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自起 《河南教育》2006,(4S):23-23
在鹤壁市第四中学,全校每名教师都有一本家访记录,上面详细记录着他们的家访情况。自鹤壁四中开展“百名教师进千家”活动以来,全校教师采取入家访问、信访、电话访问等多种形式,与家长亲切交谈,了解学生在家生活学习情况,宣传家庭教育知识,共同分析学生的心理和学习状况。截至目前,全校150名教师进行家访3000多次,遍及了学校每名学生,此举深受家长欢迎。一位家长说:“四中教师变叫家长到校为到学生家家访的做法非常好。原来一些教师‘叫家长’,  相似文献   

2.
丁玲 《现代教学》2015,(6):17-20
上海市吴淞中学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自2012年底开始,学校每学期组织全校100多位教师走进分布在全市8个区县的1000多名学生家中,持续开展"百名教师访千家"活动。这一活动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好评。通过家访,全校教职工进一步走近学生内心,了解到学生家庭的困难和家长诉求,让学校德育走进学生生活,助力学生成长,使家访成为学校开展"生活德育"实践探究的一个品牌。  相似文献   

3.
动态     
正上杭:"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启动为构建密切、和谐的家校关系,上杭县启动"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广大教师走出校园,走近家长,了解学生,着力做到四点:强化目的意识,通过"聊天式"座谈、走访、谈心,全面了解学生生活、学习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强化务实精神,收集学生及家长对教师、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解决;强化服务能力,着力宣传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4.
今年春节期间,我们新昌中学统一组织和安排了一次"百名教师访千家"的家访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将全校的100多名青年教师,分成38个小组,于农历去年十二月二十六至今年正月初十期间,奔赴全县16个乡镇的180余个村,访问了1000多户学生家庭.  相似文献   

5.
家教荟萃     
家长不妨常“校访”教师家访,是架起家校桥梁的好途径。家长到学校了解子女的在校情况,谋求共同教育学生的最佳方案,此举也值得倡导。如今,每个学校每个班级,学生至少四五十人以上,教师家访难以达到百分之百的覆盖率,且由于工作时间紧、学生居住分散、家长工作时间不一致,造成教师家访难。教师需要将学生在校表现、学习情况、身体状况等,及时与家长交流,尽管有时可通过电话进行交谈,但总觉有未尽事宜。倡导家长“校访”,主动权交给家长,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近期表现、学校的有关信息、本人的最佳校访时间,让学生带信或电话先行预约,以利及时“…  相似文献   

6.
今年春节期间,我们新昌中学统一组织和安排了一次“百名教师访千家”的家访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将全校的100多名青年教师,分成38个小  相似文献   

7.
老师家访,是架起家校桥梁的好途径,反之亦然。家长到学校了解子女在校情况,谋求共同教育学生的最佳方案,此举值得倡导。如今,每个学校每个班级,学生至少四五十人以上,教师家访难以达到覆盖率,且工作时间紧、学生居住分散、家长工作时间不一致,造成教师家访难。然而学生在校表现、学习情况、身体状况等,需要及时和家长交流,尽管有时从电话或手机中进行交谈,但总觉有未尽之感。倡导家长“校访”,主动权交给家长,他们可以根据学生近期表现、学校的有关信息、本人的最佳校访时间,让学生带信或电话先行预约,以利及时“校访”,达到及时教育学生的…  相似文献   

8.
《班主任之友》2013,(Z1):17
有资料显示,目前70%的家访采取的是电话家访的形式。随着电话包括移动电话的迅速普及,电访因其便捷的特征,成为教师与家长运用得最为频繁的联系方式。教师或家长定期或不定期互相通电话,通报或了解学生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交换意见、商议对策,是家校合作中省时、省力、高效的一种形式。除了用于教师与家长的日常联系之外,电访在处理、通报学生的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时的作用尤为关键。班主任电话家访的技巧  相似文献   

9.
《教育实践与研究》2011,(14):F0003-F0003
河北省宁晋县第二实验小学创建于1991年6月,校园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911平方米,学校有34个教学班,学生2272人,教师127人。在教学方面,开展"校长入课堂""百名教师访千家"活动,加强各项教学工作的科学管理,达到教学管理系统的整体优化。通过理论培训、集体备课、一课多上、评优课等活动,使教师观念得到...  相似文献   

10.
《教育实践与研究》2011,(7):F0003-F0003
河北省宁晋县第二实验小学创建于1991年6月,校园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911平方米,学校有34个教学班,学生2272人,教师127人。在教学方面,开展"校长入课堂""百名教师访千家"活动,加强各项教学工作的科学管理,达到教学管理系统的整体优化。通过理论培训、集体备课、一课多上、评优课等活动,使教师观念得到转变,教学水平得到极大提升。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完美结合,最近,岳阳市四中开展了“百名教师走千家,千名学生访万户”活动,在当地引起良好反响。春夏之交,该校近3000名师生深入到周边百余家单位及21000户家庭,向他们宣传江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精神和科学育人的方式方法,并发放了20000余份问卷调查。此次活动牵动了学校周边的千家万户,共回收调查回执18000余份,整理出了117条有利于学校建设和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合理化建议。被走访的家长在反馈意见中纷纷提到:“四中的这次活动新颖别致,转变了我们的思想观念,使我们意识…  相似文献   

12.
肖军华 《现代教育》2012,(Z1):152-153
受家庭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中职生在与他人交往时不良心理现象日增,易引发心理危机,影响其健康发展。本文着重描述了五种不良人际交往心理及其特征,同时结合个人的工作经验,从抓好常规心理健康教育,以预防为主、循序渐进地落实到行动中、建立有效的预警系统三个方面来论述中职生人际交往危机的防范与指导,特别是结合我校学生自主管理、加强师德教育、"百名教师访千家"等活动介绍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做法。  相似文献   

13.
2009年底以来,太原市三桥街小学积极响应区委号召,以“三访活动”(即:家访,教师深入学生家庭了解学生情况;信访,教师以书信方式与学生家长沟通;校访,教师请家长来学校共同处理突发事件)为载体,全力开展“访贫问寒送温暖”活动,为贫困学生、特殊儿童送去温暖,为需要帮助的家庭送去希望。  相似文献   

14.
许婷 《海南教育》2014,(24):73-74
为促进学校和家庭的沟通,共同教育好学生,提高育人质量,本学期,我校“百名教师访千家”大型家访活动拉开了帷幕。作为新接一(2)班班主任的我,为了让这次家访真正取得实效,先把重点要家访的学生名字列出,然后安排好对其他学生家访的时间,这样家访也就有针对性了。  相似文献   

15.
宜昌市西陵区在创建“人民满意教育区”活动中,实施百名监督员访学校、千名教师进家庭、万名家长评教育的“百千万”工程,树立教育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16.
家访,是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教师搞好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都知道,家访在教育学生中的积极意义是不可低估的.可是近年来,教师家访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校访.学生的一个"带信"或老师的一个电话,家长们就像接到"圣旨"一样,忐忑不安地来到学校,恭恭敬敬地倾听老师的"高论".教师将自己职责中的家访,变成命令似的校访--"传唤",弊多利少.  相似文献   

17.
教育生态环境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土壤,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尤为重要.疫情期间的小学生由在校学习转变为居家学习,这一转变给他们带来挑战和影响.为了解随迁子女群体疫情期间居家学习的真实情况,本研究采用微信民族志的方法进行线上调查,旨在探究学生个体如何进行居家学习,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家长、家长与教师在居家学习中如何...  相似文献   

18.
肖军华 《现代教育》2012,(2):152-153
受家庭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中职生在与他人交往时不良心理现象日增,易引发心理危机,影响其健康发展。本文着重描述了五种不良人际交往心理及其特征,同时结合个人的工作经验,从抓好常规心理健康教育,以预防为主、循序渐进地落实到行动中、建立有效的预警系统三个方面来论述中职生人际交往危机的防范与指导,特别是结合我校学生自主管理、加强师德教育、"百名教师访千家"等活动介绍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做法。  相似文献   

19.
在第3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中国教育报推出"关爱教师"系列讨论活动,依托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联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围绕"今天,我们如何做教师"的主题,邀请教育专家、学者和广大校长、教师开展讨论、交流。活动反响热烈,短短几日,千余名教师在微信平台留言,百余名教师发来署名文章,大家纷纷阐发在新时期如何做教师的思考和认识。今天,我们将大家的观点综述成文,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20.
《吉林教育》2008,(15):5
抚松县抚松镇松郊中心小学开展帮扶学生“双千”活动(本刊讯通讯员李秀梅)4月30日,抚松县抚松镇松郊中心小学召开了“千名教师扶千生,千名教师访千家”的“双千”活动启动大会。这次启动大会受帮扶的特困生共有67人,教师每人帮扶一名特困生,学校领导每人帮扶两名特困生,教师与特困生都结成了帮扶对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