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必然要积极适应现代化的进程.电视娱乐节目作为电视媒体中最具大众属性的节目形态,吸引了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并占据了人们相当大的娱乐空间.这种娱乐形式成为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吸纳某种文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越来越高,"复兴汉服"这一话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作为汉民族传承千年的民族服饰,汉服是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线索式物件。现如今,各种汉服运动不断涌现,对促进汉服复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汉服复兴意义展开研究,并给出复兴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新世纪创新发展意义上的"国学"主体自觉,应体现出富有历史担当意味的实践理性。其具体表现为:全球多元文化互倚生态中的"国学"自觉与"中国形象"国际化实践中的人学精神;大历史通观的"国学"自觉与中国文化精神凝练之际的"民学"意识;现代教育学的"国学"自觉与德性学问讲求中的"思想者"品格。"国学"自觉最终关系到思想创造,"国学"主体因此须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独立思想与自由精神。  相似文献   

4.
中华传统文化根植于中国人内心,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在"枫桥经验"成为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典范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仁爱""和谐""礼治"等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在现代社会治理中发挥的柔性引导作用。剖析"枫桥经验"的文化内涵可以发现中华传统文化在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协调社会关系方面彰显出的现代价值。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可以帮助人们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意识,确立文化自信,并且提升文化建设的战略眼光。  相似文献   

5.
<正>近二十余年,在学术界最热闹的莫过于"文化研究",各种各样的文化如天上繁星,数不胜数。在人文科学领域,任何事物的研究都可以冠之"文化",文化成了时髦词汇,也成了时尚研究领域,只要与文化沾上边,就会吸引人们的关注。然而,文化的概念又太大,几乎无所不包,尽管历来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而精确的定义,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  相似文献   

6.
"95后"大学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培养其高度的文化自信,对于我国抵御西方文化霸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手机媒体作为网络媒介的延伸,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因此,高校工作者应当不断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将手机媒体这一载体更好地运用到培养学生文化自信中,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辨别能力,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7.
《文化学刊》2012,(2):4
<正>无论是作为一种治国行政理念的"民生文化",还是作为大众"精神生命"的"文化民生",都是要以人为本、以民生为本,仰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创造适应现代文明要求的新文化、共享新文化和新文化下的生活。为此,既需要执政者的文化自觉,亦需人民大众的文化自觉。就此,官与民都需要发挥各自的创造力。为此,从本刊下期开始开辟《"民生文化"与"文化民生"》专题栏目,提供一个专题学术研讨的平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油田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社区文化不可能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企业文化,同时也应该包含着融洽人际关系、增强居民归属感的"家园文化"和提高人们精神境界的"精神文化"等三方面,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构成油田社区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文化历史悠久,五千年的文明从未中断过。但是,虽然没有中断过,我们今天还是要"发掘"出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因为在西方文化一百多年来的冲击下,我们对于中国文化最主要的一些特点已经不是特别清楚了。一中国文化注重"自觉自律"比如说,现在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中国文化究竟与西方文化的根本差异在什么地方?我觉得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是强调人的"自觉自律",强调从自觉上升到自律;而西方文化强调的是他觉和他律,这是根本的区别。所以,一旦我们发掘出了中国文化这样一  相似文献   

10.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学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国学热"体现了国人的文化自觉与自信,表征着中国在长期接受西方文化后出现的重新确立本土文化的主体性自觉要求,这是历史的必然。在新的历史时期,清醒地认识"国学热"文化现象,并将"国学"创造为"新国学"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文学人类学是世界性的跨学科研究潮流在中国当代催生出的新兴学科。从神话原型批评起步,经过三十年的研究积累,文学人类学目前处在努力建构一套适合中国本土文学和文化实际的新理论体系。其中一个主要的学术突破是打破了文学本位的神话观,将神话研究引向文、史、哲与宗教学相互整合的大视野。自2009年首次提出从"中国神话"到"神话中国"的命题,学术范式的变革获得理论上的自觉意识,本文再论神话研究学术范式的变革意义,并对"神话中国"研究的未来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2.
政治文化是精神观念文化范畴里一种文化,这应是狭义"文化"概念。政治文明是文明范畴里的一种。"价值"概念定义,当前争议较大。价值在形式上是现实人的历史存在方式,价值内容就在现实的人日常的现实的历史发展的实践生活过程之中,价值的本质就是现实历史的发展,一切价值都是现实价值。"价值"概念与"文化"和"文明"两个概念关系很密切。当前,学术理论界在谈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时,有不少人显得很浮躁,只是自发盲目自信,缺少理性自觉的价值分析和文化自立。要克服自发盲目自信,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理性自觉性自信,真正实现理性自觉的坚实自信,自为自强,就得自觉积极地推进政治文化建设和文化自立,对现实进行价值理性分析,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当代中国人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正新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从表面上的产品竞争转向更深层次的文化理念的竞争。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化,多种社会思潮相互碰撞,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如何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和人们多样化价值追求之间的关系,解决人的思想归属、思想认同和行为自觉等问题,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党的十八大报告用"三个倡导"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精辟论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相似文献   

14.
李晓波 《职业圈》2012,(26):36-36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背景下,为实现企业目标,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建设中形成的,被广大职工群众认同并自觉接受的行为准则,它包括企业形象、经营理念、道德规范、企业精神等。企业的发展既要靠有效的经营运行机制。同时还要靠一种精神去统一人们的思想。约束人们的行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就在于用一种无形的、精神的东西去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通过培育和建设企业文化,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企业的活力。使每一个企业员工都能感受到一种文化的氛围,有一种精神在支撑。企业文化及其建设对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各级工会组织对于促进企业文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跨文化研究中的本土文化失语问题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跨文化研究和大学英语的教学中,过去人们一直重视西方文化的引入和移植,而对于本土文化重视不够。人们一直强调中国人如何适应西方文化,却很少关注本土文化在跨文化研究和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也可以说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本土文化的缺失是很普遍的事情。在跨文化研究和外语教学中,引入本土文化的内容,对于提高人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综合素质都有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伏羲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源头,龙图腾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象征,其所蕴含的“和”文化是本质特征,在中华民族漫长的文明发展史中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传承和弘扬伏羲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时代价值和深远意义。该文立足伏羲文化的内涵研究,考察伏羲文化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并且从文化认同、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等方面探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与路径。  相似文献   

17.
青年文化与时代同频共振,是社会生活中最具活力的文化板块。青年文化一直是学界与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为进一步厘清国内青年文化研究的载文结构和研究趋势,本文以2000—2020年中国知网的文献为样本,运用文献计量分析软件,绘制国内青年文化研究的科学知识图谱。结果表明:国内青年文化研究热点稳固,主要有理论建构、文化现象分析以及文化与青年发展之关系的三类研究热点;"文化自信""青年亚文化""新媒体""网络青年亚文化""大学生"等相关研究是未来研究的趋势。对此,人们要重视本土化理论建构、丰富跨学科研究思路与研究范式、回应社会与时代的需求,使青年文化研究形成持续研究、动态追踪、纵深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18.
范畴研究对于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意义和作用,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实现了方法论意义上的自觉,并且带动了当时的研究,对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学术深化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新世纪以来,随着整个学术和思想文化语境的变迁,范畴研究的学术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一些质疑,究其原因,不外有二:一、阐释向度的单一,尤其是一味地采取"以西解中"的诠释方法,从通行的文学概论教科书的概念和定义出发,寻找传统文论中的某一范畴进行一番内涵阐述,而最终的结果则难免将传统文论范畴作为西方文论的一个注脚,以印证西方文论之普适性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看不见的宣传"是高水平的传播,需要传播者发挥更多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这种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建立在对"看不见的宣传"的理论自觉基础上的。有些困惑不免横亘在前往理论自觉的道路之上,比如"为什么是宣传而不是通常意义上所说的传播"、"开展看不见的宣传与一般意义上强调传播策略有什么区别",等等,这些显然是需要深入思考的。一、为什么仍有对外"宣传""从对外宣传走向国际传播"是业内许多人研究和呼吁过的,认为这更符合当今时代要求和相关领域的内  相似文献   

20.
费孝通是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民族学家。作为一个有着时空广度和人文厚度的历史人物,他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遗产。近年来,对于文化问题的关注日益升温。而费老对于文化的研究,从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的宽阔视野和独特角度出发,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尤其是在晚年,费老深入发掘中国社会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并注重吸收国外优秀的科学精神,认真思考文化的社会性,经过数十年思考与研究写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多元一体的民族观,大力倡导"和而不同"文化观,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提出"文化自觉"理论,强调世界各民族的文化自觉、文化对话与文化包容。在全球化背景下,深入研究费孝通的文化观,不仅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为世界各个国家和各个民族的共同繁荣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