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因为工作关系,我经常听到一些家长总是自觉不自觉地说类似的话:"你看人家的孩子……",对别人家的孩子大加赞赏的同时还会说上几句恨铁不成钢的话。似乎别人家的孩子都那么优秀,于是很多家长都期待自己的孩子能像"别人家的孩子"那么光彩。那么要让自己的孩子变得很优秀,家长能做些什么呢?又该怎样做呢?下面就结合我的工作经历略单谈一  相似文献   

2.
张淑萍 《教育》2011,(36):57-57
<正>今年和自己的孩子一同经历了高考的"磨练",我想每一位曾经有过高考生的家长更能深深体会其中苦苦煎熬的滋味。在高考的竞争中,少许孩子是快乐的,而大部分孩子都是很痛苦的。这种痛苦不是因为高考这种制度,而是来自我们家长、社会和学校给孩子的压力。作为一名教师和家长,我常常会想,我们教育孩子的最终目标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不是每个孩子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就算是成功了?  相似文献   

3.
太把自己当回事的家长,正襟危坐,神圣不可侵犯,越是这样,孩子越不买你的账. 我们班有位孩子家长是大学校长,他常常摆出一副校长的架势、一派校长的口吻,批评自己的孩子. 尽管家长的话很有水平,极富哲理,孩子还是打心眼里和他对立,父子关系非常紧张.有一次,爷俩又因为一点小事吵得天翻地覆.无奈之中,家长打电话向我诉苦:"我身为大学校长,对自己的孩子却无能为力,感觉很失败." 我说:"忘掉你的校长身份吧.为什么事事和孩子较真呢?你的成就、经验是明摆着的,你越是在孩子面前示弱、谦虚,你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就会越高大,越容易赢得他的尊重." 家长有点醒悟:"是呀,有时我和孩子一起讨论学习问题,他明明听懂了,还要‘鸡蛋里挑骨头’,想方设法地驳倒我,一言不合就吵起来."  相似文献   

4.
前几天,有位三年级学生的家长问我:"孩子每次到书店都买了很多书,可是,回到家里就放到书柜里了,根本不去读书,这是怎么回事?"我说:"您做对了,也做错了。"家长不解地问:"为什么啊?难道给孩子买书还有错吗?"我笑着说:"您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  相似文献   

5.
昨天在网上碰到一位家长,她问我这样一个问题:碰到"分数至上"的老师,而自己孩子成绩一般,不讨老师喜欢,家长该如何与老师进行交流?说起来,我对这个问题还是挺有发言权的。  相似文献   

6.
孩子上小学6年级了,我自认为是一个负责任的家长。但儿子却总嫌我唠叨,甚至告诉了班主任。因为他说的太严肃,所以老师来和我沟通。我认真想了想,确实自己在教育孩子时比较爱说,有时孩子根本不听。但是难道看到问题不去管吗?我觉得自己很难做到。请问应该如何做才能既不让孩子反感又很好地教育了孩子呢?  相似文献   

7.
<正>"我的孩子怎能输?我的孩子要样样都强!"试问:这是不是很多家长的真实想法?关心愈切,心也愈急,结果家长和孩子往往都会输不起。在这样的环境里,孩子往往只被教如何去赢,却不知道怎样面对输。然而,面对挫折是人生重要一课,如何让孩子在输的时候、平凡的时候,收获美好,考验着我们的教育。教会孩子从追求赢到学会输人在顺风顺水的时候,你往往看不出他的差别。只有遇到挫败时,才能看出人  相似文献   

8.
不少父母常常纳闷:为什么我这么疼爱孩子,孩子却常常要和我怄气?难道他不知道我这份爱心?做父母的在想到孩子应陔理解自己的爱心的同时,有没有想到自己该如何去理解孩子?有没有想到发生冲突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中华家教》2011,(4):17
Q编辑老师:您好!我家孩子上初一,现在我没有办法和孩子真正地进行面对面沟通了。每天孩子回到家,就直奔自己的房间,叫他吃饭都不应。现在我都是每天发短信叫他吃饭,有时候孩子回复"我不饿"。我认为是自己在沟通方式上出现了问题,就去咨询老师,结果老师说,孩子在学校是个健谈、阳光、幽默的男孩,在同学和老师之间人缘很好。我该如何解除与孩子的"零沟通"呢?  相似文献   

10.
幼儿园网页的留言板上出现了一则主题为“寻求帮助”的留言:女儿是个老实乖巧的孩子,每次与小朋友发生摩擦,受伤的总是她。从小我就教她对人要宽容、谦让,可每每看到她回家向我哭诉谁谁又欺负她了,我心里很不是滋味。难道我的教育方式在现实生活中行不通吗?我该怎么办?希望老师和家长能给我好的建议,让我在坚持自己教育原则的同时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谢谢!——甜甜妈妈看到了甜甜妈妈的留言,幼儿园的老师、家长纷纷留言,给她出主意。黄亮老师:当孩子向我们哭诉自己在幼儿园所受的委屈时,家长首先要做的是对孩子的宽容行为予以肯定,让孩子了…  相似文献   

11.
马祥萍 《山东教育》2021,(12):55-56
前几天,我收到一位家长的微信留言求助。内容是这样的院带孩子出去玩,经常遇到“熊孩子”,他们喜欢欺负比自己小的孩子,有时我都想“替天行道”了,可内心告诉我这样不行,那到底应该怎么做呢?从留言中,可以感受到这位家长的焦急和疑虑情绪。确实如此,家长带孩子到公共场所游玩,本来是为了让孩子高兴,如果遭遇这样的情形,难免窝心。那么,在公共场所,遇到喜欢欺负人的“熊孩子”.  相似文献   

12.
<正>许多家长都有被老师"告状"的经历,由于孩子在校近期或某方面表现不好,老师将孩子的情况向家长反映,希望得到家长的配合,我们暂且称它为"告状"。当您的孩子被老师"告状",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有的家长可能会想:这熊孩子,又不听话了。于是回家之后,轻则骂,重则打。还有的家长开始苦口婆心和孩子说道理,道理说了一筐又一筐。开头几天,效果还不错,但是没几天又恢复原样了。看到别人家的孩子表现那么棒,看着自己这个不求上进的孩子,家长们开  相似文献   

13.
<正>孩子迟早会离开父母,会跟不同的人打交道,有喜欢他的人,有不喜欢他的人,甚至有动手动脚的人,所以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要教孩子处理和解决问题。“医生上门打人”事件闹得沸沸扬扬。起因是医生的孩子在幼儿园被欺负,便心急火燎地上门讨要说法。岂料,越说越气,医生便掌掴了对方小孩,在推搡中,造成对方家长老人骨折。结果,说法没讨到,还让自己被刑事拘留了。一时间,有小孩的家庭都变得提心吊胆。大家都在争论:孩子间发生冲突大人该介入吗?难道孩子被欺负了,我就该忍气吞声?  相似文献   

14.
<正>做父母的,都爱自己的孩子。可有一点我搞不懂,为什么许多中国家长喜欢在公众场合训斥自己的孩子?我想说的是,家长应该先学习尊重孩子。尊重孩子,就是要认识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小女孩几乎都喜欢粉粉嫩嫩的颜色,而我女儿过12岁生日时,很认真地对我说:"妈妈,请你以后不要再给我买任何粉色的衣服了,也不要那些亮晶晶的装饰。我长大了。"某种意义上,她就这样发表了"独立宣言",彰显了小小自我的审美观。作为母亲,我的所谓"知名度",给孩  相似文献   

15.
《中华家教》2011,(8):33
Q编辑老师:您好!今年9月份,我女儿该上小学一年级了,因为我和丈夫工作都很忙,离家也较远,孩子上学后中午吃饭和午休成了问题。前几天,我通过在孩子学校附近咨询了解到,学校附近的社区内有不少小饭桌可以给孩子提供午饭。但是,我应该怎样给孩子选择一个安全放心的"小饭桌"呢?A家长:您好!现在在很多城市中  相似文献   

16.
左邻右舍,差不多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到了吃饭的时候,可热闹了:有的孩子闹着不吃;有的孩子尽吃菜不吃饭;有的孩子说“我不吃这个,我要吃那个”;有的父母给孩子准备了“好菜”让孩子一个人独享;还有的父母干脆端着饭碗追着孩子喂,孩子则吃一口,玩一会。“吃饭”成了家长最伤脑筋的事。其实,这是家长自找的苦恼,是家长自己把孩子给惯成这样的。我的女儿已5岁了,长得活泼健康。一日三餐,无论荤素粗细,她都吃得津津有昧,从不要我操心。我的经验有以下几点,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一日,一位家长来电说自己工作很忙,实在照顾不了孩子,问能否把孩子全托。我问:孩子几岁?答:2岁。某日听到两位家长在议论,其中一个说:我这孩子实在太调皮,管也管不了,烦死了,不如给他找个幼儿园全托,眼不见心不烦。又有一位家长来电询问:你园有全托吗?我问:为什么要全托?她回答说:我这孩子在家里依赖性太强,缺乏独立性,把他送去全托,是想提高他的生活自理能力。…………想把孩子送去全托的家长总有自己的理由。我的答复可能并不能让他们满意,因为我认为全托的利弊都很明显,所以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全托。全托的弊端:幼儿园满足不了孩子的情…  相似文献   

18.
生活是个大课堂,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美是我们每个家长都非常关注的话题。听到孩子一声"我发现了",家长的幸福感是无以言表的。那么,如何引导孩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美呢?我在教女  相似文献   

19.
孩子的路     
现在社会竞争压力大,家长为孩子指定一条路,本身是无可厚非的。可是家长在这样做时,是否想过孩子?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我们应该给孩子什么?难道孩子累得苦不堪言,就会有美好的未来?难道为了遥远的未来就要牺牲儿童今天的快乐?  相似文献   

20.
王秉德 《中华家教》2011,(11):26-27
在和年轻的父母们谈到关于孩子的"健康长寿"问题时,不少人都有点异样的感觉:我的孩子才上小学(或幼儿园),这个时候就谈他(她)的"健康长寿",是不是早了点?问题就在这里:本来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在应该认真考虑的时候,很多家长却根本没有在意!现实很严峻我们先看一下实际情况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