中国文化英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三体》系列科幻小说的成功译介备受关注,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译者采取何种策略翻译其中承载中国语言文化特色的俗语,这能反映译者的翻译风格,并为译介我国文学作品提供参考。本文通过语料库研究方法,以刘宇昆翻译的《三体》系列第一部作品The ThreeBody Problem为研究对象,使用定性和定量方式探索分析译者俗语翻译策略。统计结果表明,译者更倾向于采取归化翻译策略。对于汉语中较为生动形象、易于让英文读者产生同类联想的俗语,译者则多采取异化翻译。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是中华文化史上的一部伟大著作,作者曹雪芹在书中大量运用了富有丰富文化含义的熟语,这些熟语给全书增加了活力,同时也给翻译带来了挑战和困难。该文比较分析《红楼梦》歇后语在翻译哈萨克语过程中的译介处理,阐释原文中歇后语的文化内涵在译文中的再现得失。在翻译中归化能够使译文通顺,异化能够保留源文化内涵。翻译中译者根据语境灵活地把握维度,尽量传达原作的异域文化特色,同时把译文地道通畅地表达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围城》是钱钟书最具有代表性的长篇小说,被誉为"新儒林外史"。其中,最具有特色的,就是《围城》中的讽刺艺术,通过讽刺,作者描绘了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群像,是一篇极具讽刺性的长篇小说。本文主要分析了《围城》这部长篇小说的讽刺艺术,即通过讽刺来揭露社会弊病,引导读者阅读并反思。  相似文献   

12.
翻译中,译者"创造性叛逆"的存在是历史的必然,因为译者在解读原文时不可避免受到其所在语境文化的影响。译文对原文不同程度的背离体现了不同文化之间因交流产生的变形。葛浩文《丰乳肥臀》英译本中的创造性叛逆主要体现在个性化翻译、误译与漏译两个方面。本文通过对译者创造性叛逆表现形式及翻译策略的研究,以期为中国文学、文化对外翻译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故乡飘已远》,又名《那么多的酸模(野菜)都被谁吃了》以自画像的方式描绘了战争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同时也是朴婉绪自传小说三部曲的开篇之作,因此十分重要。作者朴婉绪是韩国现代著名的女性作家,她的一生经历了日本殖民统治和朝鲜南北战争,绝大部分作品都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所撰写。修辞是交际活动中的一种言语现象,在小说《故乡飘已远》中,朴婉绪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交际理论以译入语读者为中心,注重读者感受。该文结合实例从修辞翻译角度探析李丽秋译本,研究在文学作品的韩译过程中如何使用修辞翻译策略,准确表达作者意图,引起读者共鸣。  相似文献   

14.
歧义现象是语言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认知语言学认为,语用的歧义现象不仅是语言结构层面的因素造成的,而且与语境以及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模式密切相关.语境的特殊性和动态性决定了语言理解是与人们认识世界的心理逻辑过程相互关联的动态过程.文章从认知语境对于歧义现象的理解与消除的角度出发,运用例证分析和理论阐述相结合的方式,阐述了动态的语言环境对于准确把握语言含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那谁"是北京方言中的常见词汇,是在日常交流中出现舌尖现象情况下用来表示指称对象的权宜之称,同时,它也可以作为指别语和称呼语。本文基于语用标记论视角对"那谁"进行分析。首先,就"那谁"结构特征、语境依赖性以及不对称性和标记性特征进行分析,然后从关联论和省力原则的角度探究"那谁"的语用标记价值。  相似文献   

16.
印度诗人泰戈尔的经典作品《飞鸟集》有诸多汉语译本,其中以郑振铎译本最为经典,冯唐译本最具特色。本文基于语用顺应理论,探究两个译本在诗学要素处理方面的差异和译者顺应意识突显程度的差异。研究发现:郑振铎顺应意识程度较高,其译本在语义表达、结构转化、意象处理、意境传递等方面的顺应很适切,同时予以相应的语境补缺;而冯唐顺应意识程度较低,个人风格过于突显,未能较好地顺应原作和读者。在诗歌翻译过程中,译者充分地进行动态顺应选择才可能实现诗歌文本最大限度的语用功能等效,进而彰显并有效传播经典文学语篇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7.
网络社交语境为语言的创新与传播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本文以"魔鬼"一词在网络社交语境中的语义变异为例,并从言语行为、语用充实及语用推理的角度对其演变的内在机制与动因进行了分析,认为该词在流行语"你是魔鬼吗"中的广泛使用使得语义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更进一步的泛化。  相似文献   

18.
张欣 《文化学刊》2014,(1):125-128
本文从一个新的视角,研究文学翻译与文化交流之间的关系。文章以《水浒传》库恩德语译本《梁山泊的强盗》为研究对象,结合译介学及文化翻译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在仔细研读《水浒传》原著及库恩译本的基础上,分析译本对原文所做的翻译操作以及对中国特有文化现象的处理;同时解释中德文化差异、时代背景及个人价值观对译者的翻译策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模糊是人类语言的自然属性之一,汉语诗词中的模糊语现象尤为普遍。本文从具体诗词出发,结合语用顺应论,具体分析模糊语的运用在诗词中作用,即模糊语有利于作者情感的表达,能够渲染气氛,能使读者产生较强的共鸣感。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翻译语境视角解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日译文中的新译,分析翻译语境对译词选择的制约,总结出译者在翻译外交讲话中的中国特色文化词句时应遵循的原则:在原文解码阶段,要充分考量时代背景与政治话语特点对每个语境因素的重塑,充分理解原作语境;在译文再编码阶段,译者要根据新的语境因素敏锐地辨析译词,在政治敏感度与措辞分寸感上遵循既要精准又要委婉的原则,构建贴近作者发话意图的译语语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